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热阻现场检测设备,涉及建筑墙体热阻检测的领域,其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升降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多个行走轮,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气缸和承载板,所述升降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板升降,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杆和热阻检测仪,所述热阻检测仪通过安装杆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本申请的设备单人即可完成整面墙体的热阻检测,检测过程中无需检测人员通过爬梯上下爬动,降低了检测人员摔倒的风险,不仅降低了检测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且有效提高了检测时的工作效率。并且有效提高了检测时的工作效率。并且有效提高了检测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墙体热阻现场检测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墙体热阻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热阻现场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总量的比例超过20%,且建筑面积总量巨大,建筑节能成为建筑行业的必然趋势。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一大部分,其中供冷供暖能耗的20%
‑
50%是由建筑围护结构传热引起。建筑墙体作为主要围护结构构件,热阻是衡量墙体保温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计算墙体散热量的主要依据。
[0003]目前建筑墙体热阻现场检测方法中,一般由检测人员手持墙体热阻检测仪进行检测。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通常需要在一面墙壁上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检测点位,然后检测人员在每个检测点位处测得一个数据,然后取多个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整面墙壁的热阻值。由于建筑墙体高度一般较高,因此检测过程中经常需要检测人员携带爬梯,然后爬上爬梯以便对建筑墙体上高处的检测点位进行检测。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相关技术中检测建筑墙体热阻值时,需要检测人员携带爬梯上下,不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检测的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建筑墙体热阻现场检测时的安全隐患并提高检测时的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墙体热阻现场检测设备。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墙体热阻现场检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体热阻现场检测设备,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升降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多个行走轮,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气缸和承载板,所述升降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板升降,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杆和热阻检测仪,所述热阻检测仪通过安装杆与承载板固定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建筑墙体的热阻时,通过行走轮将设备移动至靠近墙体,然后通过热阻检测仪对墙体的热阻值进行测定,当需要对墙体高处的检测点位进行检测时,通过升降气缸带动承载板上升,承载板上升时带动检测组件上升,当热阻检测仪上升至高处的检测点位时,即可通过热阻检测仪对墙体较高处检测点位的热阻值进行测定,通过上述结构,单人即可完成整面墙体的热阻检测,检测过程中无需检测人员通过爬梯上下爬动,降低了检测人员摔倒的风险,不仅降低了检测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且有效提高了检测时的工作效率。
[0008]可选的,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安装台、调节件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安装台与承载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杆一端通过调节件和安装台连接、另一端和热阻检测仪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台转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建筑设计的多样化,室内墙体出现大量的弧形墙面,
当需要对弧形墙体进行检测时,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安装台转动,安装台转动时带动安装杆和热阻检测仪转动,从而便于对弧形墙体上的多个检测点位进行检测。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申请的检测设备能适用于弧形的墙体,有效增强了检测设备的通用性。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调节齿轮和齿环,所述驱动电机的机壳和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齿轮和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环与所述安装台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环与所述调节齿轮啮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安装杆和热阻检测仪转动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调节齿轮转动,调节齿轮转动时带动与之啮合的齿环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台沿承载板转动,安装台转动时进而带动安装杆和热阻检测仪转动,上述的第一驱动件具有传动可靠、维修方便的优点。
