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远程控制人脸识别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1550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远程控制人脸识别智能锁。其包括智能锁本体,智能锁本体内部固定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控制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液晶显示模块、键盘输入模块、密码锁开锁模块、报警模块、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通用电源模块和备用电源模块,备用电源模块包括开设在智能锁本体位于室内部分侧壁上的备用电池盒、放置在备用电池盒内的备用电池以及安装在智能锁本体位于室外部分侧壁上的备用电源按钮,备用电源按钮与备用电池盒和备用电池电性连接形成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系统断电情况下,通过按下备用电源按钮,启动备用电源模块即可打开门锁,比较方便。比较方便。比较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远程控制人脸识别智能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远程控制人脸识别智能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住宅与部门的安全防范、单位的文件档案、财务报表以及一些个人资料的保存多以加锁的办法来解决。具有人脸识别,防盗报警等功能的智能密码锁代替密码量少、安全性差的机械式密码锁已是必然趋势。
[0003]目前,申请公布号为CN108756504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智能门锁,包括锁体、锁盒和固定架,锁体一侧壁上端中部设置有转轴,转轴一端设置有锁柄,锁体另一侧壁中部设置有锁舌,锁体内靠近所述转轴处设置有主动齿轮,锁舌上端靠近主动齿轮处设置有齿条。通过设置轴承和连接轴,可根据需要调节红外摄像头在竖直平面内的角度,可提高人脸识别的便捷性,通过设置红外摄像头,可随时进行人脸识别,无需另设照明设备,可有效节省门锁的成本,通过设置传输棒、警报器、喇叭和无线连接器,可在人脸识别失败时实现双重警报功能,可在发生盗窃时及时提醒屋主,可保证门锁使用的可靠性。现有的智能门锁一般采用锂电池或者干电池供电,但是上述人脸识别智能门锁在断电或者长时间使用没电且忘记更换电源的情况下,会使整个系统瘫痪,无法打开门锁,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远程控制人脸识别智能锁,其在系统断电情况下,通过按下备用电源按钮,启动备用电源模块即可打开门锁,比较方便。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远程控制人脸识别智能锁,包括智能锁本体,所述智能锁本体内部固定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控制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液晶显示模块、键盘输入模块、密码锁开锁模块、报警模块、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通用电源模块和备用电源模块,所述备用电源模块包括开设在智能锁本体位于室内部分侧壁上的备用电池盒、 放置在备用电池盒内的备用电池以及安装在智能锁本体位于室外部分侧壁上的备用电源按钮,所述备用电源按钮与备用电池盒、备用电池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形成回路。
[0006]优选地,所述智能锁本体与备用电源按钮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备用电源按钮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穿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滑槽外的一端靠近凹槽内部的一侧一体连接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的侧壁上沿挡板的滑动方向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抵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的侧壁上,所述挡板远离凹槽内部的一侧一体设置有方便推动挡板的推板。
[0007]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芯片、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包括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手动复位通过在电路内设置手动复位按钮实现。
[0008]优选地,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红外测距仪、芯片和摄像头,实现人脸信息的获取、预处理和识别,所述键盘输入模块采用4*4矩阵键盘。
[0009]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所述的一种可远程控制人脸识别智能锁的键盘输入模块的按键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令键盘第一行为低电平,其余行和列为高电平,即给P1口赋值0xEF;S2:延时5

