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芯用静置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461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包电芯用静置夹具,包含固定支架、多个层板和层板开合机构,层板通过连杆串联后设置在固定支架内,层板开合机构包含铰链、联动板和驱动单元,铰链包含多个链节,每两个链节为一联动单元,构成该联动单元的两个链节的相邻端铰接并设有联动块,且该两个链节的自由端分别与相邻两层板的侧壁铰接,联动板上设有轨道槽,联动块可卡入该轨道槽内并可沿轨道槽水平移动,驱动单元与联动板连接,该驱动单元可驱动联动板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联动块在轨道槽内水平移动以实现层板开度控制,利用本申请中该静置夹具可解决现有静置夹具存在各个层板打开间距不均匀的问题。夹具存在各个层板打开间距不均匀的问题。夹具存在各个层板打开间距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芯用静置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芯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软包电芯用静置夹具。

技术介绍

[0002]软包电芯注液后,电芯需要放到静置夹具中静置,以便电解液能快速被电芯吸收,目前,在静置夹具等距离打开后,X/Y/Z伺服系统按程序设定的起始坐标位置+等距离增量方式进行后续电芯位置定位,到位后上料机械手向夹具中取放电芯。
[0003]现有的静置夹具的开合结构通常包含两种,该两种结构虽然可实现各层板间距的调节,但存在层板间距不均匀的问题,具体地,该两种结构均是在第一层板上连接有驱动单元,例如伺服电机或气缸,其他相邻层板在板间顶角或底角位置采用拉带或弹簧或拉杆等依次连接;使用时,第一层板在驱动单元作用下被拉动,进而带动其他层板在拉带、弹簧或拉杆的作用下依次展开,但实际使用时,由于各层板与连杆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因此在力依次向后传递时,第一层板受力最大,越靠近后面的层板受力越小,最终使得最后一层板受力最小,如此将导致各层板之间的打开距离也在依次减小,继而导致各层板开合间距不均匀,同时,对于各层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的结构,由于长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芯用静置夹具,其特征在于,包含固定支架(1)、多个层板(2)和层板开合机构(3),所述固定支架(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连杆(4);所述层板(2)垂直且横向排列在所述固定支架(1)内并通过连杆(4)串联;所述层板开合机构(3)包含铰链、联动板(32)和驱动单元,所述铰链包含多个链节(30),每两个链节(30)为一联动单元,构成该联动单元的两个链节(30)的相邻端铰接并设有联动块(31),且该两个链节(30)的自由端分别与相邻两层板(2)的侧壁铰接,所述联动板(32)设置在所述层板(2)的侧面并在与所述铰链相对的一表面设有轨道槽(33),所述联动块(31)可卡入该轨道槽(33)内并可沿轨道槽(33)水平移动,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联动板(32)连接,该驱动单元可驱动联动板(32)相对所述固定支架(1)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联动块(31)在轨道槽(33)内水平移动以实现层板(2)开度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芯用静置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含齿轮(51)和齿条(52),所述齿轮(51)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有动力机构,且所述齿轮(51)与所述齿条(52)啮合,所述齿条(52)设置在联动板(32)上,且该齿条(52)与所述联动板(32)相对垂直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芯用静置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伸缩推杆(53),该伸缩推杆(53)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1)上,另一端与所述联动板(32)连接。4.如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彬彬徐宏阳杜黎柳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捷威动力工业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