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采空区尾矿砂充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393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铁矿采空区尾矿砂充填系统,包括筛选机构、送料机构和混合搅拌机构,所述筛选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凸块、凸杆、筛网和进料盒,铁矿采空区设置有进料盒,所述进料盒底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二传送带、送料盒、第三传送带、水泥仓、连接管、进料仓和阀门,所述混合搅拌机构包括第一卧式搅拌机和第二卧式搅拌机,通过将尾砂矿送入送料盒内,使尾砂矿落入筛网上,通过第一传送带的转动使凸块移动从而使凸杆来回移动,进而使筛网来回移动,从而对落入筛网上的尾砂矿进行筛选,提升尾砂矿的精度,从而方便后续的混合搅拌,提高混合后的材料质量,有利于采空区的填充。填充。填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矿采空区尾矿砂充填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铁矿采空区尾矿砂充填
,具体为铁矿采空区尾矿砂充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矿山采空区是采矿后留下的地下空区,如果不进行充填,会造成地面塌陷,带来危险,充填铁矿采空区可以减少地面下沉,消除不安全因素,充填开采就是在井下或地面充填材料将采空区充填起来,达到控制地表沉陷,而充填采空区一般都是用尾矿砂进行填充;
[0003]但是目前充填采空区所用的方法是利用汽车将混凝土送入进采空区内进行充填,导致成本增高,且填充规模较小,影响填充效率,不利于大规模填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铁矿采空区尾矿砂充填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充填采空区所用的方法是利用汽车将混凝土送入进采空区内进行充填,导致成本增高,且填充规模较小,影响填充效率,不利于大规模填充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铁矿采空区尾矿砂充填系统,包括筛选机构、送料机构和混合搅拌机构;
[0006]所述筛选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凸块、凸杆、筛网和进料盒;
[0007]铁矿采空区设置有进料盒,所述进料盒底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外侧设置有凸块,所述进料盒内部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底端固定安装有凸杆;
[0008]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二传送带、送料盒、第三传送带、水泥仓、连接管、进料仓和阀门;
[0009]所述第一传送带底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一端底部设置有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外侧设置有送料盒,所述第三传动带一侧上方位置处等距安装有水泥仓,三个所述水泥仓底端出口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出口位置处设置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底部的出口处设置有阀门;
[0010]所述混合搅拌机构包括第一卧式搅拌机和第二卧式搅拌机;
[0011]所述进料仓底端设置有第一卧式搅拌机,所述第一卧式搅拌机底部设置有第二卧式搅拌机。
[0012]优选的,所述凸块顶端与凸杆底端均设置有曲面。
[0013]优选的,所述水泥仓设置有三个,且每个储量为一百吨。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三传送带的顶端和进料仓底端出口处位于第一卧式搅拌机入口处上方。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卧式搅拌机的出口处设置有填充管,且第一卧式搅拌机与第二卧式搅拌机之间连接有连通管。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卧式搅拌机和第二卧式搅拌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
性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8]1.设置了筛选机构,通过将尾砂矿送入送料盒内,使尾砂矿落入筛网上,通过第一传送带的转动使凸块移动从而使凸杆来回移动,进而使筛网来回移动,从而对落入筛网上的尾砂矿进行筛选,提升尾砂矿的精度,从而方便后续的混合搅拌,提高混合后的材料质量,有利于采空区的填充;
[0019]2.设置了送料机构,通过第二传送带将筛选后的尾砂矿送入送料盒中,通过第三传送带将送料盒输送至第一卧式搅拌机内,转动阀门打开进料仓的出口,从而使水泥进入第一卧式搅拌机内,方便将尾砂矿和水泥混合,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0020]3.设置了混合搅拌机构,通过第一卧式搅拌机将送入其中的尾砂矿和水泥进行搅拌,初步混合后,打开第一卧式搅拌机和第二搅拌机之间的连通管,将初步混合后的材料送入第二卧式搅拌机内部,从而对尾砂矿和水泥进行充分混合,从而填充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筛选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1、筛选机构;101、第一传送带;102、凸块;103、凸杆;104、筛网;105、进料盒;
[0026]2、送料机构;201、第二传送带;202、送料盒;203、第三传送带;204、水泥仓;205、连接管;206、进料仓;207和阀门;
[0027]3和混合搅拌机构;301、第一卧式搅拌机;302、第二卧式搅拌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实施例: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铁矿采空区尾矿砂充填系统,包括筛选机构1,方便对尾砂矿进行筛选,送料机构2,使送料时间加快,提高混合效率,混合搅拌机构3,便于将水泥和尾砂矿充分混合均匀;
[0030]筛选机构1包括第一传送带101、凸块102、凸杆103、筛网104和进料盒105;
[0031]铁矿采空区设置有进料盒105,进料盒105底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101,第一传送带101外侧设置有凸块102,进料盒105内部设置有筛网104,筛网104底端固定安装有凸杆103;
[0032]送料机构2包括第二传送带201、送料盒202、第三传送带203、水泥仓204、连接管205、进料仓206和阀门207;
[0033]第一传送带101底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201,第二传送带201一端底部设置有第三传送带203,第三传送带203外侧设置有送料盒202,第三传动带203一侧上方位置处等距安
装有水泥仓204,三个水泥仓204底端出口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05,连接管205出口位置处设置有进料仓206,进料仓206底部的出口处设置有阀门207;
[0034]混合搅拌机构3包括第一卧式搅拌机301和第二卧式搅拌机302;
[0035]进料仓206底端设置有第一卧式搅拌机301,第一卧式搅拌机301底部设置有第二卧式搅拌机302。
[0036]凸块102顶端与凸杆103底端均设置有曲面,使凸杆103往复运动。
[0037]水泥仓204设置有三个,且每个储量为一百吨,便于大规模填充采空区。
[0038]第三传送带203的顶端和进料仓206底端出口处位于第一卧式搅拌机301入口处上方,方便将尾砂矿和水泥送入第一卧式搅拌机301内部。
[0039]第二卧式搅拌机302的出口处设置有填充管,便于对采空区进行充填,且第一卧式搅拌机301与第二卧式搅拌机302之间连接有连通管,方便第一卧式搅拌机301中的材料进入第二卧式搅拌机302内部。
[0040]第一卧式搅拌机301和第二卧式搅拌机30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4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打开电源,将尾矿砂送入进料盒105中,使尾砂矿落入筛网104上,通过第一传送带101的移动带动凸块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铁矿采空区尾矿砂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筛选机构(1)、送料机构(2)和混合搅拌机构(3);所述筛选机构(1)包括第一传送带(101)、凸块(102)、凸杆(103)、筛网(104)和进料盒(105);铁矿采空区设置有进料盒(105),所述进料盒(105)底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101),所述第一传送带(101)外侧设置有凸块(102),所述进料盒(105)内部设置有筛网(104),所述筛网(104)底端固定安装有凸杆(103);所述送料机构(2)包括第二传送带(201)、送料盒(202)、第三传送带(203)、水泥仓(204)、连接管(205)、进料仓(206)和阀门(207);所述第一传送带(101)底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201),所述第二传送带(201)一端底部设置有第三传送带(203),所述第三传送带(203)外侧设置有送料盒(202),所述第三传送带(203)一侧上方位置处等距安装有水泥仓(204),三个所述水泥仓(204)底端出口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05),所述连接管(205)出口位置处设置有进料仓(206),所述进料仓(206)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刚同许海峰郝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