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湍流边界层减阻控制的振荡式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658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湍流边界层减阻控制的振荡式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包括用于产生等离子体的激励器组件,激励器组件底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板,激励器组件电性连接有电源,电源用于为激励器组件提供循环高压电;激励器组件包括介电层,介电层底端与绝缘板固定连接,介电层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激励器阵列,若干激励器阵列沿介电层展向等间隔设置,每个激励器阵列均与电源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等离子体激励器能够利用展向振荡式扰动抑制湍流边界层猝发过程,大幅减少下扫流强度和持续时间,减少湍流强度和雷诺应力,从而减少壁面剪应力、降低壁面摩擦阻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湍流边界层减阻控制的振荡式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湍流边界层主动流动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湍流边界层减阻控制的振荡式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

技术介绍

[0002]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种状态,是电子、离子、中性粒子的聚集态,介质阻挡放电(DBD)可以形成稳定的等离子体,被广泛应用于等离子体流动控制中。在高频高压电的作用下,激励器暴露和隐藏电极间的空气弱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离子与中性气体分子碰撞向周围空气注入动量、热量,诱导中性气体流动,对流场施加可控的扰动,对改善飞行器气动性能具有重大意义。它已成为国际上空气动力学和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国内外均对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现有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大多采用单组金属电极薄膜,其使用寿命较短,边缘易发生尖端放电,同时在模型上安装会影响模型表面外形和气动性能,且等离子激励区域范围小。另一方面,传统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放电方向单一,无法在流场中实现振荡式的扰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湍流边界层减阻控制的振荡式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以解决上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湍流边界层减阻控制的振荡式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产生等离子体(5)的激励器组件,所述激励器组件底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板(6),所述激励器组件电性连接有电源(7),所述电源(7)用于为所述激励器组件提供循环高压电;所述激励器组件包括介电层(4),所述介电层(4)底端与所述绝缘板(6)固定连接,所述介电层(4)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激励器阵列,若干所述激励器阵列沿所述介电层(4)展向等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激励器阵列均与所述电源(7)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湍流边界层减阻控制的振荡式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器阵列为双向可控放电布局,所述激励器阵列包括前置暴露电极(1)、后置暴露电极(2)、隐藏电极(3),所述前置暴露电极(1)与所述后置暴露电极(2)固定在所述介电层(4)顶端,所述隐藏电极(3)固定在所述介电层(4)底端与所述绝缘板(6)顶端之间,所述前置暴露电极(1)与所述后置暴露电极(2)之间留有间隔,所述隐藏电极(3)与所述间隔相匹配,所述前置暴露电极(1)、所述后置暴露电极(2)、所述隐藏电极(3)均与所述电源(7)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湍流边界层减阻控制的振荡式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7)通过多通道函数发生器循环交替给所述前置暴露电极(1)和所述后置暴露电极(2)加载高压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斌高超严日华郑海波王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