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包括:试块组件,用于模拟混凝土,所述试块组件包括由下至上叠放的第一试块和第二试块;加热组件,用于对试块组件进行加热;降温组件,用于对试块组件进行降温,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对试块组件的内部进行降温的第一降温单元和/或对试块组件的外部进行降温的第二降温单元;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试块组件内部和外部的温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室温的第一检测单元、设于第一试块下方的第二检测单元以及设于第一试块和第二试块之间的第三检测单元;控制组件,用于根据检测组件的检测数据来起停降温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的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能够对混凝土的温降过程进行研究和演示。研究和演示。研究和演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温度控制的
,具体而言,涉及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浇筑后,当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的差值较高时,混凝土很容易因温差过高而开裂。通过对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进行测试,当温差过高时采用冷水降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混凝土开裂。以往,每个浇筑区的温度控制依靠于该浇筑区现场的工作人员人为管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目前,虽然有控制系统自动起停冷水进行温控,但是准确性差,易出现局部开裂以及水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0003]而现场混凝土浇筑是不可逆的过程,因此,亟需能够对混凝土的温控进行模拟的装置,以对混凝土的温降过程进行研究和演示,从而有助于显著提升温制系统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对混凝土的温降过程进行研究和演示的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以对温控系统的设计提供高价值的模拟数据,并对已成型的温控系统的准确性进行验证。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0006]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包括:试块组件,用于模拟混凝土,所述试块组件包括由下至上叠放的第一试块和第二试块;加热组件,用于对试块组件进行加热;降温组件,用于对试块组件进行降温,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对试块组件的内部进行降温的第一降温单元和/或对试块组件的外部进行降温的第二降温单元;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试块组件内部和外部的温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室温的第一检测单元、设于第一试块下方的第二检测单元以及设于第一试块和第二试块之间的第三检测单元;控制组件,用于根据检测组件的检测数据来起停降温组件。
[0007]首先,本技术的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能够对混凝土的降温过程进行研究,从而有助于开发能够但不限于针对不同体积的混凝土、不同温差的混凝土对应性实施最相适配的降温方式的温控系统,确保温控系统的准确性并降低水耗。其次,本技术的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能够对已成型的温控系统进行演示,以验证温控系统的准确性。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试块和第二试块均为海绵块。由此,便于获取和操作。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试块和第二试块均包括本体以及设于本体下表面的凸缘,凸缘上开设有与降温组件和检测组件适配的缺口。由此,降温组件和检测组件的相关部件能够放置于凸缘围成的空间内,从而提升模拟的真实性。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试块和第二试块的形状相同;并且/或者,本体呈长方体形状。由此,提升模拟的真实性;其中,本体的尺寸可以根据浇筑区尺寸进行等
比例设置,优选的是,长度为30~40cm,宽度为15~25cm,高度为5~10cm,这样便于操作。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降温组件还包括水槽。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降温单元包括对第一试块底部进行降温的第一水管和第一阀门以及对第二试块底部进行降温的第二水管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降温单元包括喷淋管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喷淋管并联与水槽连通。由此,可以针对性、分别地控制第一降温单元和第二降温单元起停。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上均设有出水孔。由此,提升模拟的真实性。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管径为0.2~0.7cm。由此,提升模拟的真实性;其中,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摆放形式可以有多种,优选的是,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呈蛇形摆放。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和第三检测单元均采用温度传感器,第二检测单元和第三检测单元设于安装面的中部。由此,提升试验的准确性;其中,当试块组件的尺寸较大时,第二检测单元和第三检测单元可以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温度传感器。与检测组件相适配的是,控制组件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检测组件的温度数据,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处理试块组件的内部和外部的温差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处理模块的处理结果对应性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起停。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箱体,所述试块组件放置于第一箱体内。由此,便于操作。
[0017]可见,本技术的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的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能够对混凝土的温降过程进行研究和演示,从而不仅能够辅助温控系统的设计,提升温控系统的准确性,而且能够对已成型的温控系统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因此,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但不构成对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的实施例中试块组件、第一降温单元和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上述附图中的有关标记为:
[0023]110
‑
第一试块,120
‑
第二试块,130
‑
本体,140
‑
凸缘,141
‑
缺口,211
‑
第一水管,212
‑
第一阀门,221
‑
第二水管,222
‑
第二阀门,230
‑
喷淋管,240
‑
水槽,310
‑
第一检测单元,
320
‑
第二检测单元,330
‑
第三检测单元,400
‑
控制组件,410
‑
接收模块,420
‑
处理模块,430
‑
发送模块,510
‑
第一箱体,520
‑
第二箱体,521
‑
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在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0025]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块组件,用于模拟混凝土,所述试块组件包括由下至上叠放的第一试块(110)和第二试块(120);加热组件,用于对试块组件进行加热;降温组件,用于对试块组件进行降温,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对试块组件的内部进行降温的第一降温单元和/或对试块组件的外部进行降温的第二降温单元;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试块组件内部和外部的温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室温的第一检测单元(310)、设于第一试块(110)下方的第二检测单元(320)以及设于第一试块(110)和第二试块(120)之间的第三检测单元(330);控制组件(400),用于根据检测组件的检测数据来起停降温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块(110)和第二试块(120)均为海绵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块(110)和第二试块(120)均包括本体(130)以及设于本体(130)下表面的凸缘(140),凸缘(140)上开设有与降温组件和检测组件适配的缺口(14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温控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试块(110)和第二试块(120)的形状相同。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凌云,陈忠,陈清洪,何佳伯,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