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接头、电气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5802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接头、电气装置及车辆,属于电气技术领域。所述线束接头包括:线束和金属壳体,金属壳体可以套设在线束的外侧,以便于通过金属壳体实现线束与电气装置的插接,并且线束中的屏蔽层可以和金属壳体电连接,从而屏蔽层可以通过金属壳体接地,无需在屏蔽层的一端焊接接地引线以使得屏蔽层接地。该线束接头可以简化线束接头的使用和制造过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线束接头的使用和制造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实现了提高线束接头的使用和制造效率的效果。和制造效率的效果。和制造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接头、电气装置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
,特别涉及一种线束接头、电气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压线束的应用较为广泛,汽车上通常采用高压线束进行高压电传输,实现动力传递。高压线束包括导电用的铜线,还包括一层包裹在铜线外的屏蔽层。该屏蔽层能够抑制高压线束的电场辐射干扰其他元器件。
[0003]相关技术中一种线束接头包括线束和塑料壳体,其中线束的屏蔽层在的端部焊接有接地引线,接地引线折弯后向线束接头的外延伸,并通过接线端子接地,实现屏蔽层接地以释放静电和干扰信号的效果。
[0004]但是上述线束接头的使用和制造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接头、电气装置及车辆。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束接头,所述线束接头包括:
[0007]线束和金属壳体;
[0008]所述线束包括导线、绝缘层和屏蔽层,所述绝缘层包覆在所述导线外,所述导线包括连接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所述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导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接头包括:线束和金属壳体;所述线束包括导线、绝缘层和屏蔽层,所述绝缘层包覆在所述导线外,所述导线包括连接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所述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导线段和所述第二导线段外,所述屏蔽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导线段外的绝缘层外;所述金属壳体套设在所述线束外,且所述金属壳体接地,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第一管状壳体,所述第一管状壳体套设在所述屏蔽层外,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由所述第一管状壳体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导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屏蔽层靠近所述第二导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部接触;所述第一管状壳体的内壁呈直筒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还包括第二管状壳体,所述第二管状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线段外,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一管状壳体的外壁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由所述第二管状壳体远离所述第一管状壳体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导线段的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接头还包括管状卡扣,所述管状卡扣具有管状部以及与所述管状部的一端连接的钩状部,所述管状部位于所述第二管状壳体与所述第二导线段外的绝缘层之间,所述钩状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一管状壳体的一侧搭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接头还包括压接环,所述压接环位于所述屏蔽层与所述第一管状壳体之间;所述压接环的一端与所述屏蔽层靠近所述第二导线段的一端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还包括第三管状壳体,所述第三管状壳体与所述第一管状壳体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洋魏庆奇卢斌徐英洲董浩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