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03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器旋转机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从下到上包括下支架、旋转轴、上支架、旋转支架和显示器组件,旋转轴设置在下支架顶部,旋转轴与上支架底部可左右转动地连接,旋转支架一端与上支架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显示器组件固定连接,旋转支架与上支架之间设有阻尼器,下支架上设有两个朝上伸出的旋转角度定位柱,两个旋转角度定位柱分布在旋转轴外侧且到轴心距离相同,上支架上设有向下伸出的旋转定位挡板,上支架上设有向外侧伸出的前后定位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得到的一种显示器旋转机构,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可调节范围大,能满足使用者对不同角度、高度的需求,且使用方便。用方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器旋转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验光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器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验光仪是一种检查光线入射眼球后聚集情况的屈光度诊断设备,它以正视眼状态为标准,测出受检眼与正视眼的聚散差异程度,被广泛地应用于明确屈光不正的临床工作中。
[0003]现有验光仪上都配有显示器,但大多都为固定式,无法调节,更无法翻转使用,限制了使用人员的站位,对验光仪的摆放有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多角度调节的显示器旋转机构。
[000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显示器旋转机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从下到上包括下支架、旋转轴、上支架、旋转支架和显示器组件,旋转轴设置在下支架顶部,旋转轴与上支架底部可左右转动地连接,旋转支架一端与上支架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显示器组件固定连接,旋转支架与上支架之间设有阻尼器,下支架上设有两个朝上伸出的旋转角度定位柱,两个旋转角度定位柱分布在旋转轴外侧且到轴心距离相同,上支架上设有向下伸出的旋转定位挡板,旋转定位挡板到旋转轴轴心的距离与旋转角度定位柱到旋转轴轴心的距离相同,且旋转定位挡板能与旋转角度定位柱抵接,上支架上设有向外侧伸出的前后定位片,前后定位片能与旋转支架抵接。
[0006]为了转动更可靠,所述旋转轴包括中轴、上铜片、下铜片、弹簧垫片和固定板,中轴从下到上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直径大于第二轴直径,上支架底部设有圆孔,圆孔套设在第二轴上,下铜片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上支架和第一轴抵接,固定板设置在第二轴顶部,上铜片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弹簧垫片和上支架抵接,弹簧垫片上表面与固定板抵接,中轴、固定板和下支架中心设有同心的第一通孔,旋转轴与下支架通过螺栓固定。
[0007]为了能够翻转使用,所述上支架上设有感应缺口,感应缺口设置在上支架的后半段,旋转支架上设有与感应缺口配合的触发器。
[0008]为了固定更可靠,所述上支架和旋转支架均呈U型,两者的U型竖边之间通过阻尼器可转动地连接,两者的U型底边处设有向上的折边,感应缺口设置在上支架的U型竖边,触发器设置在上支架的U型竖边两侧并与旋转支架连接固定。
[0009]为了更便于安装,所述下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螺栓固定,旋转角度定位柱和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顶部设有与第一通孔同心的第二通孔。
[0010]为了显示器防护性好,所述显示器组件包括液晶屏幕、液晶塑盒、底板和屏蔽罩,液晶屏幕设置在液晶塑盒内,底板一侧与液晶塑盒底部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旋转支架固定
连接,屏蔽罩设置在底板上。
[0011]本技术得到的一种显示器旋转机构,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可调节范围大,能满足使用者对不同角度、高度的需求,且使用方便,显示器可翻转使用,且防护性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侧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侧视图;
[001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旋转轴的安装示意图。
[0017]图中:主体1、下支架2、旋转轴3、上支架4、旋转支架5、显示器组件6、阻尼器7、旋转角度定位柱8、旋转定位挡板9、前后定位片10中轴11、上铜片12、下铜片13、弹簧垫片14、固定板15、第一轴16、第二轴17、圆孔18、第一通孔19、感应缺口20、触发器21、折边22、第一支架23、第二支架24、第二通孔25、液晶屏幕26、液晶塑盒27、底板28、屏蔽罩29。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9]实施例1:
