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无线控制的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44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无线控制的智能锁,用于通过红外实现开锁,包括智能锁本体,还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通信连接并且所述接收模块安装于所述智能锁本体,所述发射模块包括第一处理电路、第一按键电路和红外发射电路,所述第一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按键电路和所述红外发射电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通过无线控制的智能锁,其通过发射模块通过红外线发射智能锁密码,并且被安装在智能锁本体的接收模块接收到后进行判断,如果密码正确则进行开锁否则通过报警电路进行报警,其具有无线开锁、使用方便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使用方便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使用方便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无线控制的智能锁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锁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无线控制的智能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控技术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智能家居,汽车等。但是在智能锁领域,大部分的智能锁还是电子密码锁,通过人输入预设的密码进行开门动作,但是在特殊场所,例如高辐射和高传感区等区域通过人体靠近去开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000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无线控制的智能锁,其通过发射模块通过红外线发射智能锁密码,并且被安装在智能锁本体的接收模块接收到后进行判断,如果密码正确则进行开锁否则通过报警电路进行报警,其具有无线开锁、使用方便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无线控制的智能锁,用于通过红外实现开锁,包括智能锁本体,还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通信连接并且所述接收模块安装于所述智能锁本体,其中:
[0006]所述发射模块包括第一处理电路、第一按键电路和红外发射电路,所述第一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按键电路和所述红外发射电路电性连接;
[0007]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第二处理电路、第二按键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第二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按键电路、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和所述报警电路电性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处理电路包括处理器U1,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红外二极管D1,其中:
[0009]所述处理器U1的3管脚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红外二极管D1和电阻R3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端(VCC);
[0010]所述处理器U1的6管脚一路通过开关S1接地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6管脚另一路通过电阻R1连接电源端;
[0011]所述处理器U1的1管脚一路通过电容C1连接电源端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1管脚另一路通过电阻R2接地;
[0012]所述处理器U1的4管脚和5管脚之间连接有晶振X1,所述晶振X1靠近所述处理器U1的4管脚的一端还通过电容C2接地并且所述晶振X1靠近所述处理器U1的5管脚的一端还通过电容C3接地。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按键电路包括开关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开关S6、开关S7、开关S8、开关S9、开关S10、开关S11和开关S12,其中:
[0014]所述处理器U1的12管脚一路连接电阻R17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12管脚另一路连接
所述开关S2;
[0015]所述处理器U1的13管脚一路连接电阻R18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13管脚另一路连接所述开关S3;
[0016]所述处理器U1的14管脚一路连接电阻R19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14管脚另一路连接所述开关S4;
[0017]所述处理器U1的15管脚一路连接电阻R4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15管脚另一路连接所述开关S5;
[0018]所述处理器U1的16管脚一路连接电阻R5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16管脚另一路连接所述开关S6;
[0019]所述处理器U1的17管脚一路连接电阻R6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17管脚另一路连接所述开关S7;
[0020]所述处理器U1的18管脚一路连接电阻R7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18管脚另一路连接所述开关S8;
[0021]所述处理器U1的19管脚一路连接电阻R8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19管脚另一路连接所述开关S9;
[0022]所述处理器U1的8管脚一路连接电阻R9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8管脚另一路连接所述开关S10;
[0023]所述处理器U1的8管脚一路连接电阻R9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8管脚另一路连接所述开关S10;
[0024]所述处理器U1的9管脚一路连接电阻R10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9管脚另一路连接所述开关S11;
[0025]所述处理器U1的11管脚一路连接电阻R11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11管脚另一路连接所述开关S12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处理电路包括处理器U3,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器U2,其中:
[0027]所述处理器U3的10管脚与所述红外接收器U2的输出端(1管脚)电性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U2的电源端和接地端之间连接有电容C5;
[0028]所述处理器U3的19管脚和18管脚之间连接有晶振X2,所述晶振X2靠近所述处理器U3的18管脚的一端还通过电容C6接地并且所述晶振X2靠近所述处理器U3的19管脚的一端还通过电容C7接地。
[002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报警电路包括扬声器Y,所述处理器U3的22管脚通过电阻R14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性连接并且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扬声器Y的连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U3的21管脚依次通过电阻R15和二极管D3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性连接并且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控制的智能锁的发射模块电路图。
[0031]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控制的智能锁的接收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3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无线控制的智能锁,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3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注意,本技术涉及的智能锁本体等可被视为现有技术。
[0035]优选实施例。
[003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无线控制的智能锁,用于通过红外实现开锁,包括智能锁本体,还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通信连接并且所述接收模块安装于所述智能锁本体,其中:
[0037]所述发射模块包括第一处理电路、第一按键电路和红外发射电路,所述第一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按键电路和所述红外发射电路电性连接;
[0038]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第二处理电路、第二按键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第二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按键电路、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和所述报警电路电性连接。
[0039]具体的是,所述第一处理电路包括处理器U1,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红外二极管D1,其中:
[0040]所述处理器U1的3管脚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红外二极管D1和电阻R3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无线控制的智能锁,用于通过红外实现开锁,包括智能锁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通信连接并且所述接收模块安装于所述智能锁本体,其中:所述发射模块包括第一处理电路、第一按键电路和红外发射电路,所述第一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按键电路和所述红外发射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第二处理电路、第二按键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第二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按键电路、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和所述报警电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无线控制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电路包括处理器U1,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红外二极管D1,其中:所述处理器U1的3管脚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红外二极管D1和电阻R3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端;所述处理器U1的6管脚一路通过开关S1接地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6管脚另一路通过电阻R1连接电源端;所述处理器U1的1管脚一路通过电容C1连接电源端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1管脚另一路通过电阻R2接地;所述处理器U1的4管脚和5管脚之间连接有晶振X1,所述晶振X1靠近所述处理器U1的4管脚的一端还通过电容C2接地并且所述晶振X1靠近所述处理器U1的5管脚的一端还通过电容C3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无线控制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电路包括开关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开关S6、开关S7、开关S8、开关S9、开关S10、开关S11和开关S12,其中:所述处理器U1的12管脚一路连接电阻R17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12管脚另一路连接所述开关S2;所述处理器U1的13管脚一路连接电阻R18并且所述处理器U1的13管脚另一路连接所述开关S3;所述处理器U1的14管脚一路连接电阻R19并且所述处理器U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沈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山巅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