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物质流调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握手式极心装置。包括极源、前引导体、后引导体;所述前引导体包括前引导体手掌,前引导体手掌的外周设置有至少有两个手指,且两两手指间留有间隙;所述后引导体包括后引导体手掌,后引导体手掌的外周设置有至少有两个手指,且两两手指间留有间隙;所述极源位于前引导体与后引导体之间,三者形成一体;且前引导体的手指与后引导体的手指交错间隔设置,所述极源分别与前引导体手掌及后引导体手掌相接触。通过极源、前引导体和后引导体的位置排布实现均压分配和调流。实现均压分配和调流。实现均压分配和调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握手式极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质流
,尤其涉及一种握手式极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关物质流调控技术的公开信息鲜少见报道,物质流调控技术需要开发,特别是均压分配技术和装置亟待创新及探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握手式极心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极源、前引导体、后引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引导体包括前引导体手掌,前引导体手掌的外周设置有至少有两个手指,且两两手指间留有间隙;所述后引导体包括后引导体手掌,后引导体手掌的外周设置有至少有两个手指,且两两手指间留有间隙;所述极源位于前引导体与后引导体之间,三者形成一体;(具体连接关系不限,例如通过紧固件相连为一体;)且前引导体的手指与后引导体的手指交错间隔设置,(前引导体的手指与后引导体间隙处相对应,后引导体的手指与前引导体间隙处相对应,形成握手式结构;)所述极源分别与前引导体手掌及后引导体手掌相接触。
[0005]进一步地,所述前引导体手指及后引导体手指均不与极源不接触,且前引导体手指与后引导体手指不接触。
[0006]进一步地,所述前引导体手指与后引导体手指相对而设,极源夹于前引导体手掌与后引导体手掌之间,前引导体与后引导体扣合为一体。
[0007]进一步地,所述前引导体手指与后引导体手指背离而设,极源夹于前引导体手掌与后引导体手掌之间,三者形成一体式结构。
[0008]进一步地,前引导体的手掌作为承载体,前引导体的手指突出于该承载体外;后引导体的手掌作为承载体,后引导体的手指突出于该承载体。
[0009]进一步地,所述极源为电压源、磁压源、粒子源、气流源、液流源中任意一种。
[0010]进一步地,所述前引导体和后引导体作为导电体、导磁体、粒子导体、气流管道、液流管道中的任意一种。
[0011]进一步地,所述前引导体和后引导体材质采用良导电材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前引导体和后引导体材质采用金、银、铜、铝、铁、石墨中任意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混合物(即任意几种的复合材料)。
[0013]进一步地,前引导体手掌将正极或负极引导到前引导体手指,后引导体手掌将负极或正极引导到后引导体手指。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握手式极心装置能够实现极源的均压分配和调流。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0017]图1是一种极源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前引导体示意图。
[0019]图3是后引导体示意图。
[0020]图4是具体实施例1极心装置实例示意图。
[0021]图5是具体实施例2极心装置实例示意图。
[0022]图中,1为极源;2为前引导体;201为前引导体手掌;202、203、204均为前引导体手指;3为后引导体;301为后引导体手掌;302、303、304均为后引导体手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
‑
5所示,本专利技术由极源1、 前引导体2、后引导体3构成。
[0024]具体地,图4是具体实施例1,实施例中极源1是一种电池,其极性是左侧为正极,用+表示,右侧为负极,用
‑
表示。前引导体手指202、203、204之间沿圆周间隔断续分布,后引导体手指302、303、304之间沿圆周间隔断续分布,这种断续分布益于前引导体手指与后引导体手指之间的断续配合。
[0025]通过前引导体2的前引导体手掌201将自由电荷引导分流到前引导体手指202、203、204,形成三个等电位正极;通过后引导体3的后引导体手掌301将自由电荷引导分流到后引导体手指302、303、304,形成三个等电位负极。形成的三个等电位正极和三个等电位负极沿圆周方向呈交替分布,交替的正负极之间距离较近,分布在相同的轴向区段内,构建一种握手式极心装置实例。
[0026]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但不拘泥于此形式:前引导体手掌和后引导体手掌均采用圆饼状结构,前引导体手指和后引导体手指均采用突出于圆饼状结构的片状结构;多个片状结构沿圆饼状结构的圆形外周间隔分布,形成爪状体。
[0027]如图1
‑
3和图5所示,具体实施例2:由极源1、 前引导体2、后引导体3构成。
[0028]具体地,图5的实施例2中极源1是一种电池,其极性是左侧为正极,用+表示,右侧为负极,用
‑
表示。前引导体手指202、203、204之间沿圆周间隔断续分布,后引导体手指302、303、304之间沿圆周间隔断续分布,这种断续分布益于前引导体手指与后引导体手指之间的断续配合。
[0029]通过前引导体2的前引导体手掌201将自由电荷引导到分流前引导体手指202、203、204,形成三个等电位正极;通过后引导体3的后引导体手掌301将自由电荷引导分流到后引导体手指302、303、304,形成三个等电位负极。形成的三个等电位正极和三个等电位负极沿圆周方向呈交替分布,交替的正负极之间距离较远,分布在不同的轴向区段内,构建另一种极心装置实例。
[0030]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图4和图5作为一种握手式电池极心装置,前引导体2的前引导体手掌201将正极引导到前引导体手指202、203、204,后引导体3的后引导体手掌301将负极引导到后引导体手指302、303、304,且材质为良导电材质。
[0031]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图4和图5作为一种握手式电池极心装置,前引导体2
的前引导体手掌201将正极引导到前引导体手指202、203、204,后引导体3的后引导体手掌301将负极引导到后引导体手指302、303、304,材质为金、银、铜、铝、铁和石墨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
[0032]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极源的均压分配和调流。
[0033]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比如对磁通、粒子、气体和液体的均压分配和调流,还比如为益于磁通、粒子、气体和液体的传导,前引导体和后引导体可以是导磁体、粒子导体、气流管道和液流管道,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握手式极心装置,包括极源、前引导体、后引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引导体包括前引导体手掌,前引导体手掌的外周设置有至少有两个手指,且两两手指间留有间隙;所述后引导体包括后引导体手掌,后引导体手掌的外周设置有至少有两个手指,且两两手指间留有间隙;所述极源位于前引导体与后引导体之间,三者形成一体;且前引导体的手指与后引导体的手指交错间隔设置;所述极源分别与前引导体手掌及后引导体手掌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手式极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引导体手指及后引导体手指均不与极源不接触,且前引导体手指与后引导体手指不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手式极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引导体手指与后引导体手指相对而设,极源夹于前引导体手掌与后引导体手掌之间,前引导体与后引导体扣合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手式极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引导体手指与后引导体手指背离而设,极源夹于前引导体手掌与后引导体手掌之间,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辉,陆艳君,孙丹,熊昱强,杨双,邓文宇,李明,刘长林,陈晓东,孙宝玉,齐丽君,关恩禄,李立红,袁静,唐志英,李岩,安跃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