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143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4
一种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装置主要由支撑组件、顶推组件、定位组件和提升组件组成,支撑组件由位于中部的标准节和位于端部的端节通过套接板连接而成,其内部具有U形容纳槽,两个端节的端部各设置有一对翼缘板;顶推组件由均匀环绕在端节外端外表面的三个顶拉油缸组成;提升组件由提升螺杆、提升螺母和提升带组成,其设置在翼缘板的上方;定位组件由定位辅板、定位螺孔和定位螺栓组成,其设置在翼缘板处。该装置结构简单,其能有效提高网架杆的更换效率,同时,其能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并能确保更换后网架杆的安装效果和使用寿命。保更换后网架杆的安装效果和使用寿命。保更换后网架杆的安装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钢网架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钢网架大都采用螺栓球和可拆卸式的安装在螺栓球上的连接杆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组成。空间网架结构由于其整体性强、空间刚度大、轻盈美观、工厂化程度高、建设时间短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场、候车厅、体育场馆、展览馆、影剧院等重要场所。网架结构建成使用后,由于使用功能改变、荷载增加、结构受损等原因造成结构承载能力无法满足使用需求,需采取对部分杆件替换的方式来增加网架结构的承载能力。
[0003]现有技术中,在更换杆件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多人协同作业的方式,并没有辅助装置以提高更换杆件的效率。在实际更换网架杆过程中,通常先用独立的支撑装置对网架进行支撑,然后再在网架上将需要更换的杆件拆卸下来,并安装上新的杆件,这种方式不仅更换效率较低、而且劳动负荷较大,同时,其更换后的网架杆的安装效果不理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该装置结构合理,其能有效辅助杆件的更换过程,并能有效提高网架杆的更换效率,同时,其能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并可确保更换后网架结构的使用寿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包括支撑组件、顶推组件、提升组件和定位组件;
[0006]所述支撑组件的内部具有贯穿长度方向的U形容纳槽,其尺寸与原始待替换杆件的尺寸相适配;支撑组件的断面呈U形,其由位于中部的标准节、位于两端的两个端节和两个套接板组成,所述标准节长度方向两端的部分均径向环绕的开设有多个螺纹孔A;两个端节的里端沿分别与标准节的左端沿和右端沿对应贴合的设置,且两个端节在靠近标准节的一端均径向环绕的开设有多个螺纹孔B,两个端节远离标准节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分布在前后两端沿外侧的一对翼缘板;所述套接板的断面呈U形,两个套接板分别套设在两个端节和标准节的两处结合部位的外侧,且每个套接板同时与标准节和端节贴合的连接,且每个套接板在对应多个螺纹孔A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通孔A、在对应多个螺纹孔B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通孔B;套接板与标准节之间通过穿过多个通孔A后螺纹连接于多个螺纹孔A中的多个套接螺栓A固定连接,套接板与端节之间通过穿过多个通孔B后螺纹连接于多个螺纹孔B中的多个套接螺栓B固定连接;每个翼缘板上均开设有多边形通孔,且每对翼缘板上的多边形通孔前后相对应的设置;
[0007]所述顶推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个端节相背离的两端部;每组顶推组件均由均匀的环绕在支撑组件外表面的三个顶拉油缸组成;所述顶拉油缸的长度方向与支撑组件的长度方向相一致,顶拉油缸的缸筒固定连接在支撑组件的表面,其顶拉活塞杆的
端部开设有约束孔,且朝向外侧的设置;
[0008]所述提升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对翼缘板相靠近一端的上方;每组提升组件由提升螺杆、提升螺母和提升带组成;所述提升螺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每对翼缘板上的两个多边形通孔相对应的设置;提升螺杆由螺杆段和棱柱段组成,其棱柱段固定插装于多边形通孔中,其螺杆段位于支撑组件的外侧;所述提升螺母的数量为两个,且通过螺纹配合分别套装于两个提升螺杆上螺杆段的外部;所述提升带由U形托板和相对的固定连接在U形托板开口端外侧的两个折板组成,U形托板的尺寸与U形容纳槽的尺寸相适配,且设置在U形容纳槽中,两个折板上在对应两个提升螺杆的位置开设有两个提升带孔,且通过两个提升带孔分别套设在两个提升螺杆的外部,并搭接在两个提升螺母的顶端;
[0009]所述定位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对翼缘板相远离一端的上方;定位组件由定位辅板、定位螺孔和定位螺栓组成,所述定位辅板的长度与支撑组件的开口端尺寸相适配,其中部开设有辅板螺孔,其两端部在对应每对翼缘板外端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相对设置的一对L形夹臂;定位辅板通过一对L形夹臂扣合在同一侧一对翼缘板上;所述定位螺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螺孔均开设在端节的端部,且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顶推组件之间,并与辅板螺孔三者之间环向均匀的分布;所述定位螺栓的数量为三根,一根定位螺栓通过螺纹配合插装于辅板螺孔中,另两根定位螺栓通过螺纹配合分别插装于两个定位螺孔中;
