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41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病害路段进行探查,确定病害区域,并记录病害信息;S2.根据病害区域划定施工位置,并将施工位置的道路面层清除;S3.在施工位置进行钻孔施工,形成修复孔;S4.在修复孔内设置修复体;S5.在施工位置重新铺设道路面层并养护;通过设置特殊结构的修复孔和修复体,能够对道路深层的病害处进行有效的加强,且修复体能够与路基形成整体,杜绝了病害继续扩大,施工简单,无需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对道路的正常使用影响较小。对道路的正常使用影响较小。对道路的正常使用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修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道路在行车载荷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裂缝、唧浆等深层病害,如果不及时处理则会导致道路进一步损坏,引发安全隐患。
[0003]现有的道路深层病害处理方法一般都是采用翻挖重建的大开挖式修复方式,即全部挖除面层和基层,对路基进行处治修复后新建路面,这一方式开挖面大,需要长时间封闭维修路段,同时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不环保,而且该方式投资大、工程量大、维修费用高、修复耗时长、对交通影响大。
[0004]因此,亟需一种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能够解决现有道路深层病害处理方法工程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道路深层病害处理方法工程量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对病害路段进行探查,确定病害区域,并记录病害信息;
[0009]S2.根据病害区域划定施工位置,并将施工位置的道路面层清除;
[0010]S3.在施工位置进行钻孔施工,形成修复孔;
[0011]S4.在修复孔内设置修复体;
[0012]S5.在施工位置重新铺设道路面层并养护。
[0013]优选地,步骤S1具体为: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或贝克曼梁进行路面弯沉检测,并采用探地雷达检测获取结构层层间脱空、松散和路床病害深度。
[0014]优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
[0015]S31.在施工位置由中心向四周依次钻孔,得到初步修复孔;
[0016]S32.使用吸尘设备对初步修复孔内进行清理;
[0017]S33.使用扩孔钻头对初步修复孔内进行扩孔,形成扩孔段;
[0018]S34.使用吸尘设备对初步修复孔内再次进行清理,得到修复孔。
[0019]优选地,步骤S31中,初步修复孔的间距为1.2

2.4m,初步修复孔的直径为6

12cm,初步修复孔的深度大于病害深度20

40cm。
[0020]优选地,步骤S33中,扩孔段为锥形结构,其顶部的直径为12

24cm,其底部的直径与初步修复孔的直径相同,扩孔段位于修复孔底部向上1/5的位置处,其长度为修复孔长度的0.2

0.4倍。
[0021]优选地,步骤S4具体包括:
[0022]S41.向修复孔内填充混合加强料并夯实,直至扩孔段的顶部;
[0023]S42.在修复孔内下注浆管并安装注浆帽;
[0024]S43.对修复孔内注射加强浆,待成型后封闭修复孔。
[0025]优选地,步骤S41中,混合加强料由钢渣、粉煤灰和级配碎石组成,三者的比例为1∶2∶1。
[0026]优选地,步骤S43中,加强浆由高性能混凝土、矿渣、高岭土和水组成,四者的比例为3∶1∶1∶1。
[0027]优选地,步骤S43中,注浆的流量为0.8

1.5L/min,注浆的压力为3

6MPa,注浆完成后需稳压10min。
[0028]优选地,步骤S4需在至少两个不相邻的修复孔内同时施工。
[0029]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病害路段进行探查,确定病害区域,并记录病害信息;S2.根据病害区域划定施工位置,并将施工位置的道路面层清除;S3.在施工位置进行钻孔施工,形成修复孔;S4.在修复孔内设置修复体;S5.在施工位置重新铺设道路面层并养护;通过设置特殊结构的修复孔和修复体,能够对道路深层的病害处进行有效的加强,且修复体能够与路基形成整体,杜绝了病害继续扩大,施工简单,无需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对道路的正常使用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中修复孔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中修复后道路剖面示意图;
[0034]图中:1:修复孔、2:道路面层、3:扩孔段、4:混合加强料、5:加强浆。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道路深层病害处理方法工程量大的问题。
[003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8]实施例1:
[003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S1.对病害路段进行探查,确定病害区域,并记录病害信息;
[0041]S2.根据病害区域划定施工位置,并将施工位置的道路面层清除;
[0042]S3.在施工位置进行钻孔施工,形成修复孔1;
[0043]S4.在修复孔内设置修复体;
[0044]S5.在施工位置重新铺设道路面层2并养护。
[0045]具体地,步骤S1具体为: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或贝克曼梁进行路面弯沉检测,并采用探地雷达检测获取结构层层间脱空、松散和路床病害深度。
[0046]病害探查包括表观病害调查与结构病害检测,准确判定道路结构内病害位置与深度,以指导后续加固处治。
[0047]其中,道路深层病害非开挖处治检测应使用落锤式弯沉仪、探地雷达、地震仪、超声仪等无损检测设备;对于道路深层病害距路表深度小于5m的路段,宜采用探地雷达检测;大于5m的路段,宜采用地震仪检测;探地雷达仪应配备不同频率的天线,地震仪、超声波仪发射装置应能发射不同频率的震波和声波等。
[0048]探查内容应包括:病害类型、病害平面分布、病害层位、病害面积、病害深度等。
[0049]具体地探查方法和步骤已是成熟的技术,因此在本申请中不再赘述。
[0050]以新疆某公路为例,该公路于2018正式投入使用,由于其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该公路多个路段均出现了路面基层翻浆的问题,现已探明病害的具体信息,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病害路段进行探查,确定病害区域,并记录病害信息;S2.根据病害区域划定施工位置,并将施工位置的道路面层清除;S3.在施工位置进行钻孔施工,形成修复孔;S4.在修复孔内设置修复体;S5.在施工位置重新铺设道路面层并养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或贝克曼梁进行路面弯沉检测,并采用探地雷达检测获取结构层层间脱空、松散和路床病害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S31.在施工位置由中心向四周依次钻孔,得到初步修复孔;S32.使用吸尘设备对初步修复孔内进行清理;S33.使用扩孔钻头对初步修复孔内进行扩孔,形成扩孔段;S34.使用吸尘设备对初步修复孔内再次进行清理,得到修复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初步修复孔的间距为1.2

2.4m,初步修复孔的直径为6

12cm,初步修复孔的深度大于病害深度20

40c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深层病害微创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3中,扩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凡冉明朱长江杜恩华张军余黎明杨传峰陈红军吉庆锋李辉王国合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北新科技创新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