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市景观绿化的生态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05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城市景观绿化的生态外墙,包括内墙、外墙、多级过滤机构、预制花盆和集雨导流机构,内、外墙间隔对称设置,两侧通过外壳包覆封闭,形成中间过滤空腔,多级过滤机构设于中间过滤空腔内,预制花盆嵌设于内、外墙上,集雨导流机构包括顶部集雨装置和底部导流装置,顶部集雨装置安设于中间过滤空腔的顶部,集聚雨水进入中间过滤空腔,底部导流装置安设于中间过滤空腔的底部,集聚雨水导出中间过滤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收集的雨水直接用于培养景观植物,也利用景观植物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达到净化空气,美化城市道路环境等目的。路环境等目的。路环境等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城市景观绿化的生态外墙


[0001]本技术属于城市景观绿化与雨水回用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景观绿化的生态外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我国城市内部普遍存在洪涝灾害频发、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匮乏等问题。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所提出的“建设新型城镇化”这一举措后,针对城市内部中此一系列问题国家及政府出台了“海绵城市”这一综合性理念。通过在路面铺设透水铺装、植草沟、绿色屋顶及下沉式绿化带等举措,在延缓城市积水、城市雨水回用、减轻排水管网压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大多与降雨有关,在城市内部对短时雨量削减及雨水收集回用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发展空间;特别是对雨水的回收方式与利用,当雨水在地表形成径流时,使得多种地表污染物混杂其中,错失了对相对洁净的雨水直接二次利用的时机。从另一方面来讲,对雨水的直接回收可以直接用于城市景观绿化,即减轻了排水设施的压力,也能够在城市内部实现雨水的自然循环,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低碳

生态”的城市建设规划理念相统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景观绿化的生态外墙,利用收集的雨水直接用于培养景观植物,也利用景观植物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达到净化空气,美化城市道路环境等目的。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城市景观绿化的生态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墙、外墙、多级过滤机构、预制花盆和集雨导流机构,所述内、外墙间隔对称设置,两侧通过外壳包覆封闭,形成中间过滤空腔,所述多级过滤机构设于所述中间过滤空腔内,所述预制花盆嵌设于内、外墙上,所述集雨导流机构包括顶部集雨装置和底部导流装置,所述顶部集雨装置安设于中间过滤空腔的顶部,集聚雨水进入中间过滤空腔,所述底部导流装置安设于中间过滤空腔的底部,集聚雨水导出中间过滤空腔。
[0005]按上述方案,所述内、外墙均包括墙体框架和预制墙板,所述墙体框架由两侧立柱、竖向钢条和横向钢条纵横交错组成,形成均布的方形墙框,底部的所述横向钢条与所述立柱底部留有间距,所述底部导流装置安设于所述间距内,所述预制墙板安设于所述方形墙框内,预制墙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预制花盆嵌设于所述安装孔内,预制墙板内填充有轻质陶粒。
[0006]按上述方案,所述预制花盆为倒直角梯形的开口箱体结构,斜面朝前设置,背面中心设有开孔,通过所述开孔斜插入储水组件,预制花盆内填充土壤,种植绿植。
[0007]按上述方案,所述多级过滤机构包括轻质透水砖层、透水陶粒层和砾石层,所述透水陶粒层和砾石层均由钢丝网包裹封闭,轻质透水砖层和透水陶粒层安设于所述中间过滤空腔的顶部,轻质透水砖层顶面与所述内、外墙的顶面平齐,透水陶粒层底部对应的内、外
墙的所述横向钢条上均匀间隔设有上层承托杆,用以承托透水陶粒层,内、外墙的所述底部的横向钢条上均匀间隔设有下层承托杆,用以承托砾石层。
[0008]按上述方案,所述储水组件包括储水海绵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斜插入所述预制花盆的开孔中,固定板上设有卡凸,与开孔处设有的卡槽相卡合固定,所述储水海绵底部与固定板粘接,伸入预制花盆内的部分包裹渗透膜,并通过渗透膜夹固定,预制花盆外的部分向上延伸。
[0009]按上述方案,所述集雨装置为集雨板,所述集雨板一端插入所述轻质透水砖层与内、外墙板的间隙中,另一端倾斜向上设置。
[0010]按上述方案,所述底部导流装置包括集水管和导流板,所述集水管顶部开口,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外墙的底部横向钢条及集水管开口边连接。
[0011]按上述方案,所述储水海绵为多块,均匀间隔插设于所述预制花盆的开孔中,同一竖直方向上的上下多个预制花盆中的储水海绵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错开设置,储水海绵延伸部分的长度从上往下递增。
[0012]按上述方案,所述轻质透水砖层的轻质透水砖的长宽高尺寸为:400
×
300
×
50mm,所述透水陶粒层厚度为3

