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581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包括安装板、支撑柱、支撑腿、挡雨板、支撑杆、吸音层、隔音层、机房壳体、第一防尘滤网、第一吸音竖板、进气管、吸风扇和排气管,通过第一吸音竖板和第二吸音竖板的设置对噪音进行吸收,从而降低了噪音经过进气管和排气管通风处传播至外界,通过吸音层和隔音层的设置,对噪音进行吸收,降低了机器设备工作产生的噪音传播至外界,从而降低了噪音对周边人员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第一防尘滤网的设置降低外界灰尘通过进气管进入至机房壳体的内侧对机器设备造成污染的风险,通过第二防尘滤网的设置,降低外界灰尘通过排气管进入至机房壳体的内侧对机器设备造成污染的风险。对机器设备造成污染的风险。对机器设备造成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电站
,具体是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变电站机房内部通常会安装大量的机器设备。
[0003]变电站机房内的机器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发出较大的噪音,然而传统的变电站机房内通常缺乏降噪音结构,而产生的噪音会对周边的用户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为此,我们提出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对其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包括机房壳体,所述机房壳体的前侧设置有开口,所述机房壳体的前侧对应开口处设置有门板,所述机房壳体和门板的内侧均设置有隔音层,所述隔音层的内侧设置有吸音层,所述机房壳体的内侧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穿过隔音层和吸音层后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机房壳体的一侧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机房壳体的另一侧贯穿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吸音竖板,若干个第一吸音竖板依次交错设置,所述排气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吸音竖板,若干个第二吸音竖板依次交错设置。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门板的前侧一侧设置有铰链,所述门板通过铰链与机房壳体的前侧铰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吸风扇。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滤网,所述排气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滤网。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房壳体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房壳体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挡雨板。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吸音层为吸音板,所述隔音层为隔音板,所述第一吸音竖板和第二吸音竖板均为吸音板。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的一端均穿过隔音层和吸音层。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门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拉手。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第一吸音竖板和第二吸音竖板的设置对噪音进行吸收,从而降低了噪音经过进气管和排气管通风处传播至外界,通过吸音层和隔音层的设置,对噪音进行吸收,降低了机器设备工作产生的噪音传播至外界,从而降低了噪音对周边人员造成的不良影响。
[0017]2、通过第一防尘滤网的设置降低外界灰尘通过进气管进入至机房壳体的内侧对机器设备造成污染的风险,通过第二防尘滤网的设置,降低外界灰尘通过排气管进入至机房壳体的内侧对机器设备造成污染的风险。
[0018]3、通过挡雨板的设置起到挡雨的作用,通过支撑腿将机房壳体支撑一定的高度,从而降低雨水流入至机房壳体内造成机器设备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的正视图。
[0021]图3为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中的A处放大图。
[0022]图4为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中的B处放大图。
[0023]图5为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中的剖视图。
[0024]图中所示:安装板1、支撑柱2、支撑腿3、挡雨板4、支撑杆5、吸音层6、隔音层7、机房壳体8、第一防尘滤网9、第一吸音竖板10、进气管11、吸风扇12、排气管13、第二防尘滤网14、第二吸音竖板15、门板16、铰链17、拉手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包括机房壳体8,所述机房壳体8的前侧设置有开口,所述机房壳体8的前侧对应开口处设置有门板16,所述门板16的前侧一侧设置有铰链17,所述门板16通过铰链17与机房壳体8的前侧铰接,所述机房壳体8和门板16的内侧均设置有隔音层7,所述隔音层7的内侧设置有吸音层6,所述吸音层6为吸音板,所述隔音层7为隔音板,所述机房壳体8的内侧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2,四个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穿过隔音层7和吸音层6后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所述机房壳体8的一侧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1,所述机房壳体8的另一侧贯穿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3,所述进气管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滤网9,所述进气管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吸音竖板10,若干个第一吸音竖板10依次交错设置,所述进气管1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吸风扇12,所述进气管11和排气管13的一端均穿过隔音层7和吸音层6,所述排气管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滤网14,所述排气管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吸音竖板15,若干个第二吸音竖板15依次交错设置,所述机房壳体8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3,所述机房壳体8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5,两个所述支撑杆5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挡雨板4,所述吸风扇12通过导线与外接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吸音竖板10和第二吸
音竖板15均为吸音板,所述门板1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拉手18。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8]使用时,将机房机器设备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顶部,通过外接开关启动吸风扇12工作,通过吸风扇12的扇叶转动带动外界空气通过进气管11进入至机房壳体8内侧,机房壳体8内侧的空气则通过排气管13排出,从而实现机房壳体8内侧的空气与外界空气互通,从而实现对安装在安装板1顶部安装的机器设备进行通风散热,通过第一防尘滤网9的设置降低外界灰尘通过进气管11进入至机房壳体8的内侧对机器设备造成污染的风险,通过第二防尘滤网14的设置,降低外界灰尘通过排气管13进入至机房壳体8的内侧对机器设备造成污染的风险,通过第一吸音竖板10和第二吸音竖板15的设置对噪音进行吸收,从而降低了噪音经过进气管11和排气管13通风处传播至外界,通过吸音层6和隔音层7的设置,对噪音进行吸收,降低了机器设备工作产生的噪音传播至外界,从而降低了噪音对周边人员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挡雨板4的设置起到挡雨的作用,通过支撑腿3将机房壳体8支撑一定的高度,从而降低雨水流入至机房壳体8内造成机器设备损坏的风险,拉手18和铰链1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包括机房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壳体(8)的前侧设置有开口,所述机房壳体(8)的前侧对应开口处设置有门板(16),所述机房壳体(8)和门板(16)的内侧均设置有隔音层(7),所述隔音层(7)的内侧设置有吸音层(6),所述机房壳体(8)的内侧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2),四个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穿过隔音层(7)和吸音层(6)后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所述机房壳体(8)的一侧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1),所述机房壳体(8)的另一侧贯穿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3),所述进气管(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吸音竖板(10),若干个第一吸音竖板(10)依次交错设置,所述排气管(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吸音竖板(15),若干个第二吸音竖板(15)依次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16)的前侧一侧设置有铰链(17),所述门板(16)通过铰链(17)与机房壳体(8)的前侧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通风机房降噪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显能薛荣华王代尖杨兴荣武方雄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天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