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522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纺纱线下固定夹具,所述纺纱线下固定夹具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安装板下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纺纱线上固定夹具,所述基座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基座下端外表面的四角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所述安装板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具备便于升降稳定,检测精度高,便于使用等优点,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用前景。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纺纱生产检测
,具体为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在混纺纱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粗的混纺纱拉成一股较细的混纺纱,而这一步骤通过拉伸装置完成,常见的混纺纱的拉伸装置不能够根据需求调节拉伸张力,给纺织生产企业带来极大的不便,而纱线在进行编织之前往往需要先对其进行抗拉伸性能检测,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3978031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该专利通过滑槽、活动板、固定件、指针等结构的配合使用,当调整齿轮旋转后,齿轮便会带动上下两侧的齿块移动,而齿块连接在活动板上,这时会带动活动板上的指针移动,而后再读取指针所指的刻度,实现了测量精度高的效果,但是,传动不够稳定,精准性还有待提高,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具备便于升降稳定,检测精度高,便于使用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纺纱线下固定夹具,所述纺纱线下固定夹具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安装板下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纺纱线上固定夹具,所述基座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基座下端外表面的四角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所述安装板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防护外壳、正反电机、转动轴、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固定块、第三伞齿轮、第四伞齿轮、滚珠螺母、第一滚珠丝杆、第二滚珠丝杆、滑套与导杆,且所述防护外壳固定安装于基座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正反电机固定安装于防护外壳的内部,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于基座内腔的中部,所述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第三伞齿轮与第四伞齿轮均位于基座的内腔中。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滚珠丝杆位于基座上端外表面的左侧,所述第一滚珠丝杆位于基座上端外表面的右侧,所述导杆固定安装于基座上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滚珠螺母位于第一滚珠丝杆、第二滚珠丝杆的外壁,所述滑套固定安装于滚珠螺母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二伞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二滚珠丝杆下部的外壁,所述第四伞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一滚珠丝杆下部的外壁,所述转动轴位于正反电机的一端外表面,所述第一伞齿轮固定安装于转
动轴左侧的外壁,所述第三伞齿轮固定安装于转动轴右侧的外壁,所述固定块位于转动轴中部的外壁。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与正反电机之间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外表面通过联轴器与正反电机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与基座、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转动轴通过密封轴承与基座、固定块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三伞齿轮与第四伞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滚珠螺母的另一侧外表面与安装板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滚珠螺母与第二滚珠丝杆、第一滚珠丝杆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滚珠丝杆、第二滚珠丝杆与基座、顶板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第一滚珠丝杆、第二滚珠丝杆均通过密封轴承与基座、顶板活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滑套位于导杆的外壁去,且所述滑套与导杆的之间为滑动连接。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首先将待检测的混纺砂线通过纺纱线下固定夹具与纺纱线上固定夹具进行固定限位,然后通过升降组件的运转带动纺纱线上固定夹具的上升,使得纺纱线处于被拉直的状态,通过控制面板设定拉伸的速度,在拉伸过程中出现拉伸打滑或者拉伸断裂时,张力传感器感应的张力出现下降或者变成0,此时对应条线测试结束,结束后,得出张力的最大值,且可以通过最初设定的拉伸速度与实验使用的时间得出张拉的距离,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眼部观察更加精确。
[0015]2、该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为了使得安装板升降更加准确,设置的升降组件,通过正反电机的运转带动转动轴的转动,转动轴带动第一伞齿轮与第三伞齿轮进行转动,第一伞齿轮、第三伞齿轮通过第二伞齿轮、第四伞齿轮带动第一滚珠丝杆与第二滚珠丝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滚珠螺母进行升降,滚珠螺母带动安装板进行升降,通过丝杆传动的方式,使得升降更加稳定,且通过设置的滑套与导杆,进一步增加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中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中升降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基座;2、支撑脚;3、纺纱线下固定夹具;4、控制面板;5、支撑杆;6、升降组件;7、安装板;8、顶板;9、张力传感器;10、纺纱线上固定夹具;11、防护外壳;12、正反电机;13、转动轴;14、第一伞齿轮;15、第二伞齿轮;16、固定块;17、第三伞齿轮;18、第四伞齿轮;19、滚珠螺母;20、第一滚珠丝杆;21、第二滚珠丝杆;22、滑套;23、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具体实施例一
[0022]本实施例是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
[0023]如图1

3所示,包括基座1,基座1上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5,支撑杆5上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纺纱线下固定夹具3,纺纱线下固定夹具3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板7,支撑杆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顶板8,安装板7下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张力传感器9,张力传感器9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纺纱线上固定夹具10,基座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4,基座1下端外表面的四角固定安装有支撑脚2,安装板7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6。
[0024]升降组件6包括防护外壳11、正反电机12、转动轴13、第一伞齿轮14、第二伞齿轮15、固定块16、第三伞齿轮17、第四伞齿轮18、滚珠螺母19、第一滚珠丝杆20、第二滚珠丝杆21、滑套22与导杆23,且防护外壳11固定安装于基座1的一侧外表面,正反电机12固定安装于防护外壳11的内部,固定块16固定安装于基座1内腔的中部,第一伞齿轮14、第二伞齿轮15、第三伞齿轮17与第四伞齿轮18均位于基座1的内腔中;第二滚珠丝杆21位于基座1上端外表面的左侧,第一滚珠丝杆20位于基座1上端外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上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纺纱线下固定夹具(3),所述纺纱线下固定夹具(3)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板(7),所述支撑杆(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顶板(8),所述安装板(7)下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张力传感器(9),所述张力传感器(9)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纺纱线上固定夹具(10),所述基座(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4),所述基座(1)下端外表面的四角固定安装有支撑脚(2),所述安装板(7)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6)包括防护外壳(11)、正反电机(12)、转动轴(13)、第一伞齿轮(14)、第二伞齿轮(15)、固定块(16)、第三伞齿轮(17)、第四伞齿轮(18)、滚珠螺母(19)、第一滚珠丝杆(20)、第二滚珠丝杆(21)、滑套(22)与导杆(23),且所述防护外壳(11)固定安装于基座(1)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正反电机(12)固定安装于防护外壳(11)的内部,所述固定块(16)固定安装于基座(1)内腔的中部,所述第一伞齿轮(14)、第二伞齿轮(15)、第三伞齿轮(17)与第四伞齿轮(18)均位于基座(1)的内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纺纱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珠丝杆(21)位于基座(1)上端外表面的左侧,所述第一滚珠丝杆(20)位于基座(1)上端外表面的右侧,所述导杆(23)固定安装于基座(1)上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滚珠螺母(19)位于第一滚珠丝杆(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正胡鹏主
申请(专利权)人:麻城通泰棉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