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式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储能系统及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5113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再生能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式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储能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外设有风能发电单元和光伏发电单元、直流母线;电源转换器,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风能发电单元和光伏发电单元通过所述直流母线与电源转换器连接,所述电源转换器与辅助设备和电负荷、储能电池、电解槽连接,所述储能电池与换热器A和储热罐连接,所述电源转换器转换的电能一部分为所述辅助设备和电负荷提供电力,该集装箱式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储能系统可以解耦可再生能源产电、产氢、产热过程,系统的电热氢综合供给灵活度高,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热氢负荷匹配性好,能源消纳率和能量转化率高,且不同品位热负荷供给适应性好。应性好。应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式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储能系统及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再生能源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式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储能系统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应对全球日益严峻的气候变暖问题,世界各国都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我国在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量,提高化石能源利用热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耗占比,目前最受关注的可再生能源是风能和太阳能,我国在风能和太阳能利用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0003]我国大陆和海域面积辽阔,在“三北”地区和沿海地区分布着十分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根据气象部门的评估显示,我国陆地70 米高度的风能可开发量为50亿千瓦,陆地太阳能资源理论储量为 1.86万亿千瓦,预计到2030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0004]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中,存在诸多技术难点:一、由于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不确定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用户负载无法匹配;二、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不确定性导致产电的波动性较大,难以并网,从而造成大量的弃风弃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式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外设有风能发电单元(1)和光伏发电单元(2)、以及直流母线;电源转换器,设于箱体内,风能发电单元(1)和光伏发电单元(2)通过直流母线与电源转换器连接,电源转换器与辅助设备(10)和电负荷(14)、储能电池(9)、电解槽(4)连接,储能电池(9)与换热器A(11)和储热罐(8)连接,电源转换器转换的电能一部分为辅助设备(10)和电负荷(14)提供电力,另一部分储存于储能电池(9)内,储能电池(9)中的热量通过循环冷却A带入换热器A(11)中,通过换热后热量被低温水带走,低温水再进入换热器B中进一步换热;水处理单元(3),与电解槽(4)连接,电源转换器剩余部分的电能为电解槽(4)提供电力,经电解槽(4)电解后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并释放大量热量,电解槽(4)与储氢罐(5)和储氧罐(16)连接,氢气进入储氢罐(5)内储存,氧气进入储氧罐(16)内储存,电解槽(4)热量被循环冷却B带入换热器B(12)中,通过换热后热量被低温水带走,低温水再进入催化燃烧器(7)内吸热,进一步提升低温水的热品位;储氢罐(5)与燃料电池(6)连接,储氢罐(5)内的一部分氢气进入燃料电池(6)内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同时产生热量,产生的电能通过电源转换器回供至直流母线内,燃料电池(6)产生的尾气进入催化燃烧器(7)内燃烧,释放尾气中残余氢气的热量,燃料电池(6)产生的热量通过循环冷却C带入换热器C(13)中,通过换热后热量被低温水带走,低温水再进入催化燃烧器(7)内换热,进一步提升低温水的热品位;当需要更高热品位的热负荷时,将从储氢罐(5)中直接通入一部分氢气到催化燃烧器(7)中进行燃烧放热,催化燃烧器(7)中氢气燃烧释放的热量被从换热器B(12)和换热器C(13)中流入的初步换热低温水带走,并最终储存在储热罐(8)中,储热罐(8)与热负荷(1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的集装箱式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转化器为四个,四个电源转换器分别与辅助设备(10)和电负荷(14)、储能电池(9)、电解槽(4)、以及燃料电池(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3的集装箱式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柜,控制柜设于箱体内,控制柜与风能发电单元(1)和光伏发电单元(2)、水处理单元(3)、电解槽(4)、储氢罐(5)、燃料电池(6)、催化燃烧器(7)、储热罐(8)、储能电池(9)、辅助设备(10)、换热器A(11)、换热器B(12)、换热器C(13)、电负荷(14)、热负荷(15)、以及储氧罐(16)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的集装箱式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风能发电单元(1)、光伏发电单元(2)、电解槽(4)、燃料电池(6)、储能电池(9)、辅助设备(10)以及电负荷(14)通过电线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的集装箱式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处理单元(3)、电解槽(4)、储氢罐(5)、燃料电池(6)、催化燃烧器(7)、储热罐(8)、换热器A(11)、换热器B(12)、换热器C(13)、热负荷(15)以及储氧罐(16)通过管道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的集装箱式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储能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江张德明王静贻王紫璇严泰森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