[0012]可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架、螺杆、调节电机和调节块,所述安装台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调节架和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螺杆和所述调节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调节块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块一侧壁与所述调节架底壁接触,所述安装杆远离热阻检测仪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墙体的平整度不佳时,会对热阻值测定结果造成较大误差,此时需要对热阻检测仪的位置进行微调,以便在该检测点位附近重新进行检测,需要对热阻检测仪的位置进行微调时,启动调节电机,调节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时带动调节块沿调节架滑动,调节块滑动时带动热阻检测仪进行滑动,从而能够快速方便的对热阻检测仪的位置进行微调,有效增强了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0014]可选的,所述调节架上固定连接有调节轴,所述调节架通过调节轴与安装板转动连接,调节轴的轴向与螺杆的轴向垂直,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调节架的一侧设有用于将调节架固定的锁定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全面检测建筑墙体的热阻,在检测过程中也经常需要对楼顶的墙壁进行检测,此时转动调节轴,调节轴转动时带动调节架转动,调节架转动时带动调节块、安装杆和热阻检测仪整体一起转动,直至调节架上的螺杆与楼顶墙壁平行,然后通过升降气缸带动热阻检测仪上升,即可对楼顶墙壁进行检测,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申请的检测设备能够对楼顶的墙壁进行热阻检测,有效增大了检测设备的适用范围。
[0016]可选的,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齿轮、弹簧和锁定齿片,所述调节轴一端贯穿安装板设置,所述锁定齿轮与调节轴贯穿安装板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锁定齿片一端与安装板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锁定齿片上开设有用于和所述锁定齿轮啮合的齿槽,所述弹簧使得所述锁定齿片具有转动至齿槽与锁定齿轮啮合的趋势。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状态时,锁定齿片在弹簧的趋势下使得齿槽与锁定齿轮啮合,从而将调节架与安装板固定。当需要转动调节架时,检测人员先转动锁定齿片,使得锁定齿片的齿槽与锁定齿轮脱离啮合,然后即可转动调节轴,以便带动调节架转动,当调节架转动到位后,检测人员松开锁定齿片,锁定齿片在弹簧复位的作用下转动至齿槽与锁定齿轮重新啮合,即完成对调节架的固定。上述的结构便于实现对调节架的固定和解锁操作,增强了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0018]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座和驱动气缸,所述滑座
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滑座滑动,所述升降组件位于所述滑座上。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个检测点位检测完毕后,通过驱动气缸带动滑动沿底座滑动,滑座滑动时带动升降组件移动,进而带动热阻检测仪移动,从而便于移动至下一个检测点位进行检测,上述的结构通过驱动气缸实现对热阻检测仪的位置调节,从而便于快速对多个检测点位进行检测,无需检测人员频繁的移动底座,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有利于提高检测时的工作效率。
[0020]可选的,所述滑座上设有倾翻组件,所述倾翻组件包括翻转板、第二驱动件和阻尼器,所述翻转板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翻转板通过转轴和所述滑座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滑座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升降组件位于所述翻转板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板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墙体热阻现场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升降组件(4)和检测组件(5),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多个行走轮(11),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升降气缸(41)和承载板(42),所述升降气缸(41)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板(42)升降,所述检测组件(5)位于所述承载板(42)上,所述检测组件(5)包括安装杆(54)和热阻检测仪(55),所述热阻检测仪(55)通过安装杆(54)与承载板(4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热阻现场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5)还包括安装台(51)、调节件(53)和第一驱动件(52),所述安装台(51)与承载板(42)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杆(54)一端通过调节件(53)和安装台(51)连接、另一端和热阻检测仪(5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52)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台(51)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热阻现场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52)包括驱动电机(521)、调节齿轮(522)和齿环(523),所述驱动电机(521)的机壳和所述承载板(4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齿轮(522)和所述驱动电机(52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环(523)与所述安装台(51)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环(523)与所述调节齿轮(522)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热阻现场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53)包括调节架(531)、螺杆(532)、调节电机(533)和调节块(534),所述安装台(51)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11),所述调节架(531)和所述安装板(511)连接,所述螺杆(532)和所述调节架(531)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电机(533)用于驱动所述螺杆(532)转动,所述调节块(534)与所述螺杆(532)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块(534)一侧壁与所述调节架(531)底壁接触,所述安装杆(54)远离热阻检测仪(55)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534)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热阻现场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531)上固定连接有调节轴(5311),所述调节架(531)通过调节轴(5311)与安装板(511)转动连接,调节轴(5311)的轴向与螺杆(532)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萍,薛彬,刘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洲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