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392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包括:C0.17%~0.20%、Si0.45%~0.55%、Mn1.60%~1.70%、P≤0.025%、S≤0.025%、Nb0.035%~0.045%,V0.08~0.11%,Al0.020%~0.03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共计100%;还公布了其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精炼、异型坯连铸、铸坯堆垛缓冷。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H型钢屈服强度大于500MPa,抗拉强度大于700MPa,延伸率大于18%,不仅具有很好的屈服及抗拉强度,而且具有很好的低温冲击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炼连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H型钢系列产品用途越来越广,广泛应用在建筑、电力、水利、能源、化工、石油等领域,由于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加,世界各国都在开发海洋石油,海洋石油平台结构用H型钢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热轧H型钢替代钢板焊接将降低施工劳动强度、工程成本以及作业周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及良好市场前景,由于除对强度要求外,对韧性、疲劳性、抗层状撕裂性、焊接性能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所以生产难度较大。因此,此类钢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包括:C 0.17%~0.20%、Si 0.45%~0.55%、Mn 1.60%~1.70%、P≤0.025%、S≤0.025%、Nb 0.035%~0.045%,V 0.08~0.11%,Al 0.020%~0.03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共计100%。
[0006]进一步的,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包括:C 0.18%、Si 0.47%、Mn 1.68%、P 0.015%、S 0.008%、Nb 0.039%,V 0.083%,Al 0.02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共计100%。
[0007]进一步的,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包括:C 0.19%、Si 0.52%、Mn 1.67%、P 0.014%、S 0.007%、Nb 0.038%,V 0.094%,Al 0.02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共计100%。
[0008]进一步的,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包括:C 0.18%、Si 0.53%、Mn 1.66%、P 0.013%、S 0.007%、Nb 0.039%,V 0.10%,Al 0.026%,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共计100%。
[0009]进一步的,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包括:C 0.19%、Si 0.49%、Mn 1.69%、P 0.015%、S 0.008%、Nb 0.038%,V 0.085%,Al 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共计100%。
[0010]一种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地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精炼、异型坯连铸、铸坯堆垛缓冷;其中:
[0011]复吹转炉冶炼,终渣碱度按3.0控制,终点控制目标C≥0.03%,T≥1610℃,采用SiMn、MnFe脱氧合金化,终脱氧采用有Al脱氧,在出钢过程中加入白灰,出钢挡渣;
[0012]精炼白渣操作,每次抬起电极后蘸渣样,根据炉渣颜色补加硅钙钡,根据炉渣黏度补加白灰,终渣要求白渣;全程进行吹Ar操作,根据转炉钢水成份及温度进行脱硫、成份微调及升温操作,升温后温度T≥1570℃;精炼后期加入铌铁和钒铁,保证软吹时间大于10min;
[0013]全程采用保护浇注,过热度≤25℃,采用弱冷制度,入拉矫机前,铸坯腹板目标温度≥900℃,铸坯翼缘目标温度≥800℃,采用恒拉速操作,拉速控制在0.8m/min

0.9m/min,连铸坯切割后及时下线堆垛缓冷,缓冷时间大于48小时。
[0014]进一步的,连铸坯断面尺寸为H555mm
×
440mm
×
105m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连铸过程中,采用弱冷工艺,根据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的钢水成分特性,合理匹配拉速、过热度及进水温度,改善连铸坯温度的均匀性,控制连铸坯温度,在矫直过程尽量避开裂纹敏感区。采用该工艺生产的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铸坯表面及内部质量较好,表面裂纹率小于2%,轧制后的H型钢各项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性能,尤其是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一种采用异型坯生产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的方法,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包括:C 0.17%~0.20%、Si 0.45%~0.55%、Mn 1.60%~1.70%、P≤0.025%、S≤0.025%、Nb 0.035%~0.045%,V 0.08~0.11%,Al 0.020%~0.03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共计100%。
[0019]一种采用异型坯生产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的冶炼工艺为:转炉冶炼、LF精炼、异型坯连铸、铸坯堆垛缓冷。
[0020]复吹转炉冶炼,终渣碱度按3.0控制,终点控制目标C≥0.03%,T≥1610℃,采用SiMn、MnFe脱氧合金化,终脱氧采用有Al脱氧,在出钢过程中加入白灰,出钢挡渣。
[0021]精炼白渣操作,每次抬起电极后蘸渣样,根据炉渣颜色补加硅钙钡,根据炉渣黏度补加白灰,终渣要求白渣。全程进行吹Ar操作,根据转炉钢水成份及温度进行脱硫、成份微调及升温操作,脱硫后S≤0.030%,成分含量为C 0.17%~0.20%、Si 0.45%~0.55%、Mn 1.60%~1.70%、P≤0.025%、S≤0.025%,Al 0.020%~0.030%,升温后温度T≥1570℃。精炼后期加入铌铁和钒铁,加入后保证Nb0.035%~0.045%,V 0.08~0.11%,保证软吹时间大于10min。
[0022]全程采用保护浇注,过热度≤25℃,采用弱冷制度,入拉矫机前,铸坯腹板目标温度≥900℃,铸坯翼缘目标温度≥800℃,采用恒拉速操作,拉速控制在0.8m/min

0.9m/min,连铸坯切割后及时下线堆垛缓冷,缓冷时间大于48小时。
[0023]连铸坯断面尺寸为H555mm
×
440mm
×
105mm。
[0024]对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异型连铸坯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同时对内部质量进行热酸低倍检验并跟踪检查H型钢质量。
[0025]检查过程中未发现明显铸坯表面及内部质量缺陷,铸坯质量良好,铸坯表面裂纹率低于2%,轧制后的H型钢各项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表1是各实施例钢种的化学成分,表
2、表3、表4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表1各实施例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
[0027]实施例CSiMnPSNbVAl实施例10.180.471.680.0150.0080.0390.0830.024实施例20.190.521.670.0140.0070.0380.0940.021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包括:C 0.17%~0.20%、Si 0.45%~0.55%、Mn 1.60%~1.70%、P≤0.025%、S≤0.025%、Nb 0.035%~0.045%,V 0.08~0.11%,Al 0.020%~0.03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共计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包括:C 0.18%、Si 0.47%、Mn 1.68%、P 0.015%、S 0.008%、Nb 0.039%,V 0.083%,Al 0.02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共计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包括:C 0.19%、Si 0.52%、Mn 1.67%、P 0.014%、S 0.007%、Nb 0.038%,V 0.094%,Al 0.02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共计1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工程结构用超高强度热轧H型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包括:C 0.18%、Si 0.53%、Mn 1.66%、P 0.013%、S 0.007%、Nb 0.039%,V 0.10%,Al 0.026%,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质量分数共计1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工程结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治国宋振东卜向东赵晓敏杨鲁明张凤明陈镇方黄禄璐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