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封堵的,具体而言,涉及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附加保护层构造一般采用砖砌、预制板等方式进行封堵,最终形成突出于地下室外墙且很厚的一个封堵层,在封堵层上做防水时,由于突出的位置形成了一个阴角和一个阳角的不利构造,造成该部位做防水时候处理困难,极易在建筑交付使用后形成渗漏的质量隐患。
2、现有技术中有利用钢板进行封堵,可以形成较薄的封堵层,便于防水层施工,但是,钢板较重,施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简单、封堵层薄且封堵效果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技术方案如下:
3、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包括:封堵层,所述封堵层的宽度大于后浇带的宽度;所述封堵层包括由上至下拼接的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的竖向两侧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墙体上;所述封堵板包括内支撑板、外支撑板以及在内支撑板、外支撑板之间由上至下间隔排列的肋条;所述内支撑板、外支撑板和肋条为frp(玻璃钢增强塑料)板;找平层,所述找平层设于封堵层的外侧以及封堵层两侧混凝土墙体的外侧;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于找平层的外侧。
4、首先,与钢板相比,采用frp板的封堵板作为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的主体材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frp板的密度远低于钢板,使得frp板在运输安装时更加轻便。frp
5、其次,封堵板包括内支撑板、外支撑板以及在内支撑板、外支撑板之间由上至下间隔排列的肋条,其中,内外两层支撑板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承载框架,提高了整体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肋条沿纵向间隔排列,起到加强作用,能够有效传递和分散上下方向的压力;内外支撑板和肋条的协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刚度高、承载能力强的整体结构,能够可靠地抵抗基坑边缘的各种荷载作用。
6、可见,本技术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的结构简单,施工简便,由frp板复合而成的封堵板的综合性能较为出色,能够形成强度高、稳定性好的封堵层,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好地满足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工程的各项性能要求。
7、作为上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堵层还包括填充于上下两个封堵板的肋条之间的弹性条。由此,弹性条能够起到以下作用:增强整个封堵板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提高其抗变形性能,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吸收并分散由外荷载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增强整体的抗冲击性;弹性条的填充能够减小内外支撑板之间的间隙,提高整个封堵层的防水密实性;弹性条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能够在温度变化引起结构变形时提供缓冲,减小温度应力的危害。
8、作为上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支撑板的宽度大于内支撑板的宽度,所述内支撑板的宽度与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墙体间距适配,所述外支撑板的竖向两侧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墙体上。由此,外支撑板宽度大于内支撑板,形成一个“凸”字型结构,能够在使内支撑板能够平稳地嵌入墙体之间的空间的同时使外支撑板的两侧能够更好地与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墙体贴合,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能够更好地抵御基坑边缘的各种作用力。
9、作为上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支撑板的竖向两侧超出内支撑板的距离为150~250mm。由此,距离适宜,能够使外支撑板的两侧更好地与后浇带墙体贴合,增强整个封堵层与混凝土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10、作为上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支撑板的竖向两侧均通过两列膨胀螺栓固定于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墙体上。由此,提高整个封堵防水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降低变形风险,从而确保其长期可靠使用。
11、作为上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膨胀螺栓为m8膨胀螺栓。
12、作为上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frp板的厚度为2~4mm;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的间距为1~2.5cm;肋条的排列间距为1~2.5cm。由此,既能满足承载要求,又不会过于厚重,便于施工操作。
13、作为上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水层由防水卷材拼接而成,拼缝的宽度为300~500mm;所述找平层为水泥砂浆层。由此,既能保证防水性能,又便于施工操作。
14、作为上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于防水层外侧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聚苯板或泡沫板。由此,保护层可兼顾防水和保温需求,能够有效保护防水层免受各种外部因素的损害,大大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层还包括填充于上下两个封堵板(210)的肋条(213)之间的弹性条(2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板(212)的宽度大于内支撑板(211)的宽度,所述内支撑板(211)的宽度与后浇带(110)两侧的混凝土墙体(120)间距适配,所述外支撑板(212)的竖向两侧通过膨胀螺栓(230)固定于后浇带(110)两侧的混凝土墙体(120)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板(212)的竖向两侧超出内支撑板(211)的距离为150~250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板(212)的竖向两侧均通过两列膨胀螺栓(230)固定于后浇带(110)两侧的混凝土墙体(120)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螺栓(230)为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RP板的厚度为2~4mm;内支撑板(211)和外支撑板(212)的间距为1~2.5cm;肋条(213)的排列间距为1~2.5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400)由防水卷材拼接而成,拼缝的宽度为300~500mm;所述找平层(300)为水泥砂浆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防水层(400)外侧的保护层(500),所述保护层(500)为聚苯板或泡沫板。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层还包括填充于上下两个封堵板(210)的肋条(213)之间的弹性条(2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板(212)的宽度大于内支撑板(211)的宽度,所述内支撑板(211)的宽度与后浇带(110)两侧的混凝土墙体(120)间距适配,所述外支撑板(212)的竖向两侧通过膨胀螺栓(230)固定于后浇带(110)两侧的混凝土墙体(120)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板(212)的竖向两侧超出内支撑板(211)的距离为150~250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超前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锐,宋勇,王建徽,蒋琨,叶尚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