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及其加工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48424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及其加工装配方法,隔振支座包括:第一支座板和第二支座板,第一支座板和第二支座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隔振模块,隔振模块设于第一支座板和第二支座板之间,所述隔振模块包括多个弹性单元,多个弹性单元沿上下方向叠加布置或横向并列布置,每个弹性单元具有弹性层。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既可以发生竖向压缩变形,也可发生一定程度的横向剪切变形,实现三维隔振;同时隔振模块的刚度低,从而可以实现较低的自振频率;多个弹性单元可以协同工作,整个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具有较强的可设计性,能够满足承载力、刚度的要求,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加工。易于生产加工。易于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及其加工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结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及其加工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和摩擦摆隔震支座只能实现水平隔震,不能对竖向环境振动进行竖向隔振,无法用于改善建筑的振动舒适性;金属弹簧竖向隔振装置通常不能进行水平隔震且可能在地震下失稳,不适用于高地震烈度地区的建筑;厚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可以实现三维隔振,但是由于橡胶层较厚,支座高温硫化处理时间长,对模具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导致厚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不易实现较低的竖向自振频率,如何降低频率,且能实现三维隔振,具有研究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所述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在实现三维隔振的基础上,刚度低,可以实现低自振频率。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包括:第一支座板和第二支座板,所述第一支座板和所述第二支座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隔振模块,所述隔振模块设于所述第一支座板和所述第二支座板之间,所述隔振模块包括多个弹性单元,多个所述弹性单元沿上下方向叠加布置和/或横向并列布置,每个所述弹性单元具有弹性层。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通过设置弹性单元,通过弹性单元自身变形或者通过弹性单元与支座板的配合,使得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既可以发生竖向压缩变形,也可发生一定程度的横向剪切变形,实现三维隔振;同时单个弹性单元的刚度低,进而叠加形成的隔振模块的刚度低,从而可以实现较低的自振频率;多个弹性单元可以分别加工,加工完成后串联装配,提高生产效率,多个弹性单元可以协同工作,由此整个隔振支座具有较强的可设计性,能够满足工程对于承载力、刚度的要求,且整体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加工。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上下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单元通过抗剪件连接,所述弹性单元的端部分别具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沿所述弹性单元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弹性单元的所述定位槽位置对应以容纳所述抗剪件。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所述支座板的朝向所述隔振模块的一侧为平面,所述支座板与所述隔振模块通过紧固件连接。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还包括:第一配合件,所述第一支座板的朝向所述隔振模块的一侧凹陷形成内凹面,所述第一配合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
第一支座板和所述隔振模块之间,且所述第一配合件具有与所述内凹面配合的外凸面;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二支座板的朝向所述隔振模块的一侧凹陷形成内凹面,所述第二配合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支座板和所述隔振模块之间,且所述第二配合件具有与所述内凹面配合的外凸面,其中,所述第一配合件和所述第二配合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导向结构。
[0010]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配合件包括所述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伸入所述通孔且具有导向槽,所述第二配合件包括所述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适于插接至所述导向槽且与所述导向槽的底壁间隔布置。
[0011]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导向件为三段式变截面圆杆,所述第一导向件为两段式变截面圆杆。
[0012]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弹性单元的中部形成有通孔,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可伸入所述通孔;和/或,所述导向结构套设在所述隔振模块外侧,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中部具有适于隔振模块安装的插接槽。
[0013]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配合件还包括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设于所述第一支座板和所述隔振模块之间,且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朝向所述第一支座板的一侧形成所述外凸面,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朝向隔振模块的一侧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纹配合;
[0014]所述第二配合件还包括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支座板和所述隔振模块之间,且所述第二滑动件的朝向所述第二支座板的一侧形成所述外凸面,所述第二滑动件的朝向隔振模块的一侧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螺纹配合。
[0015]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内凹面为内凹球面,所述外凸面为外凸球面。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所述弹性单元还具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所述弹性层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且包括多个,相邻两个弹性层之间具有分隔层。
[0017]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弹性层为橡胶层,所述分隔层为钢板,所述橡胶层和所述钢板交替布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并通过高温加压硫化制成所述弹性单元;和/或,所述弹性层的厚度与所述分隔层的厚度比范围为2

3;和/或,所述弹性单元的第一形状系数S1 范围为2.5

15,所述弹性单元的第二形状系数S2范围为2

5。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的加工装配方法,包括:将弹性材料放入模具制作弹性单元,使用同一模具依次制作多个弹性单元或使用多个模具同时制作多个弹性单元;将多个弹性单元沿上下方向叠加布置,上下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单元连接,装配成隔振模块;或,将多个弹性单元沿上下方向叠加布置,上下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单元通过抗剪件连接,装配成隔振模块中的一个部分,将多个部分横向并列布置,装配成隔振模块;或,将多个所述弹性单元横向并列布置,装配成隔振模块。
[0019]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
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所示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0023]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图4所示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的剖视图;
[0026]图6是图4所示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0027]图7是图4所示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的水平变形示意图;
[0028]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的剖视图;
[0029]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的剖视图;
[0030]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的剖视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装配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座板和第二支座板,所述第一支座板和所述第二支座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隔振模块,所述隔振模块设于所述第一支座板和所述第二支座板之间,所述隔振模块包括多个弹性单元,多个所述弹性单元沿上下方向叠加布置和/或横向并列布置,每个所述弹性单元具有弹性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其特征在于,上下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单元通过抗剪件连接,所述弹性单元的端部分别具有定位槽,相邻两个所述弹性单元的所述定位槽位置对应以容纳所述抗剪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板的朝向所述隔振模块的一侧为平面,所述支座板与所述隔振模块通过紧固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配合件,所述第一支座板的朝向所述隔振模块的一侧凹陷形成内凹面,所述第一配合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支座板和所述隔振模块之间,且所述第一配合件具有与所述内凹面配合的外凸面;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二支座板的朝向所述隔振模块的一侧凹陷形成内凹面,所述第二配合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支座板和所述隔振模块之间,且所述第二配合件具有与所述内凹面配合的外凸面,其中,所述第一配合件和所述第二配合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导向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配合件包括所述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具有导向槽,所述第二配合件包括所述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适于插接至所述导向槽且与所述导向槽的底壁间隔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件为三段式变截面圆杆,所述第一导向件为两段式变截面圆杆。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组合三维隔振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的中部形成有通孔,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可伸入所述通孔;和/或,所述导向结构套设在所述隔振模块外侧,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中部具有适于隔振模块安装的插接槽。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鹏曹迎日王海深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