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体预聚体生产用除湿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1887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体预聚体生产用除湿反应系统,包括罐体、用于在反应过程中对罐体进行抽真空的抽真空系统、用于在生产结束放料前向罐体内通入干燥气体的干燥气体供给系统以及设置在罐体下方用于能够对罐体进行降温的降温机构,罐体的上方盖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用于在反应过程中与抽真空系统相连接并在生产结束放料前与干燥系统相连接的连通管以及用于投入待反应物料的喂料口,罐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待反应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罐体的底端设置有放料组件,罐体上还设置有加热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除去进入到罐体内的空气水分以及反应中生成的水汽,避免罐体内杂质膜的形成,降低水分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减少清洗罐体的频次。减少清洗罐体的频次。减少清洗罐体的频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体预聚体生产用除湿反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弹性体型梁端防水装置的生产系统
,更具体涉及一种弹性体预聚体生产用除湿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铁路混凝土桥梁弹性体梁端防水装置即聚氨酯弹性体伸缩缝,与橡胶止水带伸缩缝不同,其无金属型材、锚固装置等支承结构,与混凝土梁端连接方式仅为粘接,属于“非固定式”梁间伸缩缝。聚氨酯弹性体伸缩缝可在施工现场制作,将双组分聚氨酯两个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浇注至梁间接缝槽中,常温固化后形成弹性体,并与两侧梁端牢固粘接。
[0003]聚氨酯弹性体组合料由A、B两个组分组成。聚氨酯预聚体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通过非等摩尔比反应合成,影响预聚体的因素主要包括水分、温度和原料配比等。聚氨酯预聚体在生产过程中,空气或器壁残留的水分会与异氰酸根发生副反应,形成脲键引发扩链、交联,导致PPU粘度增加,产生凝胶,影响产品的质量,加大清洗罐体的难度。总体来说,对于弹性体伸缩缝A组分的生产过程来讲,总避免不了空气的渗入,空气中含有水分,会与弹性体伸缩缝A组分中的异氰酸根反应,时间一长,容易在罐体内部表面形成杂质膜,从而影响产品性能,其次使得反应釜的清洗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弹性体预聚体生产用除湿反应系统,以解决弹性体伸缩缝A组分的生产过程时有空气混入而影响产品性能并加大清洗罐体难度的问题,以除去进入到罐体内的空气水分以及反应中生成的水汽,避免罐体内杂质膜的形成,降低水分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减少清洗罐体的频次。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弹性体预聚体生产用除湿反应系统,包括罐体、用于在反应过程中对罐体进行抽真空的抽真空系统、用于在生产结束放料前向罐体内通入干燥气体以使得罐体能够正常放料的干燥气体供给系统以及设置在罐体下方用于能够对罐体进行降温的降温机构,罐体的上方盖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用于在反应过程中与抽真空系统相连接并在生产结束放料前与干燥系统相连接的连通管以及用于投入待反应物料的喂料口,罐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待反应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罐体的底端设置有放料组件,罐体上还设置有加热系统。
[0007]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罐体包括内筒和围设在内筒外侧的保温筒,内筒与保温筒之间形成导热介质腔体,顶盖盖设在内筒的上方。
[0008]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系统包括与导热介质腔体底端相连通的导热介质进料管以及与导热介质腔体顶端相连通的导热介质出料管,导热介质进料管的进料端连通设置在导热介质循环系统的出料端,导热介质出料管的出料端连通设置在导热介质循环系统的进料端。
[0009]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内筒内部的搅拌轴以及设置在搅拌轴底端的框式搅拌辊,搅拌轴的顶端伸出内筒并连接设置有减速器和电机。
[0010]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内筒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包括竖向设置在内筒内部的温度计,温度计的顶端伸出顶盖并连接设置有温度表。
[0011]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内筒内部真空度的真空表。
[0012]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顶盖还设置有观察窗和安全阀。
[0013]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放料组件包括与内筒的底端相连通的放料管道,放料管道伸出保温筒,伸出保温筒的放料管道上设置有放料阀。
[0014]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降温机构包括设置在罐体正下方的风机。