[0010]进一步,为了方便对杆件替换过程中进行准确可靠的监测,还包括测位移组件,所述测位移组件由双激光测距仪、显示盒和反射板组成,所述测位移组件为具有无线功能的测距仪,其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显示盒连接,其贴合的安装在支撑组件的外表面,其两个测距感应面分别对应待原始待替换杆件两端外侧的两个螺栓球的设置;所述反射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装配于原始待替换杆件两端外侧的两个螺栓球上,且分别对应双激光测距仪的两个测距感应面的设置。
[00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标准节和端节均由开口圆钢管和一对条形钢板组成,开口圆钢管的开口位于顶部,且开口处的宽度小于其直径,一对条形钢板均竖直的设置,且均沿开口圆钢管开口处的两个端沿长度方向延伸,并对应的焊接于开口处的两个端沿上。
[0012]进一步,为了保证同侧的三个顶拉油缸的同步动作,同一个顶推组件中的三个顶拉油缸缸筒上连接的无杆腔油口与同一供油管路连接,同一个顶推组件中的三个顶拉油缸缸筒上连接的有杆腔油口与同一回油管路连接。
[0013]进一步,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测位移组件采用结构胶粘接在支撑组件的外表面。
[0014]进一步,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显示盒通过结构粘结于原始待替换杆件每端外侧的螺栓球上连接的其他杆件表面。
[0015]本技术中,通过使支撑组件具有U形容纳槽,可以在替换过程中利用U形容纳槽将原始待替换杆件套入支撑组件的内部,从而能方便的进行后续的替换操作;通过在支撑组件的两端部各固定连接有一对翼缘板,并于翼缘板上开设多边形通孔,可以方便的装配提拉组件;通过在支撑组件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连接一个顶推组件,并使每个顶推组件均由三个顶拉油缸组成,可以通过顶拉油缸的顶拉活塞杆向外伸出的方式对螺栓球进行顶持作业,同时,还可以通过顶拉油缸的顶拉活塞杆向内回缩的方式将连接约束孔与螺栓球表面的球约束绳向内侧拉动,进而可以方便的对螺栓球进行拉动作业;使提升带由U形托板和
两个折板组成,可以使U形托板置于U形容纳槽中,进而可以托住原始待替换杆件;使两个折板分别搭接在一侧的两个翼缘板上,使提升螺杆的棱柱段固定插装于翼缘板中的多边形通中,再使折板通过其上的提升带孔套设在提升螺杆螺杆段的外部,可以通过位于折板下方的提升螺母来提升提升带,进而可以将原始待替换杆件逐渐带动到U形容纳槽的外部;同时,在装入新杆件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提升组件中的U形托板进行初步承托;这样,通过提升组件的设置,不仅能方便原始待替换杆件的移除,还能使新杆件的安装过程更加方便。使定位组件中的定位辅板的两端固定装配有一对L形夹臂,可以方便扣合在一对翼缘板上,进而可以配合定位螺栓实现对内部杆件的定位,再配合开设在端节上的定位螺孔和装配于定位螺孔中的定位螺栓,可以使原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推组件(2)、提升组件(4)和定位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1)的内部具有贯穿长度方向的U形容纳槽(11),其尺寸与原始待替换杆件(62)的尺寸相适配;支撑组件(1)的断面呈U形,其由位于中部的标准节(17)、位于两端的两个端节(18)和两个套接板(19)组成,所述标准节(17)长度方向两端的部分均径向环绕的开设有多个螺纹孔A(171);两个端节(18)的里端沿分别与标准节(17)的左端沿和右端沿对应贴合的设置,且两个端节(18)在靠近标准节(17)的一端均径向环绕的开设有多个螺纹孔B(181),两个端节(18)远离标准节(1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分布在前后两端沿外侧的一对翼缘板(12);所述套接板(19)的断面呈U形,两个套接板(19)分别套设在两个端节(18)和标准节(17)的两处结合部位的外侧,且每个套接板(19)同时与标准节(17)和端节(18)贴合的连接,且每个套接板(19)在对应多个螺纹孔A(171)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通孔A(191)、在对应多个螺纹孔B(181)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通孔B(192);套接板(19)与标准节(17)之间通过穿过多个通孔A(191)后螺纹连接于多个螺纹孔A(171)中的多个套接螺栓A(193)固定连接,套接板(19)与端节(18)之间通过穿过多个通孔B(192)后螺纹连接于多个螺纹孔B(181)中的多个套接螺栓B(194)固定连接;每个翼缘板(12)上均开设有多边形通孔(14),且每对翼缘板(12)上的多边形通孔(14)前后相对应的设置;所述顶推组件(2)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个端节(18)相背离的两端部;每组顶推组件(2)均由均匀的环绕在支撑组件(1)外表面的三个顶拉油缸组成;所述顶拉油缸的长度方向与支撑组件(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顶拉油缸的缸筒(21)固定连接在支撑组件(1)的表面,其顶拉活塞杆(22)的端部开设有约束孔(25),且朝向外侧的设置;所述提升组件(4)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对翼缘板(12)相靠近一端的上方;每组提升组件(4)由提升螺杆(44)、提升螺母(43)和提升带(41)组成;所述提升螺杆(44)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每对翼缘板(12)上的两个多边形通孔(14)相对应的设置;提升螺杆(44)由螺杆段(441)和棱柱段(442)组成,其棱柱段(442)固定插装于多边形通孔(14)中,其螺杆段(441)位于支撑组件(1)的外侧;所述提升螺母(43)的数量为两个,且通过螺纹配合分别套装于两个提升螺杆(44)上螺杆段(441)的外部;所述提升带(41)由U形托板(46)和相对的固定连接在U形托板(46)开口端外侧的两个折板(45)组成,U形托板(46)的尺寸与U形容纳槽(11)的尺寸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海丰龙帮云于吉勇张敦领温志宏龙海垚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