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蒸饭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50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饭车,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蒸饭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蒸饭车的盖板进行稳定关闭,且能够快速地对米饭进行蒸熟的燃气蒸饭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燃气蒸饭车,包括:万向轮、蒸箱和第一转动板等;四个万向轮顶部之间设置有蒸箱,蒸箱内侧左右两侧均匀间隔设置有挡块,蒸箱外侧右侧壁上下两侧设置有第一转动板。工作人员可通过接通燃气管使燃气进入燃烧炉内,工作人员将清水通过进水管加入蒸箱内部右侧,清水通过隔板左侧中上部的圆孔进入蒸箱内部左侧,工作人员启动燃烧炉对清水进行加热,进而水蒸气通过透气板对米饭进行蒸煮。板对米饭进行蒸煮。板对米饭进行蒸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蒸饭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蒸饭车,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蒸饭车。

技术介绍

[0002]蒸饭车也被称为蒸饭柜和蒸饭机等,蒸饭车是一种利用电、燃气发热对米饭进行蒸熟的大型厨房烘烤设备,蒸饭车主要用于部队、学校食堂或者时工厂食堂等场所。
[0003]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蒸饭车采用柜式推车,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推动蒸饭车,但是该蒸饭车的盖板不能稳定地移动和固定,进而导致蒸饭时,蒸饭车内部的温度不能快速地升高,影响米饭的蒸煮效率,且不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对蒸饭车的盖板进行稳定关闭,且能够快速地对米饭进行蒸熟的燃气蒸饭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该蒸饭车的盖板不能稳定地移动和固定,进而导致蒸饭时,蒸饭车内部的温度不能快速地升高,影响米饭的蒸煮效率的不足,提供一种燃气蒸饭车,其能够对蒸饭车的盖板进行稳定关闭,且能够快速地对米饭进行蒸熟。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蒸饭车,包括:万向轮、蒸箱、第一转动板、转轴、第二转动板、盖板、观察窗、第一把手、限位块、透气板、出气管、燃烧炉、出烟管、燃气管和进水管,四个万向轮顶部之间设置有蒸箱,蒸箱内侧左右两侧均匀间隔设置有挡块,蒸箱外侧右侧壁上下两侧设置有第一转动板,两个第一转动板前侧均设置有转轴,两个转轴上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板,两个第二转动板左侧之间设置有盖板,盖板前侧上部设置有观察窗,盖板前侧中部转动式设置有第一把手,蒸箱内侧左侧壁前侧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第一把手转动式连接,蒸箱内侧下部设置有透气板,蒸箱外侧顶部贯穿有出气管,蒸箱内侧底部左侧设置有燃烧炉,燃烧炉后侧右侧设置有出烟管,燃烧炉后侧左侧设置有燃气管,出烟管和燃气管均贯穿蒸箱外侧左后侧位置,蒸箱外侧右后侧贯穿有进水管。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隔板、滑动板、滑块、第一连接杆和浮力球,蒸箱内侧右侧设置有隔板,隔板左侧中上部开有圆孔,隔板左侧滑动式设置有滑动板,蒸箱内侧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置有滑块,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一连接杆相近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浮力球,浮力球与滑动板底部接触。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连接杆、擦拭棉、第一固定板、导向杆、弹性件、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把手,盖板前侧左右两侧上部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二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后侧之间设置有擦拭棉,两个第一固定板相近的一侧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两个弹性件套接至两根导向杆上,盖板后侧上部与擦拭棉顶部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相近的一侧之间设置有两根导向杆,两个第二连接杆前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前侧设置有第二把手。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隔板的材质为铜。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燃气管后侧设置有螺纹柱。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把手上设置有橡胶防滑套。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工作人员可通过接通燃气管使燃气进入燃烧炉内,工作人员将清水通过进水管加入蒸箱内部右侧,清水通过隔板左侧中上部的圆孔进入蒸箱内部左侧,工作人员启动燃烧炉对清水进行加热,进而水蒸气通过透气板对米饭进行蒸煮。
[0012]2、工作人员将清水加入蒸箱内部,清水进入一定量时,浮力球受到浮力影响向上移动,进而使滑动板将隔板左侧中上部的圆孔堵住,清水不再进入蒸箱内部,当水被烧干,浮力球向下滑动使清水进入蒸箱内,进而实现自动加水。
[0013]3、工作人员握紧第二把手向下拉动,第二把手带动第二固定板向下滑动,两个第二连接杆带动擦拭棉向下移动对观察窗表面的水蒸气进行擦除,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窗对米饭情况进行查看。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中:1

