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基质袋开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190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基质袋开孔装置,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上表面设置有握把(2),外壳体(1)下部设置有固定夹板(3),外壳体(1)内部设置有主电机(4)、上轨道板(5)、旋转圆盘(6)、下轨道板(7)、移动轴(9)、切割电机(10)、切割轮(11)、外压片(12)和内压片(13)。通过夹板固定、移动切割、钩针回收等机构的联动配合,使所开种植孔平整划一、孔径大小一致;同时还能实现切割薄膜的快速回收,解决了现有基质袋开孔器开孔繁杂、费时费力等技术问题。费时费力等技术问题。费时费力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基质袋开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基质袋开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袋式基质无土栽培是指在专用塑料袋内填充椰糠、泥炭、珍珠岩或混合基质栽培作物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基质用量少,并配以滴灌方法,可实现水肥的精准控制,易于实现生产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种植种苗前需要在长条形基质袋上间隔开孔形成种植孔(栽培孔)。但目前,基质袋栽培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存在开孔过程繁琐、人力劳动投入大等问题。现有基质袋的开孔一般采用刀片划
“□”

“×”
进行开孔,一方面造成基质袋开孔大小不一或开孔不彻底;另一方面切割下来的基质袋碎片需要单独回收或需要手动塞进基质袋内才能进行作物定植,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基质袋开孔器开孔繁杂、费时费力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基质袋开孔装置。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基质袋开孔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上表面设置有握把,外壳体下部设置有固定夹板,外壳体内部设置有主电机、上轨道板、旋转圆盘、下轨道板、移动轴、切割电机、切割轮、外压片和内压片。
[0005]主电机设置在上轨道板之上,旋转圆盘设置在上、下轨道板之间,旋转圆盘中心与主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上、下轨道板上分别设置有四条相互呈直角的轨道槽;四根移动轴贯穿上轨道板、旋转圆盘、下轨道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四条轨道槽中。
[0006]外压片和内压片设置在下轨道板下方,外压片和内压片中央均具有四方形开口,内压片位于外压片开口中,内压片的四周外壁与外压片的四周内壁之间形成四条切割槽;外压片四角之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切割电机和相应的四个切割轮,所述四个切割轮分别位于所述四条切割槽中,相邻切割轮之间呈直角布置;所述四根移动轴分别与所述四个切割电机固定连接。
[0007]具体情况下,所述握把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0008]具体情况下,所述固定夹板具有两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竖直限位板。
[0009]具体情况下,还包括基质袋回收单元,基质袋回收单元包含若干根钩针(例如1

4根),钩针竖直设置在内压片开口中,上端与下轨道板固定连接,针尖向下自由伸出内压片。优选情况下,基质袋回收单元包含四根钩针,四根钩针竖直设置在内压片开口的四个角;从而可以每次稳定可靠地勾起切割后的薄膜并缚在四根钩针地针体上。
[0010]具体情况下,内压片通过四周封闭式内壳体或开放式支撑框架与下轨道板连接固定。
[0011]优选情况下,外壳体分为上外壳和下外壳,上外壳下端与上轨道板平齐并固定连接,下外壳下端与外压片平齐并固定连接。
[0012]具体情况下,主电机和切割电机都具有减速机构。
[0013]优选情况下,每个切割电机底部设置有滚轮。
[0014]优选情况下,旋转圆盘上设置有供四根移动轴直线运动相适应的四条移位槽。
[0015]优选情况下,所述四条轨道槽呈正方形布置,所述四条切割槽呈正方形布置。
[0016]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基质袋开孔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7](1)便携式基质袋开孔装置通过固定夹板确保开孔位置方正,电机驱动移动轴和切割轮的实时联动,可以保证基质袋所开种植孔平整划一、孔径大小一致,使基质袋开孔过程变得更高效、更标准。
[0018](2)便携式基质袋开孔装置通过钩针实现切割薄膜的快速回收,简化了常规方法先切割后手动塞膜步骤,使切割、膜回收浓缩为一键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基质袋开孔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基质袋开孔装置的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基质袋开孔装置的内部结构主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旋转圆盘俯视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切割轮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基质袋回收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钩针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基质袋开孔过程示意图。
[0027]附图中各标记分别代表:1

外壳体,2

握把,3

固定夹板,4

主电机,5

上轨道板,6

旋转圆盘,7

下轨道板,8

轨道槽,9

移动轴,10

切割电机,11

切割轮,12

外压片,13

内压片,14

切割槽,15

钩针,16

移位槽,17

内壳体,18

控制开关,19

上外壳,20

下外壳,21

输出轴,22

联轴器,23

滚轮,24

针尖,30

基质袋,31

种植孔,91

上配合部,92

中配合部,93

下配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
[0029]参见图1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基质袋开孔装置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上表面设置有握把2,外壳体1下部设置有固定夹板3,外壳体1内部设置有主电机4、上轨道板5、旋转圆盘6、下轨道板7、移动轴9、切割电机10、切割轮11、外压片12和内压片13。
[0030]上轨道板5和下轨道板7水平设置在外壳体内的上部空间。主电机4设置在上轨道板5之上,旋转圆盘6设置在上轨道板5和下轨道板7之间。主电机4的输出轴21穿过上轨道板5的中心孔,侧壁与旋转圆盘6中心固定连接,并继续穿过旋转圆盘6与下轨道板7的中心通过联轴器22连接。上、下轨道板上分别设置有四条相互呈直角的轨道槽8。四根移动轴9贯穿上轨道板5、旋转圆盘6、下轨道板7分别设置在四条轨道槽8中。参见图4,旋转圆盘6上设置有供四根移动轴8直线运动相适应的四条移位槽16。
[0031]外压片12和内压片13设置在下轨道板7下方。外压片12和内压片13中央均具有四
方形开口,内压片13位于外压片12开口中,内压片13底面与外压片12底面保持平齐。内压片13的四周外壁与外压片12的四周内壁之间形成四条切割槽14。外压片12四角之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切割电机10和相应的四个切割轮11。四个切割轮11分别位于四条切割槽14中,相邻切割轮11之间呈直角布置。内压片13通过四周封闭式内壳体17或开放式支撑框架与下轨道板7连接固定(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基质袋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上表面设置有握把(2),外壳体(1)下部设置有固定夹板(3),外壳体(1)内部设置有主电机(4)、上轨道板(5)、旋转圆盘(6)、下轨道板(7)、移动轴(9)、切割电机(10)、切割轮(11)、外压片(12)和内压片(13);主电机(4)设置在上轨道板(5)之上,旋转圆盘(6)设置在上、下轨道板之间,旋转圆盘(6)中心与主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上、下轨道板上分别设置有四条相互呈直角的轨道槽(8);四根移动轴(9)贯穿上轨道板(5)、旋转圆盘(6)、下轨道板(7)分别设置在所述四条轨道槽中;外压片(12)和内压片(13)设置在下轨道板(7)下方,外压片(12)和内压片(13)中央均具有四方形开口,内压片(13)位于外压片(12)开口中,内压片(13)的四周外壁与外压片(12)的四周内壁之间形成四条切割槽(14);外压片(12)四角之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切割电机(10)和相应的四个切割轮(11),所述四个切割轮(11)分别位于所述四条切割槽(14)中,相邻切割轮(11)之间呈直角布置;所述四根移动轴(9)分别与所述四个切割电机(1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基质袋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2)上设置有控制开关(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柱王鑫梅陈小文汪灵徐皎艺付淑璇陈咨嘉朱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