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几丁质在促进瓜类果蔬生产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89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几丁质水悬浮液在促进瓜类果蔬(如,黄瓜、丝瓜、甜瓜或西瓜等)生产中的应用,包括用于促进瓜类果蔬生长,防治瓜类枯萎病,提高瓜类产量和品质等。因此,纳米几丁质对农药的协同增效作用,将成为新型瓜类植物生长增效剂,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保护环境和食品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利用新型生物纳米材料用于提高西、甜瓜生长和提高产量,解决大量使用化学制剂和农药、化肥等已造成西、甜瓜病虫害抗性增加,农药残留超标等重大社会问题。重大社会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几丁质在促进瓜类果蔬生产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瓜类作物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几丁质在促进瓜类果蔬生产中的应用,包括用于促进瓜类果蔬生长,防治瓜类枯萎病,提高瓜类产量和品质。

技术介绍

[0002]瓜类果蔬指的是黄瓜、丝瓜、甜瓜、西瓜等,在我们日常食用的果蔬中占了很大比例。瓜类果蔬属于葫芦科,以果实供食用的栽培种群,它们的营养成分相对较高,大都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与矿物质,既可以生吃、熟食,也可以加工成干果。与禾本科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及茄科(如烟草)不同,瓜类果蔬对植物生物需求较高,比如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赤霉素,乙烯利等),对植株的分化和成熟起到重要作用。
[0003]尖胞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end:Fr.)是世界性分布的土传病害病原菌,具有多种寄主专化型生理小种,对瓜类侵染谱较广。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F.oxysporum f. sp.niveum(E.F.Smith)Synder Hansen)型侵染西瓜,引发西瓜枯萎病,又叫死秧病、蔓割病、萎蔫病。尖孢镰刀菌甜瓜专化型(F.oxysporum f.sp.melonis Snyder&Hansen)侵染甜瓜,引发甜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主要是通过植株伤口和植株细根,或从侧根分支裂缝和根毛的顶部细胞侵入,尖孢镰刀菌在瓜类植株生长的幼苗期、伸蔓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均可侵染,造成植株的萎蔫、枯死。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植株受害严重。幼苗期侵染,可造成出苗前种子腐败、溃烂,苗后,子叶和真叶萎蔫,幼苗茎基部变成褐色,根部呈黄褐色,根系极少,且发生溃烂。成株期受害,叶片呈水烫状萎缩下垂,植株从茎基部向上褪绿,不能恢复,刮开根茎可以看到维管束变褐,病株根系变成暗褐色并且发生腐烂。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的最明显的特征是维管束组织的褐变。尖孢镰刀菌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病株率达10

30%,严重者可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尖孢镰刀菌的发生对经济作物带来巨大损失。尖孢镰刀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存活,在PDA培养基上培养时,菌落呈凸起状,菌丝致密,颜色为浅粉色至黄色,带有紫色,因大量孢子的产生而呈粉状,不同专化型小种的菌落形态、颜色、大小和产孢量有所差异。尖孢镰刀菌可产生大、小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三种,病原菌以菌丝体和三种孢子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病原菌存活能力强,在土壤和病残体中存活5

