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内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辆的采暖形式大多采用整车乘员空间整体加热方式,相关技术中常常采用空调系统的暖风芯体内流过高温冷却液,吹出加热后的暖风,将整个车内空间加热,存在未能实现按乘员采暖需求的精准加热采暖的情况,造成加热采暖过程中损耗较大的问题。同时由于车内外温差大且潮湿情况下,乘员采暖容易导致车窗起雾,阻挡驾驶员视线,存在安全隐患。
[0003]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加热效率低并且加热针对性低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汽车对应的环境检测信息和空调控制模式;获取所述目标汽车中的座椅信息,其中,所述座椅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目标汽车中的多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汽车对应的环境检测信息和空调控制模式;获取所述目标汽车中的座椅信息,其中,所述座椅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目标汽车中的多个汽车座椅分别对应的当前占用状态,以及所述多个汽车座椅分别对应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空调控制模式,确定所述多个汽车座椅分别对应的初始加热功率;根据所述座椅信息和所述多个汽车座椅分别对应的所述初始加热功率,确定所述多个汽车座椅分别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采用对应的所述目标加热功率分别对所述多个汽车座椅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汽车对应的环境检测信息和空调控制模式,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汽车的当前控制模式,其中,所述当前控制模式为自动控制模式或手动控制模式;判断所述当前控制模式是否为所述自动控制模式;若所述当前控制模式不是所述自动控制模式,则根据预设的温度控制信号确定所述多个汽车座椅分别对应的所述目标加热功率,并采用对应的所述目标加热功率分别对所述多个汽车座椅进行加热;若所述当前控制模式为所述自动控制模式,则获取所述目标汽车对应的所述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空调控制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检测信息至少包括:车外温度、车内温度、日照强度、空调出风口温度以及车内湿度,所述空调控制模式至少包括:空调取气模式、空调进气模式,所述基于所述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空调控制模式,确定所述多个汽车座椅分别对应的初始加热功率,包括:基于所述车外温度和所述车内温度,得到第一加热功率;基于所述日照强度和所述车内温度,得到第二加热功率;基于所述空调进气模式和所述空调出风口温度,得到第三加热功率;基于所述空调取气模式和所述车内湿度,得到第四加热功率;对所述第一加热功率、所述第二加热功率、所述第三加热功率和所述第四加热功率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多个汽车座椅分别对应的所述初始加热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占用状态为占用状态或未占用状态,所述位置信息为前排位置或后排位置,所述根据所述座椅信息和所述多个汽车座椅分别对应的所述初始加热功率,确定所述多个汽车座椅分别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包括:若汽车座椅的所述当前占用状态为所述占用状态,则将所述第一加热功率、所述第二加热功率、所述第三加热功率、所述第四加热功率之和作为所述目标加热功率;若所述汽车座椅位于所述后排位置,并且所述汽车座椅的所述当前占用状态为所述占用状态,则将所述第四加热功率作为所述目标加热功率;若所述汽车座椅位于所述后排位置,并且所述汽车座椅的所述当前占用状态为所述未占用状态,则将预设功率值作为所述目标加热功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汽车座椅的所述当前占用状态为所
述占用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营,葛迪,陈群,李英,侯国政,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