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电动空气悬架硬件在环自动测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5024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电动空气悬架硬件在环自动测试平台,包括试验台和控制系统;所述的试验台包括底座、电磁激振器、滑柱、上承重板、下承重板、减震器电流传感器、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高度传感器,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激振器控制仪、Dspace MBAIIIBOX、悬架ECU、空气弹簧控制组件、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dspace实时仿真系统,可实时运行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与车辆算法,并基于dspace实时仿真平台,完成对悬架、减震器阻尼特性、空气弹簧性能的测试,具有实时性、高效性、准确性、便捷性等特点。便捷性等特点。便捷性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动空气悬架硬件在环自动测试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平台,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电动空气悬架硬件在环自动测试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舒适性在技术革新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悬架是车架与车桥之间一切传力装置的总称,悬架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汽车垂向振动,从而影响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半主动悬架可以通过采集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信号,智能调节减震器的阻尼以及车身高度,使汽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0003]在现阶段的汽车技术研发过程中,普遍采用硬件在环试验技术,对与难以建模的元件使用实物,而对其他元件进行数学建模。传统的试验台往往结构复杂,拆装困难,并且可实现的测试项目较少,试验成本高。采用硬件在环技术则可以开发出一个更易于搭建、操作,并且测试功能更加全面的半主动悬架试验台。
[0004]而随着硬件在环在各个领域逐步取得应用,德国的dSPACE公司基于MATLAB\Simulink开发的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dspace系统也在逐步增加新的便利功能,使硬件在环测试更加方便,可靠性与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动空气悬架硬件在环自动测试平台,包括试验台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验台包括底座、电磁激振器、滑柱、上承重板、下承重板、减震器电流传感器、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高度传感器,所述的电磁激振器设在底座上,电磁激振器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柱,滑柱下端固定在底座上;上承重板上设有通孔,通过通孔套设在滑柱上与滑柱滑动连接;上承重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配重;下承重板固定在电磁激振器上,被测空气悬架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悬架滑柱连接在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之间;被测空气悬架组件内集成有磁流变减震器和空气弹簧,减震器电流传感器和力传感器设在空气悬架组件内;加速度传感器和高度传感器分别设在上承重板上;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激振器控制仪、Dspace MBAIIIBOX、悬架ECU、空气弹簧控制组件、电源,上位机分别与激振器控制仪和Dspace MBAIIIBOX相连;激振器控制仪与电磁激振器相连,Dspace MBAIIIBOX与悬架ECU相连;悬架ECU与空气弹簧控制组件和空气悬架组件中的磁流变减震器相连,空气弹簧控制组件通过管路与空气悬架组件中的空气弹簧相连;减震器电流传感器、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高度传感器分别与悬架ECU相连;电源分别与上位机、激振器控制仪、Dspace MBAIIIBOX、悬架ECU、空气弹簧控制组件、电磁激振器、减震器电流传感器、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高度传感器相连,并提供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动空气悬架硬件在环自动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架ECU包括减震器ECU和空气弹簧ECU,减震器ECU与空气悬架组件中的磁流变减震器相连,空气弹簧ECU与空气悬架组件中的空气弹簧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动空气悬架硬件在环自动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弹簧控制组件包括电磁阀、储气槽和空气压缩机,空气弹簧ECU与电磁阀相连,电磁阀与储气槽和空气压缩机通过导线连接,空气压缩机与储气槽相连,储气槽与空气弹簧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动空气悬架硬件在环自动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上位机中建立控制模型,包括路面模型、车速模拟信号、汽车点火状态模拟信号、方向盘转角模拟信号、车门开闭模拟信号、汽车动力模式模拟信号、制动踏板压力模拟信号、磁流变减震器“逆模型”;在Dspace MBAIIIBOX运行控制模型,将路面模型信号通过硬线接口传递至电磁激振器控制仪,令电磁激振器开始工作,模拟车辆行驶时空气悬架接收来自路面的激励;路面模型的建模如下:的建模如下:其中:G
q
(n)为路面功率谱密度函数;n为空间频率,是波长λ的倒数,表示每米包括的波长数,单位为m;n0为参考空间频率,n0=0.1m
‑1;G
q
(n0)为路面不平度系数,是在参考空间频率n0下功率谱密度值,单位为m3;路面等级分
为A、B、C、D、E、F级路面;W为频率指数;q(x)为路面不平度函数,表达路面起伏高度相对于基准平面的距离;m为划分的小区间数量,θ
k
为区间[0,2π]内分布均匀的随机数;x为路面长度,单位为m;路面模型输入分别包括1,2,3,4,5,6;对应生成A、B、C、D、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天飞黄沐寒朱冰赵健康宇卜纯研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