万向轮,2

蒸箱,3

第一转动板,4

转轴,5

第二转动板,6

盖板,7

观察窗,8

第一把手,9

限位块,10

透气板,11

出气管,12

燃烧炉,13

出烟管,14

燃气管,15

进水管,151

隔板,16

滑动板,17

滑块,18

第一连接杆,19

浮力球,20

擦拭棉,21

第一固定板,22

导向杆,23

弹性件,24

第二连接杆,25

第二固定板,26

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燃气蒸饭车,参阅图1

7所示,包括有万向轮1、蒸箱2、第一转动板3、转轴4、第二转动板5、盖板6、观察窗7、第一把手8、限位块9、透气板10、出气管11、燃烧炉12、出烟管13、燃气管14和进水管15,四个万向轮1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有蒸箱2,蒸箱2内侧左右两侧均匀间隔设置有挡块,蒸箱2外侧右侧壁上下两侧设置有第一转动板3,两个第一转动板3前侧均设置有转轴4,两个转轴4上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板5,两个第二转动板5左侧之间设置有盖板6,盖板6前侧上部设置有观察窗7,盖板6前侧中部转动式设置有第一把手8,蒸箱2内侧左侧壁前侧设置有限位块9,限位块9与第一把手8转动式连接,蒸箱2内侧下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透气板10,蒸箱2外侧顶部贯穿有出气管11,蒸箱2内侧底部左侧设置有燃烧炉12,燃烧炉12后侧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出烟管13,燃烧炉12后侧左侧设置有燃气管14,燃气管14后侧设置有螺纹柱,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接通燃气管14,出烟管13和燃气管14均贯穿蒸箱2外侧左后侧位置,蒸箱2外侧右后侧贯穿有进水管15。
[0025]当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蒸饭时,工作人员将本装置通过万向轮1进行推动,随后工作
人员将米饭盛入容器内,工作人员转动第一把手8,第一把手8与限位块9不再接触,工作人员握紧第一把手8向右侧拉动,第一把手8带动盖板6向右侧转动打开,随后工作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蒸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万向轮(1)、蒸箱(2)、第一转动板(3)、转轴(4)、第二转动板(5)、盖板(6)、观察窗(7)、第一把手(8)、限位块(9)、透气板(10)、出气管(11)、燃烧炉(12)、出烟管(13)、燃气管(14)和进水管(15),四个万向轮(1)顶部之间设置有蒸箱(2),蒸箱(2)内侧左右两侧均匀间隔设置有挡块,蒸箱(2)外侧右侧壁上下两侧设置有第一转动板(3),两个第一转动板(3)前侧均设置有转轴(4),两个转轴(4)上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板(5),两个第二转动板(5)左侧之间设置有盖板(6),盖板(6)前侧上部设置有观察窗(7),盖板(6)前侧中部转动式设置有第一把手(8),蒸箱(2)内侧左侧壁前侧设置有限位块(9),限位块(9)与第一把手(8)转动式连接,蒸箱(2)内侧下部设置有透气板(10),蒸箱(2)外侧顶部贯穿有出气管(11),蒸箱(2)内侧底部左侧设置有燃烧炉(12),燃烧炉(12)后侧右侧设置有出烟管(13),燃烧炉(12)后侧左侧设置有燃气管(14),出烟管(13)和燃气管(14)均贯穿蒸箱(2)外侧左后侧位置,蒸箱(2)外侧右后侧贯穿有进水管(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蒸饭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151)、滑动板(16)、滑块(17)、第一连接杆(18)和浮力球(19),蒸箱(2)内侧右侧设置有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向全赵传飞刘生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幸福向明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