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善的发光效率的发光器件及包括该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281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19
一种发光器件,包括:反射层;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第二电极,面对所述第一电极;第一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第二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及第一部分透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射层和所述第二发射层之间,从而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之间形成一次或更高次谐振模式、以及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二次或更高次谐振模式。式。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改善的发光效率的发光器件及包括该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基于2021年3月3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

2021

0028354并且要求其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0003]本公开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和包括该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发光效率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和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4]有机发光器件(OLED)通过根据从有机发射层中的阳极供应的空穴和从阴极供应的电子的结合的光发射来形成图像。OLED具有优异的显示特性,例如,宽视角、快速响应速度、小厚度、低制造成本和高对比度。
[0005]此外,OLED可以根据选择适当的材料作为有机发射层的材料来发出特定颜色。根据该原理,可以通过使用OLED来制造彩色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提供了具有改善的发光效率的OLED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0007]附加方面部分地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阐述,且部分地将通过该描述而变得清楚明白,或者可以通过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实践来获知。
[0008]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包括:反射层;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第二电极,面对所述第一电极;第一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第二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及第一部分透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射层和所述第二发射层之间,使得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之间形成一次或更高次谐振模式、以及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二次或更高次谐振模式。
[0009]所述第一电极可以包括透明电极,并且所述第二电极可以包括反射一部分光而透射另一部分光的部分透射电极。
[0010]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可以构成具有谐振波长的微腔,并且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可以设置于在所述微腔内谐振的光波的波节处。
[0011]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可以包括银(Ag)、铝(Al)、银合金或铝合金。
[0012]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的厚度可以是约5nm至约30nm。
[0013]所述第二电极的厚度可以与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的厚度的不同。
[0014]所述第一发射层可以包括:第一空穴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第一有机发射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上;以及第一电子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有机发射材料层上,并且所述第二发射层可以包括:第二空穴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
上;第二有机发射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上;以及第二电子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有机发射材料层上。
[0015]所述发光器件还可以包括:透明导体层,在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上,以面对所述第二电极。
[0016]所述发光器件还可以包括:电荷生成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射层和所述第二发射层之间。
[0017]所述发光器件还可以包括:第三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及第二部分透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射层和所述第三发射层之间。
[0018]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和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可以被布置为使得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之间可以形成一次谐振模式、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之间形成二次谐振模式、以及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三次谐振模式。
[0019]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可以构成具有谐振波长的微腔,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可以设置于在所述微腔中谐振的光波的第一波节处,并且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可以设置于在所述微腔中谐振的所述光波的第二波节处。
[0020]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包括:反射层;第一电极,在所述反射层上;第二电极,面对所述第一电极;相位校正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第一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相位校正层之间;第二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相位校正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第一部分透射镜,设置在所述相位校正层和所述第一发射层之间;以及第二部分透射镜,设置在所述相位校正层和所述第二发射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和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被布置为使得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之间形成一次或更高次谐振模式、以及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二次或更高次谐振模式。
[0021]所述第一电极可以包括透明电极,并且所述第二电极可以包括反射一部分光而透射另一部分光的部分透射电极。
[0022]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可以构成具有谐振波长的微腔,并且所述相位校正层可以位于在所述微腔内谐振的光波的波节处。
[0023]所述反射层、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和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可以使得由所述反射层、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和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反射的光出现大于180度的相位调制。
[0024]所述相位校正层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0025]所述相位校正层的厚度可以是约5nm至约150nm。
[0026]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和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银(Ag)、铝(Al)、银合金或铝合金。
[0027]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和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中的每一个具有约5nm到约30nm的厚度。
[0028]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之间的光学距离可以被设置为使得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之间形成一次谐振模式或二次谐振模式,并且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光学距离可以被设置为使得在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所述一次谐振模式或所述二次谐振模式。
[0029]所述第一发射层可以包括:第一空穴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第一有机发射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上;以及第一电子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有机发射材料层上,并且所述第二发射层可以包括:第二空穴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上;第二有机发射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上;以及第二电子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有机发射材料层上。
[0030]所述第一有机发射材料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发射材料层生成相同波长的光。
[0031]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之间的光学距离可以被设置为使得针对从所述第一有机发射材料层生成的光的波长形成谐振模式,并且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光学距离可以被设置为使得针对从所述第二有机发射材料层生成的光的波长形成谐振模式。
[0032]所述第一有机发射材料层可以生成第一波长的光,并且所述第二有机发射材料层可以生成与所述第一波长不同的第二波长的光。
[0033]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之间的光学距离可以被设置为使得针对所述第一波长形成谐振模式,并且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光学距离可以被设置为针对所述第二波长形成谐振模式。
[0034]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器件,包括:反射层;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第二电极,面对所述第一电极;第一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第二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及第一部分透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射层和所述第二发射层之间,使得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之间形成一次或更高次谐振模式、以及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二次或更高次谐振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透明电极,并且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反射一部分光而透射另一部分光的部分透射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构成具有谐振波长的微腔,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设置于在所述微腔内谐振的光波的波节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包括银(Ag)、铝(Al)、银合金或铝合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的厚度是5nm至30n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的厚度不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层包括:第一空穴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第一有机发射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上;以及第一电子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有机发射材料层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发射层包括:第二空穴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上;第二有机发射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上;以及第二电子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有机发射材料层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还包括:透明导体层,在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上,以面对所述第二电极。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还包括:电荷生成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射层和所述第二发射层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还包括:第三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及第二部分透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射层和所述第三发射层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和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被布置为使得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之间形成一次谐振模式、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之间形成二次谐振模式、以及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三次谐振模式。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构成具有谐振
波长的微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设置于在所述微腔中谐振的光波的第一波节处,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设置于在所述微腔中谐振的所述光波的第二波节处。13.一种发光器件,包括:反射层;第一电极,在所述反射层上;第二电极,面对所述第一电极;相位校正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第一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相位校正层之间;第二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相位校正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第一部分透射镜,设置在所述相位校正层和所述第一发射层之间;以及第二部分透射镜,设置在所述相位校正层和所述第二发射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和所述第二部分透射镜被布置为使得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一部分透射镜之间形成一次或更高次谐振模式、以及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二次或更高次谐振模式。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原提具贤崔雅净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