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49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体能训练设备,包括支撑架体和梯架,所述支撑架体将所述梯架支起一定高度、且所述支撑架体包括数量均为多个的第一横杆、第一竖杆和连接件,各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一竖杆通过连接件对应连接成框架结构,且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一竖杆之间可拆卸连接,以调整所述第一横杆的高度,所述梯架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上,并通过所述第一横杆的高度调整,实现与水平面呈不同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连接件连接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连接,以此,实现了梯架的高度以及角度可调。通过调整梯架的高度以及角度进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体能训练设备具有更多的训练方式,并且训练强度可调。度可调。度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能训练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能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运动健身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见项目,健身器材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生活社区、公共场所等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方便人们锻炼身体。
[0003]单杠是一种锻炼上肢力量常用的训练器材;现有的单杠的结构仅能提供使用者单一方式的训练,且训练强度不可调节;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体能训练设备,包括支撑架体和梯架,所述支撑架体将所述梯架支起一定高度、且所述支撑架体包括数量均为多个的第一横杆、第一竖杆和连接件,各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一竖杆通过连接件对应连接成框架结构,且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一竖杆之间可拆卸连接,以调整所述第一横杆的高度,所述梯架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上,并通过所述第一横杆的高度调整,实现与水平面呈不同角度。
[0005]在本申请的体能训练设备中,所述梯架包括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所述第二横杆成对设置,且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三横杆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杆之间。
[0006]在本申请的体能训练设备中,所述第二横杆为伸缩杆结构。
[0007]在本申请的体能训练设备中,所述第二横杆的端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一横杆,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横杆转动。
[0008]在本申请的体能训练设备中,所述第二横杆包括外管、内套管和弹簧,所述内套管设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第三横杆连接于所述外管,所述弹簧套设在位于所述外管内的所述内套管上,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外管,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套管。
[0009]在本申请的体能训练设备中,位于所述外管内的所述内套管端部连接有内管,所述内管具有一定长度,且与所述外管间隙配合。
[0010]在本申请的体能训练设备中,所述弹簧与所述外管通过插接件插接连接。
[0011]在本申请的体能训练设备中,所述弹簧上设置有环套,所述插接件端部由所述外管外壁插入所述外管,直至与所述环套插接。
[0012]在本申请的体能训练设备中,所述连接件为脚手架用扣件。
[0013]在本申请的体能训练设备中,所述体能训练设备还包括第四横杆,所述第四横杆两端铰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杆。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的体能训练设备采取连接件连接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连接,以此,实现了梯架的高度以及角度可调。通过调整梯架的高度以及角度进而
本技术的体能训练设备具有更多的训练方式,并且训练强度可调。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体能训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体能训练设备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体能训练设备的安装有套管的第二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体能训练设备的套设有弹簧的内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例:1.支撑架体;11.第一横杆;12.第一竖杆;13.连接件;2.梯架;21.第二横杆;211.外管;212.内套管;213.弹簧;214.内管;215.插接件;216.环套;22.第三横杆;23.套管;4.第四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0022]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3]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申请的体能训练设备,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体能训练设备包括支撑架体1和梯架2,支撑架体1将梯架2支起一定高度,例如2.5米或3米或其他根据需要选择其他高度,使用者使用时两手抓住梯架2以使身体悬空,如此实现对上肢力量的锻炼;梯架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设置多个梯架2时,多个梯架2之间间隔设置,由此可供多人共同训练。支撑架体1包括数量均为多个的第一横杆11、第一竖杆12和连接件13,各第一横杆11和第一竖杆12通过连接件13对应连接成框架结构(如长方体框架);示例性的,连接件13为脚手架用扣件,如直角扣件、对接扣件或旋转扣件等;第一横杆11和第一竖杆12之间可拆卸连接,以调整第一横杆11在第一竖杆12上的位置高度,以此实现第一横杆11高度的调整,梯架2转动连接(如铰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横杆11上,并通过第一横杆11的高度调整,实现与水平面呈不同角度,例如,调高与梯架2连接的一个第一横杆11的高度,降低另一个与梯架2连接的第一横杆11的高度,梯架2与水平面的角度增加,如此,使用者训练时的难度增加,反之降低;具体的,梯架2包括第二横杆21和第三横杆22,第二横杆21成对设置,且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一横杆11,第二横杆21为伸缩杆结构,以伸缩调整适应第一横杆11的高度调整进而实现梯架2的角度调整;第三横杆22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连接于两个第二横杆21之间。进一步的,支撑架体1还包括斜撑杆,斜撑杆两端通过脚手架用旋转扣
件与第一横杆11和第一竖杆12连接,以此,提高了支撑架体1的稳定性。本申请的体能训练设备采取连接件13连接第一横杆11和第一竖杆12连接,以此,实现了梯架2的高度以及角度可调。通过调整梯架2的高度以及角度进而本技术的体能训练设备具有更多的训练方式,如:单个第三横杆22上的引体向上运动;也采取双手在第三横杆22上连续交替向前运动;并且训练强度可调。相比现有的引体向上锻炼器材,本技术的设备体能训练设备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抓握力量、攀爬过程中双臂交叉力量、腰腹力量控制身体摆动等形式,提升身体综合锻炼效果;适合在学校、社区及景点等场景中被使用,调动体育锻炼积极性。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体能训练设备还包括第四横杆3,第四横杆3两端铰接于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杆11,使用者双手握住第四横杆3进行前后移动,相比上述中的梯架2,单一的第四横杆3使用时更具难度,训练效果更好;并且,第四横杆3数量同样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设置多个第四横杆3时,多个第四横杆3之间间隔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体(1)和梯架(2),所述支撑架体(1)将所述梯架(2)支起一定高度、且所述支撑架体(1)包括数量均为多个的第一横杆(11)、第一竖杆(12)和连接件(13),各所述第一横杆(11)和所述第一竖杆(12)通过所述连接件(13)对应连接成框架结构,且所述第一横杆(11)和所述第一竖杆(12)之间可拆卸连接,以调整所述第一横杆(11)的高度,所述梯架(2)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杆(11)上,并通过所述第一横杆(11)的高度调整,实现与水平面呈不同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架(2)包括第二横杆(21)和第三横杆(22),所述第二横杆(21)成对设置,且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杆(11),所述第三横杆(22)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杆(2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21)为伸缩杆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体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21)的端部连接有套管(23),所述套管(23)套设于所述第一横杆(11),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横杆(11)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体能训练设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锐体育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