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强连接件和加强连接系统,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的插锁头外露于第一张拉螺帽,并设有外环纹;第二连接部包含第二张拉螺帽以及位于挡环和中间撑套之间的抱卡组件,抱卡组件由弹性体和插设于其端部的抱卡组成,抱卡外露的多片式锥形卡片的内侧面设有内环纹;插锁头穿过中间撑套与多片式锥形卡片相咬合,实现两个连接部的对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多片式卡片的适用性,避免多片式卡片顺序错乱导致的插锁头与抱卡之间咬合困难,提升装配效率,更完善了两个构件端面不平时的连接,使两个构件端面的多个连接件能同时受力,与连接端板配合使用,更加可靠。靠。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连接件和加强连接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构件
,涉及一种用于预制件(构件)的连接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强连接件和加强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预制件(例如抗拔桩等)的连接,现有技术大多使用焊接连接,在两个焊接桩的桩体对正后,利用焊接的方法将桩头的金属端板焊接起来,不仅操作不便,连接处的焊接金属板外露容易产生锈蚀从而影响使用效果和寿命。
[0003]为了解决上述金属端板焊接连接形式存在上述弊端,出现了如中国专利CN101519876A等公开的预制件的对接件,将多个独立的卡片直接放置于垫片上,实现对具有扩大部的插接头的卡锁。然而上述结构普遍存在卡片容易漏装或脱落的弊端,以及必须要插接头插接到位才能实现可靠连接的弊端。
[0004]为了克服上述对接件的缺陷,中国专利CN214364105U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螺纹抱卡连接件,采用由弹性体和插设于其端部的抱卡组成的一体式抱卡,抱卡的一部分结构插入弹性体中,实现了对抱卡的限位,形成弹性体抱卡一体式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卡片直接放置在垫片上容易出现的漏装或者脱落的情况。另外,由于通过螺纹插锁头与多片式锥形螺纹卡片的螺纹咬合的形式,即使螺纹插锁头插入不完全,也能够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完善了两个预制件端面不平的连接,使两个构件端面的多个连接件都能同时受力。
[0005]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螺纹是一种沿螺旋线形成的连续凸起(或凹陷),中国专利CN214364105U的连接件使用了螺纹咬合形式的螺纹插锁头和多片式锥形螺纹卡片,至少存在以下缺点之一:
[0006](1)多片式锥形螺纹卡片需要预先严格按照螺旋线的走向(在使用四片的情况下,必须按照1、2、3、4的顺序)插入弹性体中,以构成对于螺纹插锁头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而一旦顺序错乱或者插入错误,会照成咬合困难,甚至无法实现预制件的连接,而由于其连接原理,又很难在不破坏的情况下进行返工,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装配时间长。
[0007](2)多片式锥形螺纹卡片加工时,是通过将一个锥形筒先加工出内螺纹,再切割成多片,而切割时很难保证不同锥形筒加工出来的多个锥形片中,相同顺序处的锥形片上的螺纹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也就很难实现不同组多片式锥形螺纹卡片之间的替换,很难适应数量巨大情况下的工程使用。
[0008]基于以上原因,中国专利CN214364105U的抱卡需要设置连接成一体的插入部构成一体式结构,才能避免上述缺点,否则,将会非常不利于工程应用,这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加强连接
件,能够有效防止现有的连接件的多片式卡片漏装或脱落的同时,有效提升多片式卡片的适用性,避免多片式卡片顺序错乱导致的插锁头与抱卡之间咬合困难,在使用多片式卡片时转配时间大幅度缩短。更完善了两个构件端面不平时的连接,使两个构件端面的多个连接件都能同时受力,安装方便,施工对接快,既环保又安全。进一步地,当将本技术的连接件与连接端板配合使用预制件加强连接系统时,既有机械连接,又可以焊接,实现双重保护,连接后的预制件更加安全可靠。
[0010]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1]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加强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含第一张拉螺帽和插锁杆,所述插锁杆的一端伸入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张拉螺帽内,所述插锁杆的另一端为插锁头,外露于所述第一张拉螺帽,所述第二连接部包含一端设有挡环的第二张拉螺帽、连接于所述第二张拉螺帽另一端内的中间撑套以及设置于所述挡环与所述中间撑套之间的抱卡组件,所述抱卡组件由弹性体和插设于所述弹性体端部的抱卡组成,所述抱卡朝向中间撑套,并具有外露于所述弹性体端部的多片式锥形卡片,所述多片式锥形卡片的外侧面与中间撑套接触且二者的接触面相吻合;
[0012]所述插锁头具有外环纹,所述外环纹由沿所述插锁杆轴向方向排列的多道环形凸起形成,所述环形凸起沿所述插锁杆环向形成于所述插锁杆的外侧面;
[0013]所述多片式锥形卡片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外环纹相匹配的内环纹;