6年。尖孢镰刀菌可通过灌溉水和带菌农器具短距离传播,一年侵染一次,越冬孢子成为来年侵染源。
[0004]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西瓜、甜瓜等病害可通过农业防治如倒茬轮作、选育抗病品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来防治。利用对专化型小种有抗性的作物进行嫁接,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尖孢镰刀菌,如利用南瓜、葫芦等进行砧木嫁接,可以增强对西瓜枯萎病的抗性,并且提高产量。但嫁接工作量大,且会造成生育期推迟,嫁接后果实的品质、口感、糖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轮作倒茬可以减轻土传病害带来的损失,但在西瓜、甜瓜主要生产区。实施较为困难,保护地倒茬轮作也不便于实行。利用家畜粪肥发酵液,对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加强田间管理,禁止大水漫灌引起的病害传播,施肥处理严禁伤根等农业防治措施,对尖孢镰刀菌的防治具有一定的作用。
[0005]目前报道的我国西瓜枯萎病有3个生理小种,通过抗性研究和培育抗西瓜枯萎病的优良品种,发现若干个表现优良的抗性品种,包括豫艺15、豫艺57、农抗1号、旱抗3号等。通过对甜瓜枯萎病抗病品种的选育,发现新金雪莲、长香玉、玉姑、春辉、蜜绿等5个甜瓜品种为高抗枯萎病品种。抗病品种在尖孢镰刀菌的防治上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选育抗病品种投资大、耗费周期长,且由于环境条件及病原小种,容易引起品种抗性的退化,无法长期满足生产的抗性需求。
[0006]化学防治,如化学药剂防治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生产上常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恶菌灵、烯唑醇等灌根处理,或两种及两种以上药剂复配使用;播前种子处理可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尖孢镰刀菌病原菌,但化学药剂的使用带来高污染、高毒性、高残留等问题,影响了食品安全。生物防治,如利用真菌类、细菌类、链霉菌以及非致病性生防菌,可用于防治尖孢镰刀菌引起的瓜类枯萎病。哈次木酶 (Trichoderma harzianum)、绿色木酶(T.viride)、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粘帚酶、链霉菌等生防菌对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生防菌的使用受环境气候,制剂,使用方法等影响,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大面积推广。
[0007]纳米几丁质是一种生物纳米材料,纳米几丁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出带正电荷(聚阳离子)或负电荷(聚阴离子)的纳米粒子。除化学特性不同外,正、负电荷的纳米几丁质颗粒在形状特征、生物学活性也不相同。正电荷纳米几丁质与不同的杀菌剂配置对不同的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防治效果也不相同。通过酸解水解制备的纳米几丁质,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较高的表面电荷密度、生物膜穿透性较好、氨基活性较高等特点。据报道,纳米几丁质对烟草根腐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与常规化学农药复配,有明显的减施增效作用。纳米几丁质与拌种剂混合拌种,除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外,对小麦茎基腐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抑制小麦茎基腐病原菌孢子产生达80%以上。根施纳米几丁质可以提高小麦对土壤氮磷钾的吸收,在植株体内的传导、富集和光合作用,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纳米几丁质在促进瓜类果蔬生产中的新应用,包括用于促进瓜类果蔬生长,防治瓜类枯萎病,提高瓜类产量和品质。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几丁质在促进瓜类果蔬生产中的应用。
[0011]具体的,所述瓜类果蔬包括黄瓜、丝瓜、甜瓜或西瓜等。
[0012]具体的,可以用0.001%-0.1%(w/v,下同)纳米几丁质水悬浮液处理以促进瓜类果蔬出苗。优选的,浓度为0.01%-0.05%(w/v)的纳米几丁质水悬浮液对西瓜幼苗有较好的促生作用,浓度为0.01%(w/v)时,对甜瓜幼苗有较好的促生作用。
[0013]具体的,可以用0.001%-0.1%纳米几丁质水悬浮液处理以提高瓜类果蔬幼苗的根系活力。
[0014]进一步的,上述的应用,还可以将纳米几丁质水悬浮液和多菌灵复配使用以抑制枯萎病原真菌。
[0015]进一步的,上述的应用,还可以将纳米几丁质水悬浮液和多菌灵复配使用以防治西瓜、甜瓜枯萎病。优选的,浓度为0.005%(w/v)纳米几丁质水悬浮液与多菌灵混配后,用
灌根法处理,对苗期西瓜、甜瓜枯萎病有最大防效,分别为77.88%、83.33%;优于单独使用多菌灵26.92%,38.89%的防效。
[0016]具体的,上述的应用,可以用0.001%-0.05%纳米几丁质水悬浮液处理以提高瓜类果蔬的植株叶绿素含量、植株鲜重、植株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几丁质在促进瓜类果蔬生产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几丁质在促进瓜类果蔬生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瓜类果蔬包括黄瓜、丝瓜、甜瓜或西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几丁质在促进瓜类果蔬生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0.001%-0.1%纳米几丁质水悬浮液处理以促进瓜类果蔬出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几丁质在促进瓜类果蔬生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0.001%-0.1%纳米几丁质水悬浮液处理以提高瓜类果蔬幼苗的根系活力。5.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几丁质在促进瓜类果蔬生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纳米几丁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合中梁慎李雪云梁瑞寇元潇黄文雅常一明何睿毋青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