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414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翻斗车,其包括:可移动基座(110);在所述可移动基座(110)的上方铰接至所述可移动基座(110)的翻斗(120),所述翻斗(120)具有底板(121)和侧板(122),所述侧板(122)围绕所述底板(121)的边缘布置并且在远离所述底板(121)的端部处限定开口(123);以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基座(110)上的驱动装置(130),其中,所述驱动装置(130)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翻斗(120)在存储位置和排放位置之间旋转,在所述存储位置中,所述侧板(122)整体位于所述底板(121)的上方;并且在所述排放位置中,所述侧板(122)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底板(121)的下方,从而构成引导部分(124)。从而构成引导部分(124)。从而构成引导部分(1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斗车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收集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的翻斗车。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机械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金属屑,这些金属屑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就会发生堆积并占据很大的空间。因此,金属屑的及时收集和转移是确保机械加工过程顺利进行的保障措施之一。在现有的收集和转移金属屑的操作中,首先将金属屑倒入集屑框中,然后通过叉车将集屑框转移至回收区域,在到达回收区域之后,通过叉车将金属屑连同集屑框一起倒入指定的废铁料槽中,以便进行回收利用。然而,这些现有的收集和转移金属屑的方式会产生以下问题,即,叉车将金属屑连同集屑框一起倒入废铁料槽会带来很多不便,因为集屑框不能与金属屑一起被回收,因此还需要从废铁料槽中将集屑框吊出以便重复使用。
[0003]因此,在本领域中,亟需一种能够简单方便地收集并转移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金属屑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翻斗车,其包括:可移动基座;在所述可移动基座的上方铰接至所述可移动基座的翻斗,所述翻斗具有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底板的边缘布置并且在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处限定开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基座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翻斗在存储位置和排放位置之间旋转,在所述存储位置中,所述侧板整体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并且在所述排放位置中,所述侧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从而构成引导部分。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侧板的引导部分从所述底板向着使所述开口扩大的倾斜方向延伸。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侧板的引导部分的端部位于所述侧板的其余部分的端部的下方。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翻斗设有沿着所述侧板的端部布置的顶部加强筋。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翻斗设有在所述底板的下侧布置的底部加强筋。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底板包括上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位于所述开口与所述下层板之间,并且与所述下层板间隔开,以使得在所述上层板与所述下层板之间形成有腔室,所述上层板设有通向所述腔室的多个通孔,并且所述侧板设有通向所述腔室的管道。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层板被布置成在所述存储位置中随
着接近所述管道而向下倾斜。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管道被布置在所述侧板的与所述引导部分相对的部分上。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多个通孔被布置在所述上层板的边缘处。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所述上层板与所述下层板之间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所述腔室分隔成第一腔室部分和第二腔室部分,所述管道仅通向所述第一腔室部分,并且所述多个通孔仅通向所述第二腔室部分。
[0014]本技术可以体现为附图中的示意性的实施例。然而,应注意的是,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任何在本技术的教导下所设想到的变化都应被视为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这些附图不应被解释为必然地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翻斗车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翻斗处于存储位置;
[0017]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翻斗车的另一示意性立体图,其中,翻斗处于排放位置;
[0018]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翻斗车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翻斗处于存储位置;以及
[0019]图4是沿着图3中的线A

A截取的根据本技术的翻斗车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考附图进行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各个附图并不必然地按照实际比例绘制。然而,本技术可以实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解释为必然地限制于这里示出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反,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仅仅被提供用于说明本技术以及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传递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
[0021]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改进的翻斗车,该翻斗车可以方便地收集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并且将金属屑转移至回收区域,然后通过翻转翻斗将金属屑倾倒至回收槽中。该翻斗车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集屑框收集金属屑并通过叉车转移集屑框的复杂操作流程,因此使得金属屑的收集、回收过程所需的人力物力都得以大幅缩减。
[0022]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翻斗车的可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0023]参考图1和图2,其中分别示出了处于存储状态(或存储位置)下以及排放状态(或排放位置)下的根据本技术的翻斗车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翻斗车100包括可移动基座110(例如可以由市场上可购得的无轨式电动平车实现)以及设置在可移动基座110上方的翻斗120。翻斗120被铰接至可移动基座110,因此可以围绕其旋转轴线XX

相对于可移动基座110旋转。翻斗120具有底板121和侧板122,其中,侧板122围绕底板121的边缘布置并且向着远离底板121的方向延伸直至其端部,侧板122的端部限定了开口123,因对工件进行机械加工而产生的金属屑可以通过该开口123掉落在底板121上,并被侧板122保持在底板121上。特别地,侧板122的一部分可以被旋转至底板121的下方,侧板122的该部分可
以在翻斗120倾倒金属屑时引导金属屑离开翻斗120,因此可以被称为引导部分124。特别地,该引导部分124从底板121的边缘向着使开口123扩大的倾斜方向延伸,如下文所述,在该配置下,该引导部分124有助于在倾倒金属屑时更加顺利地引导金属屑离开翻斗120。特别地,引导部分124的端部124

位于侧板122的其余部分的端部的下方,因此,开口123的与引导部分124的端部124

相邻的部分(即,由引导部分124的端部124

和侧板123的与端部124

相邻的端部122

限定的开口部分)位于开口123的其余部分的下方,从而形成了倾倒口125,该倾倒口125是开口123的一部分,但是位于开口123的其余部分的侧面并并从所述其余部分向下延伸或者说位于所述其余部分的下方。如下文所述,该倾倒口125有助于在倾倒金属屑时使金属屑更加顺利地离开翻斗120。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翻斗车100还包括设置在可移动基座110上的驱动装置130,该驱动装置130被配置成驱动翻斗120旋转。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驱动装置130可以由一端铰接至可移动基座110而另一端铰接至翻斗120的液压缸实现。特别地,最佳地如图3所示,可以在翻斗120的两侧各设置一个驱动装置130。虽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翻斗车,其包括:可移动基座(110);在所述可移动基座(110)的上方铰接至所述可移动基座(110)的翻斗(120),所述翻斗(120)具有底板(121)和侧板(122),所述侧板(122)围绕所述底板(121)的边缘布置并且在远离所述底板(121)的端部处限定开口(123);以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基座(110)上的驱动装置(13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30)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翻斗(120)在存储位置和排放位置之间旋转,在所述存储位置中,所述侧板(122)整体位于所述底板(121)的上方;并且在所述排放位置中,所述侧板(122)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底板(121)的下方,从而构成引导部分(1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22)的引导部分(124)从所述底板(121)向着使所述开口(123)扩大的倾斜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22)的引导部分(124)的端部位于所述侧板(122)的其余部分的端部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120)设有沿着所述侧板(122)的端部布置的顶部加强筋(12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120)设有在所述底板(121)的下侧布置的底部加强筋(127)。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翻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1)包括上层板(12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小斌董满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汉通鑫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