一种电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307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模块,包括:整流模块、主控模块、输出采样模块、PFC功率模块、LLC功率模块、稳压模块;所述整流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PFC功率模块以及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分别与所述PFC功率模块、所述LLC功率模块以及所述输出采样模块电连接;所述PFC功率模块与所述LLC功率模块电连接;所述LLC功率模块与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所述输出采样模块与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充电效率以及电能利用率。电效率以及电能利用率。电效率以及电能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有些电源模块电路的体积较大,难以小型化,占用较多空间,不便于携带。虽然市面上有些产品尝试将电源电路小型化,但存在充电效率低,功耗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模块,旨在解决现有电源模块存在充电效率低,功耗大等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电源模块,包括整流模块、主控模块、输出采样模块、PFC功率模块、LLC功率模块、稳压模块;
[0005]所述整流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PFC功率模块以及电源输入端电连接;
[0006]所述主控模块还分别与所述PFC功率模块、所述LLC功率模块以及所述输出采样模块电连接;
[0007]所述PFC功率模块与所述LLC功率模块电连接;
[0008]所述LLC功率模块与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
[0009]所述输出采样模块与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PFC功率模块包括第一功率管以及第二功率管,所述第一功率管分别与所述整流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功率管电连接,所述第二功率管还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以及LLC模块电连接。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功率管以及所述第二功率管均为氮化镓晶体管。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PFC功率模块还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电感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正极、所述第一功率管以及所述第二功率管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LLC功率模块电连接。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LLC功率模块包括第三功率管以及第四功率管,所述第三功率管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稳压模块、所述第二功率管以及所述第四功率管电连接,所述第四功率管还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以及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功率管以及所述第四功率管均为氮化镓晶体管。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稳压模块包括变压器、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同步整流器控制器,所述变压器的初级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功率管、所述第四功率管以及所述主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同步整流器控制器、所述第一开关管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管分别与所述同步整流器控制器电连接。
[0016]更进一步的,所述输出采样模块包括:光耦元件以及第三二极管,所述光耦元件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稳压模块以及所述第三二极管负极电连接,所述光耦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组合控制器以及信号增强元件,所述组合控制器与所述信号增强元件电连接,所述组合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整流模块、所述PFC功率模块、所述LLC功率模块以及所述输出采样模块电连接,所述信号增强元件还与所述第一功率管电连接。
[0018]更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模块包括整流桥、第一共模电感、电容、第二共模电感、压敏电阻、热敏电阻以及熔断器,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敏电阻电连接,所述压敏电阻的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容与所述第一共模电感并联,所述第二共模电感与所述电容并联,所述第二共模电感与所述整流桥并联,所述整流桥与所述PFC功率模块电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主控模块发送PWM信号控制开关频率,并且通过PFC功率模块实现功率因素校正,同时通过LLC功率模块减小电路产生的EMI(电磁干扰)效果。再通过稳压模块收集输出纹波信号调整PWM的输出频率,使得电流相位与电压相位尽可能一致,使之功率因数尽可能接近为100%。以获得更高的电能利用率。最后通过输出采样模块采集输出频率后给主控模块提供相应的频率信号,并通过主控模块控制LLC功率模块的工作频率,以减小电路产生的EMI效果。从而提高电源模块的充电效率以及电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源模块的模块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FC功率模块的电路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LLC功率模块的电路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稳压模块的电路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出采样模块的电路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控模块的电路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流模块的电路图。
[0027]图中,1、整流模块;2、主控模块;3、输出采样模块;4、PFC功率模块;5、LLC功率模块;6、稳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9]参考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源模块的模块示意图。
[0030]该电源模块为210W电源模块,该电源模块包括:整流模块1、主控模块2、输出采样模块3、PFC功率模块4、LLC功率模块5、稳压模块6;所述整流模块1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2、所述PFC功率模块4以及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2还分别与所述PFC功率模块4、所述
LLC功率模块5以及所述输出采样模块3电连接;所述PFC功率模块4与所述LLC功率模块5电连接;所述LLC功率模块5与所述稳压模块6电连接;所述输出采样模块3与所述稳压模块6电连接。
[0031]具体的,通过主控模块2发送PWM信号控制开关频率,并且通过PFC功率模块4实现功率因素校正,同时通过LLC功率模块5减小电路产生的EMI(电磁干扰)效果。再通过稳压模块6收集输出纹波信号调整PWM的输出频率,使得电流相位与电压相位尽可能一致,使之功率因数尽可能接近为100%。以获得更高的电能利用率。最后通过输出采样模块3采集输出频率后给主控模块2提供相应的频率信号,并通过主控模块2控制LLC功率模块5的工作频率,以减小电路产生的EMI效果。从而提高电源模块的充电效率以及电能利用率。
[003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PFC功率模块4包括第一功率管Q1以及第二功率管Q2,所述第一功率管Q1分别与所述整流模块1、所述主控模块2以及所述第二功率管Q2电连接,所述第二功率管Q2还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2以及LLC模块电连接。具体的,通过第一功率管Q1以及第二功率管Q2组成该电源模块的PLC功率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而实现功率因素校正。使之功率因数尽可能接近为100%(又称转换效率,该值越接近100%,效率就越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模块、主控模块、输出采样模块、PFC功率模块、LLC功率模块、稳压模块;所述整流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PFC功率模块以及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分别与所述PFC功率模块、所述LLC功率模块以及所述输出采样模块电连接;所述PFC功率模块与所述LLC功率模块电连接;所述LLC功率模块与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所述输出采样模块与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PFC功率模块包括第一功率管以及第二功率管,所述第一功率管分别与所述整流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功率管电连接,所述第二功率管还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以及所述LLC模块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管以及所述第二功率管均为氮化镓晶体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PFC功率模块还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电感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正极、所述第一功率管以及所述第二功率管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LLC功率模块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LLC功率模块包括第三功率管以及第四功率管,所述第三功率管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稳压模块、所述第二功率管以及所述第四功率管电连接,所述第四功率管还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以及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秋雄王利佳李锦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泰高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