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331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铸造领域,公开了一种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箱、连接水管、水泵和热量回收器,其中,水箱平行于缓冷坑的坑壁设置于缓冷坑外侧,且水箱与缓冷坑坑壁之间间距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铸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连铸坯在完成切割,进入下一工序时,其普遍温度在500

600℃,这些高温钢材送至缓冷坑缓冷,约20h后,温度需要降至常温,这个过程中铸坯需要向环境散发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热量没有被有效的利用,造成了能量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对缓冷坑内高温铸坯进行热量回收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水箱与缓冷坑的坑壁通过进行热交换加热水箱内的水,水泵提供水循环的动力,将被加热的水送至热量回收器,通过上述过程实现对铸坯的余热回收。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该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箱、连接水管、水泵和热量回收器,其中,
[0005]所述水箱平行于缓冷坑的坑壁设置于缓冷坑外侧,且所述水箱与缓冷坑坑壁之间间距3

10cm;
[0006]所述水箱包括外壁和由所述外壁围合形成的内腔,所述外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0007]所述热量回收器上设置有回收入口和回收出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连接水管与所述水泵的出口相连接,所述出水口通过所述连接水管与所述回收入口相连接;所述回收出口通过所述连接水管与所述水泵的入口相连。
[0008]优选地,所述水箱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水箱之间通过连接水管连接,多个所述水箱沿缓冷坑的周向布置。
[0009]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水箱的两侧,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上部且靠近缓冷坑坑壁,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下部且远离缓冷坑坑壁。
[0010]优选地,所述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辅助水箱单元,所述辅助水箱单元与所述水箱宽度和高度一致;
[0011]所述辅助水箱单元能够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辅助水箱单元与所述水箱配合覆盖缓冷坑坑壁的外表面;
[0012]多个所述辅助水箱单元通过连接水管与所述水箱相连接;
[0013]位于缓冷坑同一坑壁外侧的所述辅助水箱单元的中心线与所述水箱的中心线重合。
[0014]优选地,所述水泵为高压水泵。
[0015]优选地,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远离所述进水口;
[0016]所述水箱内设置有与所述排水口相配合的排水堵头,所述排水堵头可拔出地堵塞
于所述排水口内。
[0017]优选地,所述排水堵头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排水口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凹槽。
[0018]优选地,连接所述水泵与水箱的所述连接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0019]连接所述水箱与热量回收器的所述连接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水泵之间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水源。
[0021]优选地,连接所述水箱与所述热量回收器的所述连接水管上设置有旁通取暖管路,所述旁通取暖管路的两端位于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热量回收器之间;
[0022]所述旁通取暖管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阀门,用于开启或停止使用所述旁通取暖管路。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提供了一组靠近缓冷坑四壁的水箱,该水箱与缓冷坑的坑壁进行热交换,加热水箱内的水,水泵将被加热的水泵送至热量回收器,经热量回收器后,水再回到水箱内。伴随该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内的水循环,系统的热能也发生了传递,并实现了将热能由铸坯传递至热量回收器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5]图1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的示意图;
[0026]图2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水箱的主视图;
[0027]图3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水箱的左视图;
[0028]图4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水箱A

A向剖面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水箱
ꢀꢀꢀꢀꢀꢀꢀꢀꢀꢀꢀꢀꢀꢀꢀꢀꢀꢀꢀꢀꢀꢀꢀꢀ
11进水口
[0031]12出水口
ꢀꢀꢀꢀꢀꢀꢀꢀꢀꢀꢀꢀꢀꢀꢀꢀꢀꢀꢀꢀꢀ
13排水口
[0032]14排水口堵头
ꢀꢀꢀꢀꢀꢀꢀꢀꢀꢀꢀꢀꢀꢀꢀꢀꢀ
15内腔
[0033]16外壁
ꢀꢀꢀꢀꢀꢀꢀꢀꢀꢀꢀꢀꢀꢀꢀꢀꢀꢀꢀꢀꢀꢀꢀ
8缓冷坑
[0034]3水泵
ꢀꢀꢀꢀꢀꢀꢀꢀꢀꢀꢀꢀꢀꢀꢀꢀꢀꢀꢀꢀꢀꢀꢀꢀ
4热量回收器
[0035]21第一阀门
ꢀꢀꢀꢀꢀꢀꢀꢀꢀꢀꢀꢀꢀꢀꢀꢀꢀꢀꢀ
22第二阀门
[0036]5辅助水箱单元
ꢀꢀꢀꢀꢀꢀꢀꢀꢀꢀꢀꢀꢀꢀꢀꢀ
6进水管
[0037]7旁通取暖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39]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面向、背向、垂项、斜上方、上方、端部”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0040]参见图1

4所示的一种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该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箱1、连接水管、水泵3和热量回收器4,其中,
[0041]水箱1平行于缓冷坑8的坑壁设置于缓冷坑8外侧,且水箱1与缓冷坑8坑壁之间间距3

10cm;
[0042]水箱1包括外壁16和由外壁16围合形成的内腔15,外壁16上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
[0043]热量回收器4上设置有回收入口41和回收出口42;进水口11通过连接水管与水泵3的出口相连接,出水口12通过连接水管与回收入口41相连接;回收出口42通过连接水管与水泵3的入口相连。
[004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当高温连铸坯进入缓冷坑8后,缓冷坑8内的热量会通过缓冷坑8的坑壁向外辐射,设置于缓冷坑8坑壁外侧的水箱1能够吸收这些辐射出的热量,并对水箱1内的冷却水进行加热,被加热的冷却水经过水泵3泵入热量回收器4,在热量回收器内可以与其他介质进行热交换,或者也可以直接对这些热水释压使其变成水蒸气发电。经热量回收器4处理后的冷却水经水泵3重新进入水箱1内。至此,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内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使用。
[0045]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水箱1设置多个,多个水箱1之间通过连接水管连接,多个水箱1沿缓冷坑8的周向布置。通过布置更多的水箱1,使得水箱1能够覆盖更多的缓冷坑8的坑壁,通过这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箱(1)、连接水管、水泵(3)和热量回收器(4),其中,所述水箱(1)平行于缓冷坑(8)的坑壁设置于缓冷坑(8)外侧,且所述水箱(1)与缓冷坑(8)坑壁之间间距3

10cm;所述水箱(1)包括外壁(16)和由所述外壁(16)围合形成的内腔(15),所述外壁(16)上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热量回收器(4)上设置有回收入口(41)和回收出口(42);所述进水口(11)通过所述连接水管与所述水泵(3)的出口相连接,所述出水口(12)通过所述连接水管与所述回收入口(41)相连接;所述回收出口(42)通过所述连接水管与所述水泵(3)的入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水箱(1)之间通过连接水管连接,多个所述水箱(1)沿缓冷坑(8)的周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分别位于所述水箱(1)的两侧,所述进水口(11)设置于所述水箱(1)的上部且靠近缓冷坑(8)坑壁,所述出水口(12)设置于所述水箱(1)的下部且远离缓冷坑(8)坑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冷坑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辅助水箱单元(5),所述辅助水箱单元(5)与所述水箱(1)宽度和高度一致;所述辅助水箱单元(5)能够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辅助水箱单元(5)与所述水箱(1)配合覆盖缓冷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贺亚李海王吾磊杨仁强邓齐根范石伟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