5cm,陶粒粒径为1

2cm,所述砾石层厚度为4

6cm,砾石粒径为1

2cm。
[0013]按上述方案,所述安装孔的上下两边与所述预制墙板的上下边缘的距离比为3:1,所述预制花盆的开孔长度与预制花盆上边缘的比值为1:1.5,开孔高为5

7cm。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景观绿化的生态外墙,通过采用横向夹心式与纵向多级式结构达到对雨水的直接回收与利用,不仅实现了雨水的自然循环,减少了雨水管网的压力,而且降低了绿化维护成本,空间布局简单合理,达到城市美化的视觉效果;本墙体结构均为可拆卸式,维护简便能够适用于城市内部多种环境。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预制花盆的后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预制花盆的俯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板与预制花盆开孔的卡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1]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城市景观绿化的生态外墙,包括内墙1、外墙2、多级过滤机构、预制花盆3和集雨导流机构,内、外墙间隔对称设置,两侧通过外壳包覆封闭,形成中间过滤空腔,多级过滤机构设于中间过滤空腔内,预制花盆嵌设于内、外墙上,集雨导流机构包括顶部集雨装置和底部导流装置,顶部集雨装置安设于中间过滤空腔的顶部,集聚雨水进入中间过滤空腔,底部导流装置安设于中间过滤空腔的底部,集聚雨水导出中间过滤空腔。
[0022]内、外墙均包括墙体框架4和预制墙板5,墙体框架由两侧立柱、竖向钢条和横向钢条纵横交错组成,形成均布的方形墙框,底部的横向钢条与立柱底部留有间距,底部导流装置安设于间距内,预制墙板安设于方形墙框内,预制墙板上设有安装孔,预制花盆嵌设于安装孔内,预制墙板内填充有轻质陶粒6。
[0023]如图3所示,预制花盆为倒直角梯形的开口箱体结构,斜面朝前设置,背面中心设有开孔7,通过开孔斜插入储水组件,预制花盆内填充土壤,种植绿植。植物选取对空气净化能力强、病虫害少的太阳花、百日菊、八宝景天、费菜,或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本地植物选取。
[0024]安装孔的上下两边与预制墙板的上下边缘的距离比为3:1,预制花盆的开孔长度与预制花盆上边缘的比值为1:1.5,开孔高为5

7cm。
[0025]多级过滤机构包括轻质透水砖层8、透水陶粒层9和砾石层10,透水陶粒层和砾石层均由钢丝网包裹封闭,轻质透水砖层和透水陶粒层安设于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城市景观绿化的生态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墙、外墙、多级过滤机构、预制花盆和集雨导流机构,所述内、外墙间隔对称设置,两侧通过外壳包覆封闭,形成中间过滤空腔,所述多级过滤机构设于所述中间过滤空腔内,所述预制花盆嵌设于内、外墙上,所述集雨导流机构包括顶部集雨装置和底部导流装置,所述顶部集雨装置安设于中间过滤空腔的顶部,集聚雨水进入中间过滤空腔,所述底部导流装置安设于中间过滤空腔的底部,集聚雨水导出中间过滤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景观绿化的生态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墙均包括墙体框架和预制墙板,所述墙体框架由两侧立柱、竖向钢条和横向钢条纵横交错组成,形成均布的方形墙框,底部的所述横向钢条与所述立柱底部留有间距,所述底部导流装置安设于所述间距内,所述预制墙板安设于所述方形墙框内,预制墙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预制花盆嵌设于所述安装孔内,预制墙板内填充有轻质陶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景观绿化的生态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花盆为倒直角梯形的开口箱体结构,斜面朝前设置,背面中心设有开孔,通过所述开孔斜插入储水组件,预制花盆内填充土壤,种植绿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景观绿化的生态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过滤机构包括轻质透水砖层、透水陶粒层和砾石层,所述透水陶粒层和砾石层均由钢丝网包裹封闭,轻质透水砖层和透水陶粒层安设于所述中间过滤空腔的顶部,轻质透水砖层顶面与所述内、外墙的顶面平齐,透水陶粒层底部对应的内、外墙的所述横向钢条上均匀间隔设有上层承托杆,用以承托透水陶粒层,内、外墙的所述底部的横向钢条上均匀间隔设有下层承托杆,用以承托砾石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景观绿化的生态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颂张一博李泽丰韩松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