[0014]所述插锁头穿过所述中间撑套与所述多片式锥形卡片相咬合,实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对接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环形凸起为环形三角凸起,所述环形三角凸起在所述插锁杆的轴截面上的形状为三角形。
[0016]优选地,所述环形三角凸起在所述插锁杆的轴截面上的两个侧边与所述插锁杆的轴向方向所在直线的夹角相等,且均为30
°‑
60
°
。
[0017]优选地,所述环形三角凸起在所述插锁杆的轴截面上的两个侧边与所述插锁杆的轴向方向所在直线的夹角相等,且均为45
°
。
[0018]优选地,相邻两道所述环形凸起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
[0019]优选地,所述插锁头还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设置于所述插锁头的端部,具有横截面向所述插锁头的端部逐渐缩小的圆台段和设置于所述圆台段较小横截面一端的圆柱段,所述圆台段的侧面与靠近所述插锁头端部处的环形凸起的侧面相接并平滑延伸。
[0020]优选地,所述多片式锥形卡片由多个分离的锥形片围成,外侧面呈锥状,所述中间撑套与所述多片式锥形卡片的接触面呈与所述多片式锥形卡片外侧面相匹配的锥状。
[0021]优选地,所述多片式锥形卡片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所述中间撑套与所述多片式锥形卡片的接触面设有与所述多片式锥形卡片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0022]优选地,所述抱卡还具有用于插设于所述弹性体中的插入部,所述弹性体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插入部相匹配的插槽。
[0023]优选地,所述的插入部由多个分别连接于多片式锥形卡片上并围成圆筒状的弧片围成。
[0024]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弧片之间相互独立或相互连接。
[0025]优选地,所述的弹性体为圆筒形弹性胶;或者,所述弹性体由圆筒形弹性胶以及设
置于所述圆筒形弹性胶内的弹簧构成。
[0026]优选地,所述中间撑套的内径与所述多片式锥形卡片的内径相匹配。
[0027]优选地,所述插锁头具有呈圆形的横截面(即环向截面)。
[0028]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加强连接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对接连接的预制件的对接端面上的连接端板及多个所述的加强连接件,所述连接端板上设有多个螺帽连接孔,多个加强连接件的第一张拉螺帽和第二张拉螺帽分别通过螺纹对应连接于两个预制件的连接端板上的螺帽连接孔内;两个预制件的对接端面上的连接端板在加强连接件的插锁头与多片式锥形卡片相咬合后焊接连接。
[0029]优选地,所述连接端板的形状为正方形板状或圆形板状。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31]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需要对接连接的两个预制件的对接端面上,两个预制件对接连接时,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所述第一连接部(1)包含第一张拉螺帽(11)和插锁杆(12),所述插锁杆(12)的一端伸入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张拉螺帽(11)内,所述插锁杆(12)的另一端为插锁头(121),外露于所述第一张拉螺帽(11),所述第二连接部(2)包含一端设有挡环(211)的第二张拉螺帽(21)、连接于所述第二张拉螺帽(21)另一端内的中间撑套(22)以及设置于所述挡环(211)与所述中间撑套(22)之间的抱卡组件(23),所述抱卡组件(23)由弹性体(231)和插设于所述弹性体(231)端部的抱卡(232)组成,所述抱卡(232)朝向中间撑套(22),并具有外露于所述弹性体(231)端部的多片式锥形卡片(2321),所述多片式锥形卡片(2321)的外侧面与中间撑套(22)接触且二者的接触面相吻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锁头(121)具有外环纹(1212),所述外环纹(1212)由沿所述插锁杆(12)轴向方向排列的多道环形凸起形成,所述环形凸起沿所述插锁杆(12)环向形成于所述插锁杆(12)的外侧面;所述多片式锥形卡片(2321)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外环纹(1212)相匹配的内环纹(23211);所述插锁头(121)穿过所述中间撑套(22)与所述多片式锥形卡片(2321)相咬合,实现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对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为环形三角凸起(12121),所述环形三角凸起(12121)在所述插锁杆(12)的轴截面上的形状为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三角凸起(12121)在所述插锁杆(12)的轴截面上的两个侧边(121211)与所述插锁杆(12)的轴向方向所在直线的夹角相等,且均为30
°‑
6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三角凸起(12121)在所述插锁杆(12)的轴截面上的两个侧边(121211)与所述插锁杆(12)的轴向方向所在直线的夹角相等,且均为45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道所述环形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王满意,
申请(专利权)人:杨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