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浮列车折棚,包括端墙框、外折棚和内折棚,端墙框为碳纤维制成的框架结构,且内部具有型腔,型腔内填充有PMI发泡材料,所述外折棚为单波双层棚布结构,内折棚为单波单层棚布结构,且外折棚和内折棚两端外侧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端墙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隔音隔热效果,端墙框的平面度较好,内应力小,而且重量轻。而且重量轻。而且重量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浮列车折棚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磁浮列车折棚,属于轨道交通车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风挡结构上存在如下缺点:
[0003]1、现有风挡的折棚结构多采用单波单层棚布或双波双层棚布,隔音效果较差。
[0004]2、现有端墙框多采用铝型材通过弯圆和焊接工艺加工而成,端墙框在弯圆过程中弯圆处会产生型材拉伸变细强度降低;由于弯圆存在扭曲导致平面度降低,因此端墙框与车体的平面贴合度下降;弯圆后的端墙框采用焊接工艺制作,巨大的焊接热会导致焊接处型材产生变形,降低端墙框平面度;而且弯圆和焊接工艺会使端墙框内部产生较大的内应力。
[0005]3、现有端墙框的材料是铝型材,其密度较大(2.7g/cm3),使整个端墙框的重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隔音隔热效果,端墙框的平面度较好,内应力小,而且重量轻的磁浮列车折棚。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浮列车折棚,包括端墙框、外折棚和内折棚,端墙框为碳纤维制成的框架结构,且内部具有型腔,型腔内填充有PMI发泡材料,所述外折棚为单波双层棚布结构,内折棚为单波单层棚布结构,且外折棚和内折棚两端外侧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端墙框上。
[0008]优选的,所述外折棚包括多个外弧形棚布、外夹持条和外固定条,外弧形棚布为双层叠层结构,并首尾相连,连接处通过外夹持条夹持,最外侧的两个外弧形棚布的外侧边缘通过外固定条夹持,并通过螺钉固定在端墙框上。保证外折棚的固定牢固度,安装效率高。双层叠层结构可以提高隔音隔热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内折棚包括多个内弧形棚布、内夹持条和内固定条,内弧形棚布为单层结构,并首尾相连,连接处通过内夹持条夹持,最外侧的两个内弧形棚布的外侧边缘通过内固定条夹持,并通过螺钉固定在端墙框上。保证内折棚的固定牢固度,安装效率高。
[0010]优选的,所述端墙框的横截面为长条状,且外侧具有供螺钉伸入的安装孔,中间具有型腔,内侧的外侧面具有限位槽。端墙框结构合理,安装效率高。
[0011]优选的,所述端墙框的限位槽与车辆车端相配,并且通过固定螺钉固定。端墙框的安装位置固定,提高安装效率。
[001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外折棚为单波双层棚布结构,内折棚为单波单层棚布结构。因此在尽量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外折棚的双层棚布结构可以更好的提高隔音和隔热效果。而且端墙框为碳纤维制成的框架结构,可以降低整体的重量,碳纤维可以采用叠层堆积制成,端墙框的平面度较好,内应力小。且端墙框内部具有型腔,型腔内填充有PMI发
泡材料,进一步提高隔音效果和减轻重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A
‑
A剖视图;
[0015]图3是图2的I部放大图;
[0016]图4是图3中端墙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参见图1
‑
4所示,一种磁浮列车折棚,包括端墙框1、外折棚2和内折棚3,端墙框1为碳纤维制成的框架结构,且内部具有型腔,型腔内填充有PMI发泡材料4,外折棚2为单波双层棚布结构,内折棚3为单波单层棚布结构,且外折棚2和内折棚3两端外侧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端墙框1上。
[0019]参见图2和3所示,外折棚2包括多个外弧形棚布21、外夹持条22和外固定条23,外弧形棚布21为双层叠层结构,并首尾相连,连接处通过外夹持条22夹持,最外侧的两个外弧形棚布21的外侧边缘通过外固定条23夹持,并通过螺钉24固定在端墙框1上。本实施例中外弧形棚布21具有八个,两两叠层后,形成四组,并且向外侧弯曲成弧形,相邻的两组相接处,插入外夹持条22的槽内进行夹持。提高了安装效率,并且外弧形棚布21设置双层叠层结构,可以大大降低外部的噪音和提高隔热效果。
[0020]参见图2和3所示,内折棚3包括多个内弧形棚布31、内夹持条32和内固定条33,内弧形棚布31为单层结构,并首尾相连,连接处通过内夹持条32夹持,最外侧的两个内弧形棚布31的外侧边缘通过内固定条33夹持,并通过螺钉24固定在端墙框1上。本实施例中内折棚3具有四个,并且向内侧弯曲成弧形,相邻的两组相接处,插入内夹持条32的槽内进行夹持。提高了安装效率。
[0021]参见图4所示,端墙框1的横截面为长条状,且一端具有供螺钉24伸入的安装孔,中段具有型腔,型腔为长条装,下端的外侧面具有限位槽11。端墙框1的限位槽11与车辆车端相配,并且通过固定螺钉12固定。安装端墙框1可以通过限位槽11进行限位安装,安装位置稳定,并且提高安装效率。
[0022]参见图1所示,端墙框1由碳纤维材料制作而成,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是将一层层的碳纤维预浸料堆积而成,并根据碳纤维板对拉伸力、强度方面的要求随时改变铺层方向,最大程度地利用碳纤维在经向和纬向上拉伸力学性能,使端墙框1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层叠堆积制成的碳纤维端墙框1避免了铝型材端墙制作过程中由于弯圆和焊接使端墙框产生变形和内应力的缺陷,使得端墙框的平面度更高,与车端的贴合更好。加之碳纤维端墙框1在制作过程中在其内部型腔中加入了PMI发泡材料进行填充,PMI发泡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具有轻质、高强、耐高/低温等特点。使端墙框1结构强度更高,质量更轻,隔音效果更佳。
[002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
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浮列车折棚,包括端墙框(1)、外折棚(2)和内折棚(3),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框(1)为碳纤维制成的框架结构,且内部具有型腔,型腔内填充有PMI发泡材料(4),所述外折棚(2)为单波双层棚布结构,内折棚(3)为单波单层棚布结构,且外折棚(2)和内折棚(3)两端外侧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端墙框(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列车折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折棚(2)包括多个外弧形棚布(21)、外夹持条(22)和外固定条(23),外弧形棚布(21)为双层叠层结构,并首尾相连,连接处通过外夹持条(22)夹持,最外侧的两个外弧形棚布(21)的外侧边缘通过外固定条(23)夹持,并通过螺钉(24)固定在端墙框(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俊,王米超,李景山,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今创风挡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