20ms再次进行检测,实现按键消抖;S3:读P1口的值,判断当前是否有键被按下,若无键按下,其值仍应为0xEF;若第一个按键按下,则第一列会被拉低,即P1口的读取值应为0xEE,即0xEE为第一行第一列按键的键码;同理可获得其余按键的键码。
[001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备用电源模块,正常情况下备用电源模块不接入系统电路,仅使用通用电源模块,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且用户忘记更换通用电源时,通用电源会存在断电的情况,无法打开门锁。此时,只需要按下备用电源按钮,备用电源模块启动,即可打开门锁,比较方便;2、通过设置无线传输模块,当人脸识别失败或者出现故障时,并且输入密码也错误时,主控芯片会控制特定引脚的电平以触发报警模块,使蜂鸣器发声的同时,将人脸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上,实现远程监控,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示出通用电池盒和备用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为弹簧与抵接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为示出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主控芯片与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的连接电路图;图6是键盘输入模块的电路图;图7是报警模块的电路图;图8是液晶显示模块的电路图;图9是存储模块的电路图;图10是无线传输模块的电路图;图11是键盘检测扫描值与键值对应表。
[0012]图中,1、智能锁本体;21、通用电池盒;22、备用电池盒;23、备用电源按钮;3、凹槽;31、滑槽;4、挡板;41、抵接板;42、推板;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参考图1

图1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可远程控制人脸识别智能锁,包括智能锁本体1,智能锁本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控制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液晶显示模块、键盘输入模块、密码锁开锁模块、报警模块、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
[0015]控制模块包括主控芯片、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均与主控芯片通信连接,主控芯片采用STC12C5A60S2。时钟电路提供基准频率,在电路产生震荡电流,发出时钟信号。复位电路使主控芯片和系统中的其他功能部件都处在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复位电路包括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手动复位通过在电路内设置手动复位按钮实现,采用两种复位方式,更加方便。液晶显示模块采用LCD1602,用于显示密码操作及报警信息。
[0016]人脸识别模块包括红外测距仪、芯片K210和摄像头,红外测距仪、芯片K210和摄像头均与主控芯片通信连接。当红外测距模块检测到人员靠近时,红外测距仪将信息反馈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控制摄像头采集人脸信息,并通过芯片K210进行人脸信息的预处理和识别,并在液晶显示模块上显示出来。
[0017]键盘输入模块采用4*4矩阵键盘,起到与用户交互的核心任务,用户可以在此输入或者更改密码。密码锁开锁模块包括继电器和外围电路,当密码输入正确,选择开锁继电器就会吸合,进而通过主控芯片控制密码锁打开。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及外围电路,蜂鸣器加电后不发声,当人脸识别错误且密码输入错误时发出报警声。存储模块使用AT24C02芯片,进行密码与人脸信息的存储。无线传输模块采用HC

05蓝牙模块,实现与用户手机的双向传输。
[0018]电源模块包括通用电源模块和备用电源模块,通用电源模块包括开设在智能锁本体1位于室内部分侧壁上的通用电池盒21和放置在通用电池盒21内的通用电池,通用电池盒21和通用电池与主控芯片电性连接。备用电源模块包括开设在智能锁本体1位于室内部分侧壁上的备用电池盒22、 放置在备用电池盒22内的备用电池以及安装在智能锁本体1位于室外部分侧壁上的备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远程控制人脸识别智能锁,包括智能锁本体(1),所述智能锁本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控制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液晶显示模块、键盘输入模块、密码锁开锁模块、报警模块、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通用电源模块和备用电源模块,所述备用电源模块包括开设在智能锁本体(1)位于室内部分侧壁上的备用电池盒(22)、 放置在备用电池盒(22)内的备用电池以及安装在智能锁本体(1)位于室外部分侧壁上的备用电源按钮(23),所述备用电源按钮(23)与备用电池盒(22)和备用电池电性连接形成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程控制人脸识别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本体(1)与备用电源按钮(23)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3),所述备用电源按钮(23)设置在凹槽(3)内,所述凹槽(3)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31),所述滑槽(31)内滑动穿设有挡板(4),所述挡板(4)位于滑槽(31)外的一端靠近凹槽(3)内部的一侧一体连接有抵接板(41),所述抵接板(41)的侧壁上沿挡板(4)的滑动方向固定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婷马璐璐李伟莉朱海云姬耀峰卢青波刘邦先孟鑫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