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胎模切换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14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胎模切换小车,包括:车体框架、脚轮、第一限位块、导向轮、第二限位块、下胎模单元、夹紧单元、定位销单元、扶手、支撑单元和第三限位块;所述脚轮设置有4个分别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下部的4个角上,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的前侧面,所述导向轮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下部;所述下胎模单元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上部,所述定位销单元和扶手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上部,所述第三限位块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的后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胎模切换小车,可以实现机器人快速自动切换上胎模而实现多个车型的侧围轮罩滚边,不需要额外的场地和空间来存放侧围工装拼台,提高场地使用率。提高场地使用率。提高场地使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胎模切换小车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胎模切换小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轮罩滚边方式为胎模固定安装在侧围拼台上,人工将侧围内外板零件搬运到侧围拼台并定位夹紧好后,拼台旁的机器人对侧围轮罩进行滚边,完成轮罩外板对侧围内板的包边。当需要切换其他车型时,需要将胎模和拼台整体推走来切换下一个车型的侧围拼台。轮罩胎模包括上胎模和下胎模。下胎模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安装在侧围拼台底板上。上胎模和下胎模通过多个螺钉固定连接,上胎模不可切换,只适用于单一车型。
[0003]现有胎模切换小车具有以下缺陷:1、胎模集成在侧围工装拼台上,车型切换时跟着拼台一起人工切换,存在人机工程的问题;切换时间长效率低。2、人工成本高,对生产车间运行成本造成不利影响。3、其他车型切换下来的侧围工装拼台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空间来存放,场地使用率低。4、由于上胎模与下胎模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不可单独切换,只适用于单一车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胎模切换小车,旨在通过小车的改进实现上胎模与下胎模可切换,适用多种车型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胎模切换小车,包括:车体框架、脚轮、第一限位块、导向轮、第二限位块、下胎模单元、夹紧单元、定位销单元、扶手、支撑单元和第三限位块;所述脚轮设置有4个分别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下部的4个角上,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的前侧面,所述导向轮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下部;所述下胎模单元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上部,所述夹紧单元设有3个均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上部,所述定位销单元和扶手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上部,所述第三限位块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的后侧面,所述车体框架还开设有定位销孔。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胎模单元包括:胎模本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胎模本体上的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电气快插组件、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固定安装在胎模本体的两侧。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单元包括:连接支基、伸缩气缸、连接板、感应支架、支撑块、压臂、导向块和旋转气缸;所述连接支基与伸缩气缸的缸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感应支架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侧壁上,所述支撑块与导向块均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上端,所述旋转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块与压臂固定连接,旋转气缸的活塞杆还通过连接块与连接板旋转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三限位块均为L字型结构,所述第二限位块为T字型结构。
[0010]本技术的优点:
[0011]本技术提供的胎模切换小车,可以实现机器人快速自动切换上胎模而实现多个车型的侧围轮罩滚边,不需要额外的场地和空间来存放侧围工装拼台,提高场地使用率。解决了人工切换一体式侧围拼台的人机工程问题,切换时间短。切换小车的工作位置,有地面定位机构对其进行定位,保证位置精准和一致性。切换小车上用于支撑并夹紧侧围零件的多个夹紧单元,并列安装为一组,通过伸缩气缸驱动夹紧单元上升或下降,实现车型的切换。机构简单,性能稳定精确可靠;零件特征简单,易于加工;空间合理,便于维修及更换。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胎模切换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胎模切换小车的仰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胎模切换小车的后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下胎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夹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1

车体框架,102

脚轮,103

第一限位块,104

导向轮,105

第二限位块,106

下胎模单元,1061

胎模本体,1062

第一夹紧机构,1063

第二夹紧机构,1064

第一定位销,1065

第二定位销,1066

电气快插组件,107

第一夹紧单元,1071

连接支基,1072

伸缩气缸,1073

连接板,1074

感应支架,1075

支撑块,1076

导向块,1077

压臂,1078

旋转气缸,108

定位销单元,109

扶手,110

第二夹紧单元,111

第三夹紧单元,112

支撑单元,113

第三限位块,114

定位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胎模切换小车,如图1所示,包括:车体框架101、脚轮102、第一限位块103、导向轮104、第二限位块105、下胎模单元106、第一夹紧单元107、第二夹紧单元110、第三夹紧单元111、定位销单元108、扶手109、支撑单元112和第三限位块113;脚轮102设置有4个分别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101下部的4个角上,第一限位块103与第二限位块105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101的前侧面,用于对小车前方的限位以及定位,导向轮104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101下部,用于对小车的运动进行导向;下胎模单元106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101上部,用于支撑以及压紧用于加工的上胎模,第一夹紧单元107、第二夹紧单元110和第三夹紧单元111均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101上部,用于对汽车零件的支撑和夹紧;定位销单元108和扶手109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101上部,定位销单元108用于对零件进行定位固定;第三限位块113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101的后侧面,用于对小车后方的限位以及定位;车体框架101还开设有定位销孔114,定位销孔114用于与地面定位机构相配合使用,以保证切换小车及其胎模位置的精度。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下胎模单元106包括:胎模本体1061以及固定安装在胎模本体1061上的第一定位销1064、第二定位销1065、电气快插组件1066、第一夹紧机构1062和第二
夹紧机构1063,第一夹紧机构1062和第二夹紧机构1063固定安装在胎模本体1061的两侧;第一定位销1064和第二定位销1065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胎模切换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框架、脚轮、第一限位块、导向轮、第二限位块、下胎模单元、夹紧单元、定位销单元、扶手、支撑单元和第三限位块;所述脚轮设置有4个分别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下部的4个角上,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的前侧面,所述导向轮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下部;所述下胎模单元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上部,所述夹紧单元设有3个均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上部,所述定位销单元和扶手固定安装在车体框架上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孙雷段绍川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