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该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钢板,所述第三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钢板,所述第四钢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卡块、固定块、固定板、连接块、绳头板和通孔,所述第四钢板的内壁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解决了一般电梯其主机梁体积都较大,所以井道的面积也就相对增大,在安装时难度也相对增加,给工作人员施工时带来极大不便的问题。时带来极大不便的问题。时带来极大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
[0003]电梯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上班还是回家,绝大部分时间都需要使用电梯,对于曳引式电梯而言,需要充分利用不大的井道空间,合理布置曳引机、对重及对重绳头,减小其占用的空间,而一般电梯其主机梁体积都较大,所以井道的面积也就相对增大,在安装时难度也相对增加,给工作人员施工时带来极大不便。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设计简单、占用面积小、方便安装的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
[0006]本技术提供的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钢板,所述第三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钢板,所述第四钢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卡块、固定块、固定板、连接块、绳头板和通孔,所述第四钢板的内壁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绳头板,所述绳头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
[0007]为了达到对卡块进行安装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卡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0008]为了达到对固定板进行固定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
[0009]为了达到对卡块进行固定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第四钢板的顶部开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钢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
[0010]为了达到对第一固定梁进行支撑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钢板和第四钢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0011]为了达到连接座与第一固定梁进行连接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焊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与连接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2]为了达到使第一固定梁具有减震效果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焊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梁。
[0013]为了达到对第一固定梁进行固定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梁,所述第二固定梁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0014]为了达到便于对曳引机进行固定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梁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数量设置为四个。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该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钢板,第一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钢板,第二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钢板,第三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钢板,在第四钢板的内壁设置有卡块,卡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四钢板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安装孔,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第一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将卡块固定在第四钢板上,通过在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将固定板固定在固定块的两侧,接着通过在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对绳头板进行支撑固定,绳头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用于连接绳头装置组件,结构之间连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并且在完成后喷涂防锈底漆及面漆,起到防锈耐腐蚀的效果,达到了安装简单,便于施工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电梯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上班还是回家,绝大部分时间都需要使用电梯,对于曳引式电梯而言,需要充分利用不大的井道空间,合理布置曳引机、对重及对重绳头,减小其占用的空间,而一般电梯其主机梁体积都较大,所以井道的面积也就相对增大,在安装时难度也相对增加,给工作人员施工时带来极大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第四安装孔和第二固定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所示连接座和减震弹簧的连接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所示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1、第一钢板;2、第二钢板;3、第三钢板;4、第四钢板;5、安装组件;51、卡块;52、固定块;53、固定板;54、连接块;55、绳头板; 56、通孔;6、第一安装孔;7、第二安装孔;8、第三安装孔;9、第一固定螺栓;10、第四安装孔;11、第二固定螺栓;12、连接座;13、减震弹簧;14、第一连接板;15、第二连接板;16、第一固定梁;17、第二固定梁;18、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第四安装孔和第二固定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连接座和减震弹簧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的连接示意图。一种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钢板1。
[00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钢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钢板2,第二钢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钢板3,第三钢板3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钢板4,第四钢板4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组件5,安装组件5包括卡块51、固定块52、固定板53、连接块54、绳头板55和通孔56,第四钢板4的内壁设置有卡块51,卡块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2,固定块52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53,固定板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4,连接块5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绳头板55,绳头板55的内部开设有通孔56。
[0026]卡块5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6,固定块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板(1),所述第一钢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钢板(2),所述第二钢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钢板(3),所述第三钢板(3)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钢板(4),所述第四钢板(4)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组件(5),所述安装组件(5)包括卡块(51)、固定块(52)、固定板(53)、连接块(54)、绳头板(55)和通孔(56),所述第四钢板(4)的内壁设置有卡块(51),所述卡块(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2),所述固定块(52)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53),所述固定板(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4),所述连接块(5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绳头板(55),所述绳头板(55)的内部开设有通孔(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5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6),所述固定块(5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绳头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3)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8),所述固定板(5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绳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顺养,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南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