[002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旋转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从下到上包括下支架2、旋转轴3、上支架4、旋转支架5和显示器组件6,旋转轴3设置在下支架2顶部,旋转轴3与上支架4底部可左右转动地连接,旋转支架5一端与上支架4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显示器组件6固定连接,旋转支架5与上支架4之间设有阻尼器7,下支架2上设有两个朝上伸出的旋转角度定位柱8,两个旋转角度定位柱8分布在旋转轴3外侧且到轴心距离相同,上支架4上设有向下伸出的旋转定位挡板9,旋转定位挡板9到旋转轴3轴心的距离与旋转角度定位柱8到旋转轴3轴心的距离相同,且旋转定位挡板9能与旋转角度定位柱8抵接,上支架4上设有向外侧伸出的前后定位片10,前后定位片10能与旋转支架5抵接。
[0021]通过上述设计,下支架2用于和设备固定,显示器组件6用于显示信息,阻尼器7能控制阻力,使得旋转支架5的转动平缓稳定,旋转角度定位柱8 和旋转定位挡板9配合用于控制上支架4的旋转角度,上支架4左右转动时,旋转定位挡板9会与旋转角度定位柱8抵接阻挡,防止单向旋转,能延长使用寿命,前后定位片10用于控制旋转支架5的旋转角度,旋转支架5在前后翻转时,会与前后定位片10抵接阻挡,防止翻转过大与设备碰撞。
[0022]该装置结构简单,可调节范围大,能满足使用者对不同角度、高度的需求,且使用方便。
[0023]实施例2:
[002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旋转机构,为了转动更可靠,如图3

图5所示,除实施例1所述特征外,所述旋转轴3包括中轴11、上铜片12、下铜片 13、弹簧垫片14和固定板15,中轴11从下到上包括第一轴16和第二轴17,第一轴16直径大于第二轴17直径,上支架4底部
设有圆孔18,圆孔18套设在第二轴17上,下铜片13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上支架4和第一轴16抵接,固定板15设置在第二轴17顶部,上铜片12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弹簧垫片14 和上支架4抵接,弹簧垫片14上表面与固定板15抵接,中轴11、固定板15 和下支架2中心设有同心的第一通孔19,旋转轴3与下支架2通过螺栓固定。
[0025]为了能够翻转使用,所述上支架4上设有感应缺口20,感应缺口20设置在上支架4的后半段,旋转支架5上设有与感应缺口20配合的触发器21。
[0026]为了固定更可靠,所述上支架4和旋转支架5均呈U型,两者的U型竖边之间通过阻尼器7可转动地连接,两者的U型底边处设有向上的折边22,感应缺口20设置在上支架4的U型竖边,触发器21设置在上支架4的U型竖边两侧并与旋转支架5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触发器21与旋转支架5的U 型竖边连接固定,且旋转支架5在上支架4的外侧。
[0027]为了更便于安装,所述下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3和第二支架24,第一支架23和第二支架24通过螺栓固定,旋转角度定位柱8和第一通孔19设置在第一支架23上,第二支架24顶部设有与第一通孔19同心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器旋转机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从下到上包括下支架(2)、旋转轴(3)、上支架(4)、旋转支架(5)和显示器组件(6),旋转轴(3)设置在下支架(2)顶部,旋转轴(3)与上支架(4)底部可左右转动地连接,旋转支架(5)一端与上支架(4)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显示器组件(6)固定连接,旋转支架(5)与上支架(4)之间设有阻尼器(7),下支架(2)上设有两个朝上伸出的旋转角度定位柱(8),两个旋转角度定位柱(8)分布在旋转轴(3)外侧且到轴心距离相同,上支架(4)上设有向下伸出的旋转定位挡板(9),上支架(4)上设有向外侧伸出的前后定位片(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旋转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旋转轴(3)包括中轴(11)、上铜片(12)、下铜片(13)、弹簧垫片(14)和固定板(15),中轴(11)从下到上包括第一轴(16)和第二轴(17),第一轴(16)直径大于第二轴(17)直径,上支架(4)底部设有圆孔(18),圆孔(18)套设在第二轴(17)上,下铜片(13)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上支架(4)和第一轴(16)抵接,固定板(15)设置在第二轴(17)顶部,上铜片(12)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弹簧垫片(14)和上支架(4)抵接,弹簧垫片(14)上表面与固定板(15)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胜刘伟林应伟倡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杰士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