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子母扣袢时用于固定衣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620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制作子母扣袢时用于固定衣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上述装置包括相配合使用的母扣和子夹,母扣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先在横截面为梯形的下台上贴合固定横截面也为梯形的上台,在横截面上,上台梯形小于下台梯形,上台梯形的下底两端分别位于下台梯形的上底两端的外侧形成伸出段,两个伸出段与下台梯形的两条腰分别形成扣槽;子夹包括两根相同的圆柱棒和两个弹性套环,一个弹性套环可拆卸套在两根圆柱棒的同一侧端,另一个弹性套环可拆卸套在两根圆柱棒的另一侧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手工缝制扣袢的速度及提高所缝制的扣袢的精美程度的优点。美程度的优点。美程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作子母扣袢时用于固定衣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作子母扣袢时用于固定衣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手工缝制扣袢的过程中,由于布片缺乏专用的定位机构对其进行固定,因而在需要缝制扣袢的部位容易出现皱褶,并且需要将皱褶抚平后才能继续缝制,从而影响缝制扣袢速度;同时由于布片时常产生皱褶,也影响了缝制的扣袢的精美程度;对于这些问题,目前仍然没有可借助的工具和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传统手工缝制扣袢过程中缝制速度慢、缝制的扣袢精美程度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作子母扣袢时用于固定衣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所述制作子母扣袢时用于固定衣片的装置,包括相配合使用的母扣和子夹,母扣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先在横截面为梯形的下台上贴合固定横截面也为梯形的上台,在横截面上,上台梯形小于下台梯形,上台梯形的下底两端分别位于下台梯形的上底两端的外侧形成伸出段,两个伸出段与下台梯形的两条腰分别形成扣槽;子夹包括两根相同的圆柱棒和两个弹性套环,一个弹性套环可拆卸套在两根圆柱棒的同一侧端,另一个弹性套环可拆卸套在两根圆柱棒的另一侧端。
[0005]为了使装置在缝制过程中方便使用,上述上台和下台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且纵向中线重合。
[0006]为了方便制作,上述弹性套环为松紧带环,每个弹性套环从中部对合并缝合而成两个子套环,一个弹性套环的两个子套环可拆卸套在两根圆柱棒的同一侧端,另一个弹性套环的两个子套环可拆卸套在两根圆柱棒的另一侧端。
[0007]为了方便圆柱棒滑动,在上述伸出段所对应的上台部位制作倒角。
[0008]为了使装置更适合作业,上台和下台的长度均为6.5

7.5cm,在横截面上,上台梯形上底至下台梯形下底间的距离为2

3cm,上台梯形上底的长度为0.2

0.3cm,下台梯形下底长度为1.3

1.7cm。
[0009]为了防止损坏布片,在下台的底面和两个斜面设置一层保护层。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作子母扣袢时用于固定衣片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布片放置于母扣的上台顶面;2)再将子夹的两根圆柱棒按彼此远离的方式拉开并沿上台的两侧斜面滑下;3)使两圆柱棒下滑至倒角后松手,两圆柱棒在弹性套环的收缩力作用下彼此靠近直至扣槽,并将布片拉紧定位;4)对经固定的布片制作子母扣袢;5)子母扣袢制作完毕后,将两圆柱棒再次拉开并经倒角从上台取下,并取出布片
进行后续作业。
[001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包含母扣和子夹的装置能够通过将子夹的两根圆柱棒扣在母扣两侧的定位槽中,并在弹性套环的弹力作用下而将布片定位,并使需要缝制的部位处于紧绷状态,从而方便缝制扣袢,并能够加快扣袢的缝制速度和增加扣袢的精美度;通过将上台和下台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且纵向中线重合,而使装置在缝制过程中方便使用;通过将上述弹性套环设为松紧带环,每个弹性套环从中部对合并缝合而成两个子套环,一个弹性套环的两个子套环可拆卸套在两根圆柱棒的同一侧端,另一个弹性套环的两个子套环可拆卸套在两根圆柱棒的另一侧端,而方便制作;通过在上述伸出段所对应的上台部位制作倒角,而方便圆柱棒滑动;通过对上台和下台的大小进行具体设定,而使装置更适合作业;通过在下台的底面和两个斜面设置一层保护层,而防止在夹紧布料时下台损坏布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母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母扣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子夹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母扣;11、下台;12、上台;2、子夹;21、圆柱棒;22、弹性套环;3、布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
[0014]如图1

5所示,一种制作子母扣袢时用于固定衣片的装置,包括相配合使用的母扣1和子夹2,母扣1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先在横截面为梯形的下台11上贴合固定横截面也为梯形的上台12,在横截面上,上台梯形小于下台梯形且均为等腰梯形,纵向中线重合,上台梯形的下底两端分别位于下台梯形的上底两端的外侧形成伸出段,两个伸出段与下台梯形的两条腰分别形成扣槽。在伸出段所对应的上台部位(即,上台下底面露出下台11的部分)制作倒角,还可以进一步对所形成的倒角面与上台侧面形成的角制作倒角。上述上台12和下台11的长度均为7cm,在横截面上,上台梯形上底至下台梯形下底间的距离为2.5cm,上台梯形上底的长度为0.2cm,下台梯形下底长度为1.5cm。在下台的底面和两个斜面设置一层保护层,保护层可以是猪皮或羊皮。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台12和下台11还可以一体成型。
[0015]子夹2包括两根相同的圆柱棒21和两个松紧带制的弹性套环22,每个弹性套环22从中部对合并缝合而成两个子套环,一个弹性套环22的两个子套环可拆卸套在两根圆柱棒21的同一侧端,另一个弹性套环22的两个子套环可拆卸套在两根圆柱棒21的另一侧端;上述圆柱棒21的直径为0.8cm,长度为22cm,弹性套环22的松紧带宽度为2cm。
[0016]上述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布片3放置于母扣1的上台顶面;
2)再将弹簧套环套在圆柱棒21上,使每根圆柱棒21的两端套环间的圆柱棒段长度大于母扣1的长度,并将两根圆柱棒21按彼此远离的方式拉开并沿上台12的两侧斜面滑下;3)使两圆柱棒21下滑至上台下底面后松手,两圆柱棒21在弹性套环22的收缩力作用下彼此靠近直至扣槽,并将布片3绷紧定位;4)对经定位的布片3制作子母扣袢;5)子母扣袢制作完毕后,将两圆柱棒21再次拉开并从上台12取下,并取出布片3进行后续作业。
[0017]上述未特别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0018]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专利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子母扣袢时用于固定衣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配合使用的母扣和子夹,母扣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先在横截面为梯形的下台上贴合固定横截面也为梯形的上台,在横截面上,上台梯形小于下台梯形,上台梯形的下底两端分别位于下台梯形的上底两端的外侧形成伸出段,两个伸出段与下台梯形的两条腰分别形成扣槽;子夹包括两根相同的圆柱棒和两个弹性套环,一个弹性套环可拆卸套在两根圆柱棒的同一侧端,另一个弹性套环可拆卸套在两根圆柱棒的另一侧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子母扣袢时用于固定衣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台和下台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且纵向中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子母扣袢时用于固定衣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环为松紧带环,每个弹性套环从中部对合并缝合而成两个子套环,一个弹性套环的两个子套环可拆卸套在两根圆柱棒的同一侧端,另一个弹性套环的两个子套环可拆卸套在两根圆柱棒的另一侧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子母扣袢时用于固定衣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伸出段所对应的上台部位制作倒角。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岩常壮张忠周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