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站锅炉除渣装置,包括有锅炉出渣口、输送机和支架,所述锅炉出渣口与输送机进料端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渣箱,所述输送机出料端与渣箱连接,包括有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连接在输送机出料端与渣箱之间;所述压缩装置包括有切断装置、定位板、调节板和若干块限位块,所述切断装置上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贯穿定位板和调节板与对应的限位块连接,所述定位板固定在导向杆上,所述调节板与导向杆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站锅炉除渣装置,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压缩装置将渣料进行压缩,使得渣料被挤压形成块状,达到降低渣料运输过程中起尘的现象,同时提高运渣车的装载量,降低运输成本。降低运输成本。降低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站锅炉除渣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除渣
,具体涉及一种电站锅炉除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水锅炉包括电热水锅炉、燃油热水锅炉、燃气热水锅炉及燃煤热水锅炉等,热水锅炉就是生产热水的锅炉,是指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它的热能(如电能、太阳能等)把水加热到额定温度的一种热能设备;锅炉使用时会使用到碎推式除渣机,在通过输送机将碎推式除渣机导出的渣料输送至渣箱集中,在通过运渣车运走,而除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而传统方式一般采用喷水进行降尘,而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水质干后灰尘还是会在运输过程中飞起,导致影响周围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站锅炉除渣装置,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压缩装置将渣料进行压缩,使得渣料被挤压形成块状,达到降低渣料运输过程中起尘的现象,同时提高运渣车的装载量,降低运输成本。
[0004]一种电站锅炉除渣装置,包括有锅炉出渣口、输送机和支架,所述锅炉出渣口与输送机进料端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渣箱,所述输送机出料端与渣箱连接,包括有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连接在输送机出料端与渣箱之间;所述压缩装置包括有切断装置、定位板、调节板和若干块限位块,所述切断装置上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贯穿定位板和调节板与对应的限位块连接,所述定位板固定在导向杆上,所述调节板与导向杆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缓冲套和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限位块与调节板之间,所述缓冲套设置在定位板与调节板之间,所述切断装置与定位板之间连接有压缩管,所述压缩管内设置有锥形螺旋叶,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动力杆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贯穿调节板和定位板延伸至压缩管内且与锥形螺旋叶连接;所述调节板和限位块上均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一端上设置有限位开关。
[0005]优选的,所述切断装置包括有切块和切断气缸,所述切断气缸动力杆上连接有切板,所述切板一端贯穿切块,所述切块上贯穿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两端分别与压缩管和渣箱连通,所述切板与出料孔配合。
[0006]优选的,所述调节板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动力端与定位板配合。
[0007]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收缩防尘管,所述收缩防尘管两端分别与定位板和调节板连接。
[0008]优选的,还包括有水管,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压缩管内,所述水管贯穿定位板与喷头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切断装置上连接有出料管。
[0010]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为锥形。
[0011]优选的,所述锥形的出料管的侧壁斜度小于10度。
[0012]优选的,所述导向杆通过螺纹与限位块连接;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至少 50mm长度的螺纹。
[0013]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的一种电站锅炉除渣装置,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压缩装置将渣料进行压缩,使得渣料被挤压形成块状,达到降低渣料运输过程中起尘的现象,同时提高运渣车的装载量,降低运输成本。
