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体、囊体组件、封堵装置和新动力下开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391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囊体、囊体组件、封堵装置和新动力下开堰,囊体包括:囊体本体,所述囊体本体内形成有注入空间;多个凹陷部,多个所述凹陷部形成于所述囊体本体之上,在所述注入空间未被注入介质的情况下,所述凹陷部向所述注入空间内凹陷。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囊体,在囊体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硫化或其他橡胶材料成型的工艺制备囊体本体,利于简化摸具结构,利于保障囊体本体的良品率,利于降低囊体的生产成本。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囊体可以推动堰板上升,能够使堰板的受力更加均衡,堰板的上升更加顺滑。堰板的上升更加顺滑。堰板的上升更加顺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囊体、囊体组件、封堵装置和新动力下开堰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给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囊体、一种封堵装置和一种新动力下开堰。

技术介绍

[0002]在排水领域,现有截流装置的设备有浮筒、闸门、下开式堰门、柔性截流装置等等,这些截流装置用于分流井、调蓄池、管涵、污水处理厂等输送水体的排水管网系统中,对过流断面进行控制以起到截住水流、改变水流方向、调节水位或者防倒灌等作用。
[0003]不同的截流装置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例如:浮筒利用水的浮力进行自动控制,但由于完全根据水位情况自发的动作,具有不可控性。闸门通常采用液压驱动具有较好的可控性,但闸门通常是由上向下运动来完成关闭功能,一方面会占用水面以上的陆面空间,一方面其关闭过程中容易被随水流运动的垃圾卡塞而无法完全关闭。下开式堰门是在待管控的过流断面前设置基坑,下开式堰门置于基坑中,由下向上运动来完成关闭功能,其具有不占用水面以上的陆面空间,容易制造成较大的规格的优点,适用于需要控制较大过流断面的应用场景,例如:调蓄池、管涵等。柔性截流装置采用管式结构的囊体在压强作用下变形来实现功能,囊体表面光滑与管道同轴心在切换状态的过程中不会被水中的垃圾缠绕而出现卡阻情况,具有开挖小,易维护的优点,适用于需要控制较小过流断面的应用场景,例如:分流井、社区的雨水管道或者污水管道。
[0004]在一个排水管控的片区中,针对不同规格的过流断面适用不同的截流设备,例如:小于600mm的过流断面适用于柔性截流装置;1200mm以上的过流断面更适用于下开式堰门。柔性截流装置目前采用气压控制系统;而下开式堰门采用液压控制系统,这样在一个片区采用两套不同的驱动控制系统来控制截流设备,成本较高,兼容性差。而且,下开式堰门中的油缸作用点只能设置在堰门的两侧,即堰门的受力点分布在堰门的两个端点,受施工工艺的限制,堰门两侧的摩擦力差异较大,影响堰门运动过程中两侧的同步性,从而影响堰门运动过程的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囊体。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囊体组件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封堵装置。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动力下开堰。
[0010]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囊体,包括:
[0011]囊体本体,所述囊体本体内形成有注入空间;
[0012]多个凹陷部,多个所述凹陷部形成于所述囊体本体之上,在所述注入空间未被注入介质的情况下,所述凹陷部向所述注入空间内凹陷。
[001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囊体本体沿宽度方向的截面为第一截面,所述第一截面的外轮廓为矩形。
[00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
[0015]所述囊体本体为一体式结构;和/或
[0016]所述囊体本体由橡胶材料制成;和/或
[0017]所述囊体本体通过硫化工艺制备而成。
[001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凹陷部包括:
[0019]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连接于所述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向所述注入空间内凹陷;
[0020]相邻两个所述凹陷部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在向所述囊体本体内注入介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间隙张开;
[0021]在所述囊体制备过程中,相邻两个所述凹陷部的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之间填装有脱模纸。
[002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囊体组件,包括:
[0023]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囊体;
[0024]第一板,封闭于所述囊体的顶面;
[0025]第二板,封闭于所述囊体的底面。
[002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囊体的顶面的外边缘连接,在所述囊体的顶面的外边缘处,靠近所述紧固件的内侧和/或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夹紧所述第一板和所述囊体的顶面的夹板组,所述夹板组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
[002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板通过硫化工艺与所述囊体的底面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二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囊体底面的长度。
[002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由金属材料制成;和/或
[0029]所述第二板由金属材料制成。
[003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囊体组件还包括:
[0031]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连接于所述囊体本体。
[003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件包括形成于所述囊体本体内的骨架;和/或
[0033]所述加强件包括:
[0034]第一夹板;
[0035]第二夹板,部分所述囊体本体夹设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
[0036]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
[003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骨架由交错设置的帘子布制成。
[003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封堵装置,包括:
[0039]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囊体组件;
[0040]侧封软板,设置在所述囊体组件的侧面,连接于所述囊体本体。
[004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封堵装置还包括:
[0042]导轨,所述导轨上形成有容纳空间;
[0043]所述囊体组件用于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在所述囊体本体内被注入介质的情况下,所述侧封软板抵接于所述导轨。
[004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封软板由橡胶材料制成。
[004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新动力下开堰,包括:
[0046]堰板框架;
[0047]堰板,所述堰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堰板框架;
[0048]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囊体组件,所述囊体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堰板框架,另一端用于抵接于所述堰板。
[004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新动力下开堰还包括:
[0050]注入单元,设置堰板框架内,所述注入单元包括多个介质输出口,每个所述介质输出口连通于所述囊体的注入空间;
[0051]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堰板和所述堰板框架之间。
[005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囊体包括了囊体本体和形成于囊体本体之上的多个凹陷部,在使用过程中,在需要对流体进行阻断,只需要向囊体的囊体本体内注入介质,使得囊体本体充盈、膨胀即可增加囊体的体积,囊体即可抵接在流体输送的渠道内壁,可以对流体进行阻断。
[005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囊体组件包括囊体、封闭于囊体的顶面的第一板和封闭于囊体底面的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封闭囊体的两个开放端面,将囊体夹置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并使得囊体的内侧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囊体组件的腔体在压强的作用下,第一板可以远离第二板;在压强撤销后,第一板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囊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囊体本体,所述囊体本体内形成有注入空间;多个凹陷部,多个所述凹陷部形成于所述囊体本体之上,在所述注入空间未被注入介质的情况下,所述凹陷部向所述注入空间内凹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本体沿宽度方向的截面为第一截面,所述第一截面的外轮廓为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本体为一体式结构;和/或所述囊体本体由橡胶材料制成;和/或所述囊体本体通过硫化工艺制备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陷部包括: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连接于所述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向所述注入空间内凹陷;相邻两个所述凹陷部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在向所述囊体本体内注入介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间隙张开;在所述囊体制备过程中,相邻两个所述凹陷部的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之间填装有脱模纸。5.一种囊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囊体;第一板,封闭于所述囊体的顶面;第二板,封闭于所述囊体的底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囊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囊体的顶面的外边缘连接,在所述囊体的顶面的外边缘处,靠近所述紧固件的内侧和/或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夹紧所述第一板和所述囊体的顶面的夹板组,所述夹板组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囊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通过硫化工艺与所述囊体的底面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二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囊体底面的长度。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曾磊胡正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