[0015]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干燥气体供给系统包括供气装置以及一端与供气装置相连通且另一端能够与连通管相连通的干燥塔。
[0016]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0017]本技术在生产聚氨酯预聚体时,通过抽真空系统来去除聚氨酯预聚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以及加料时裹挟进去的空气中的水分,从而避免其与异氰酸根反应;在生产结束放料之前在连通管前端接入干燥塔从而避免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至罐体内部,避免出现部分未反应掉的异氰酸根与通入的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反应的问题,从而本技术能够避免罐体内杂质膜的形成,降低水分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减少了清洗罐体的频次。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剖开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部分剖开后的主视图。
[0022]其中:1、罐体,11、内筒,12、导热介质腔体,13、保温筒,14、顶盖,15、导热介质进料管,16、导热介质出料管,17、真空表,18、连通管,19、喂料口,110、观察窗,111、安全阀,112、支撑腿,2、搅拌机构,21、电机,22、搅拌轴,23、框式搅拌辊,3、放料组件,31、放料管道,32、放料阀,4、降温机构,41、风机,5、温度检测组件,51、温度计,52、温度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一种弹性体预聚体生产用除湿反应系统,结合图1至图4所示,包括罐体1、抽真空系统、干燥气体供给系统、降温机构4、顶盖14、连通管18、喂料口19、搅拌机构2和加热系统。
[0025]罐体1的上方盖设有顶盖14。罐体1包括内筒11和围设在内筒11外侧的保温筒13,内筒11与保温筒13之间形成导热介质腔体12,顶盖14盖设在内筒11的上方。罐体1的底端通过支撑腿112进行支撑,具体地支撑腿112固定设置在保温筒13的底端并设置有三根。
[0026]顶盖14上设置有连通管18和喂料口19。连通管18用于在反应过程中与抽真空系统相连接并在生产结束放料前与干燥系统相连接。喂料口19用于投入待反应物料。
[0027]抽真空系统用于在反应过程中对罐体1进行抽真空。顶盖14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内筒11内部真空度的真空表17,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真空表17可获知内筒11内部的真空度。抽
真空系统为现有常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0028]干燥气体供给系统,用于在生产结束放料前向罐体1内通入干燥气体,通入的干燥气体不仅使得罐体能够正常放料,还因干燥气体内部不含水分,不会发生部分未反应掉的异氰酸根与通入的气体中的水分进行反应的问题。
[0029]干燥气体供给系统包括供气装置以及干燥塔,干燥塔的一端与供气装置相连通且另一端能够与连通管18相连通。干燥塔内设置有氯化钙过滤层和变色硅胶过滤层,能够对气体进行两次过滤除湿,保证通入罐体内的气体不含水分或含水量极低。供气装置可采用常规的鼓风机等吹气机构。
[0030]降温机构4设置在罐体1下方,用于能够对罐体1进行降温。降温机构4包括设置在罐体1正下方的风机41。
[0031]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待反应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2,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轴22、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体预聚体生产用除湿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用于在反应过程中对罐体(1)进行抽真空的抽真空系统、用于在生产结束放料前向罐体(1)内通入干燥气体以使得罐体能够正常放料的干燥气体供给系统以及设置在罐体(1)下方用于能够对罐体(1)进行降温的降温机构(4),罐体(1)的上方盖设有顶盖(14);所述顶盖(14)上设置有用于在反应过程中与抽真空系统相连接并在生产结束放料前与干燥气体供给系统相连接的连通管(18)以及用于投入待反应物料的喂料口(19),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待反应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2),罐体(1)的底端设置有放料组件(3),罐体(1)上还设置有加热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体预聚体生产用除湿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包括内筒(11)和围设在内筒(11)外侧的保温筒(13),内筒(11)与保温筒(13)之间形成导热介质腔体(12),顶盖(14)盖设在内筒(11)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性体预聚体生产用除湿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包括与导热介质腔体(12)底端相连通的导热介质进料管(15)以及与导热介质腔体(12)顶端相连通的导热介质出料管(16),导热介质进料管(15)的进料端连通设置在导热介质循环系统的出料端,导热介质出料管(16)的出料端连通设置在导热介质循环系统的进料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性体预聚体生产用除湿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燕杨富民王洋超马建波周尧魏嵩芦骏山曹建伟张晟
申请(专利权)人:铁科腾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