[0015](2)本技术的一种电站锅炉除渣装置,通过螺纹与限位块配合,达到调节限位块与调节板之间的距离,使得压缩弹簧的压缩力得到控制,以保证锥形螺旋叶压缩渣料的力度,达到控制渣料形成块状后的紧固度,避免渣料容易散开。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锅炉除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压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1‑
锅炉出渣口,2
‑
输送机,3
‑
支架,4
‑
渣箱,5
‑
压缩装置,51
‑
切断装置,52
‑ꢀ
导向杆,53
‑
压缩管,54
‑
定位板,55
‑
调节板,56
‑
收缩防尘管,57
‑
缓冲套,58
‑ꢀ
动力电机,59
‑
缓冲器,510
‑
压缩弹簧,511
‑
限位块,512
‑
转轴,513
‑
锥形螺旋叶, 514
‑
切板,515
‑
切断气缸,516
‑
切块,517
‑
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所示;一种电站锅炉除渣装置,包括有锅炉出渣口1、输送机2和支架3,所述锅炉出渣口1与输送机2进料端连接,所述支架3上设置有渣箱4,所述输送机2出料端与渣箱4连接,包括有压缩装置5,所述压缩装置5连接在输送机2出料端与渣箱4之间;所述压缩装置5包括有切断装置51、定位板54、调节板55和若干块限位块511,所述切断装置51上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杆52,所述导向杆52一端贯穿定位板54和调节板55与对应的限位块511连接,所述定位板54固定在导向杆52上,所述调节板55与导向杆52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导向杆52上套设有缓冲套57和压缩弹簧510,所述压缩弹簧510设置在限位块511与调节板55之间,所述缓冲套57设置在定位板54与调节板55之间,所述切断装置51与定位板54之间连接有压缩管53,所述压缩管53内设置有锥形螺旋叶513,所述调节板55上设置有动力电机58,所述动力电机58动力杆上连接有转轴512,所述转轴512一端贯穿调节板55和定位板54延伸至压缩管53 内且与锥形螺旋叶513连接;所述调节板55和限位块511上均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一端上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切断装置51包括有切块516和切断气缸515,所述切断气缸515动力杆上连接有切板514,所述切板514一端贯穿切块516,所述切块516上贯穿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两端分别与压缩管53和渣箱4连通,所述切板514与出料孔配合;所述调节板55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缓冲器59,所述缓冲器59动力端与定位板54配合;所述转轴512上套设有收缩防尘管56,所述收缩防尘管56两端分别与定位板54和调节板55连接;还包括有水管,所述定位板54上设置有若干个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压缩管53内,所述水管贯穿定位板54与喷头连接;所述切断装置51上连接有出料管517;所述出料管517为锥形;所述锥
形的出料管517的侧壁斜度小于10度;所述导向杆 52通过螺纹与限位块511连接;所述导向杆52上设置有至少50mm长度的螺纹。
[0022]通过输送机2将锅炉出渣口1导出的渣料导入压缩管53内,输送机2出料端与压缩管53靠近调节板55的一端连通,同时开启动力电机58,动力电机58 带动转轴512和转轴512上的锥形螺旋叶513,在渣料导入压缩管53后,通过旋转的锥形螺旋叶513对导入的渣料进行输送使得渣料挤压在压缩管53内,再挤压过程中由于压缩管5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站锅炉除渣装置,包括有锅炉出渣口(1)、输送机(2)和支架(3),所述锅炉出渣口(1)与输送机(2)进料端连接,所述支架(3)上设置有渣箱(4),所述输送机(2)出料端与渣箱(4)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压缩装置(5),所述压缩装置(5)连接在输送机(2)出料端与渣箱(4)之间;所述压缩装置(5)包括有切断装置(51)、定位板(54)、调节板(55)和若干块限位块(511),所述切断装置(51)上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杆(52),所述导向杆(52)一端贯穿定位板(54)和调节板(55)与对应的限位块(511)连接,所述定位板(54)固定在导向杆(52)上,所述调节板(55)与导向杆(52)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导向杆(52)上套设有缓冲套(57)和压缩弹簧(510),所述压缩弹簧(510)设置在限位块(511)与调节板(55)之间,所述缓冲套(57)设置在定位板(54)与调节板(55)之间,所述切断装置(51)与定位板(54)之间连接有压缩管(53),所述压缩管(53)内设置有锥形螺旋叶(513),所述调节板(55)上设置有动力电机(58),所述动力电机(58)动力杆上连接有转轴(512),所述转轴(512)一端贯穿调节板(55)和定位板(54)延伸至压缩管(53)内且与锥形螺旋叶(513)连接;所述调节板(55)和限位块(511)上均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一端上设置有限位开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站锅炉除渣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韶华,李洪擎,吴温温,
申请(专利权)人:江联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