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092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包括:承台,所述承台形成有多个孔洞;用于容置减音油的蓄油盒,固设于所述孔洞内,所述蓄油盒的上部形成一开口,所述蓄油盒与所述孔洞的洞底之间垫设有弹性减震垫,所述蓄油盒与所述孔洞的侧壁之间填充有消音板;导向支架,包括固设于所述蓄油盒的内腔中的基板和架设于所述基板的承压板,所述承压板开设有竖向设置的导向孔;以及减震弹簧,竖设于所述基板,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支撑设备的立柱,所述立柱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导向孔中,所述立柱的上端伸至所述开口的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设备抗震装置产生的噪音较大的问题。设备抗震装置产生的噪音较大的问题。设备抗震装置产生的噪音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设备机房的设备基础上的设备抗震支腿,采用的是混凝土设备基础+设备基础上的弹簧,存在以下问题:1、设备基础和弹簧之间的震动消除不明显;2、设备运行时的振动噪声在设备基础上被放大。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设备抗震装置产生的噪音较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包括:
[0006]承台,所述承台形成有多个孔洞;
[0007]用于容置减音油的蓄油盒,固设于所述孔洞内,所述蓄油盒的上部形成一开口,所述蓄油盒与所述孔洞的洞底之间垫设有弹性减震垫,所述蓄油盒与所述孔洞的侧壁之间填充有消音板;
[0008]导向支架,包括固设于所述蓄油盒的内腔中的基板和架设于所述基板的承压板,所述承压板开设有竖向设置的导向孔;以及
[0009]减震弹簧,竖设于所述基板,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支撑设备的立柱,所述立柱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导向孔中,所述立柱的上端伸至所述开口的外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分别竖设有支承板,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的支承板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所述承压板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的支承板,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中。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有端板,所述端板的相对两侧抵靠于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的支承板的内侧,所述立柱竖设于所述端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承压板的端部与所述支承板间隙设置,所述承压板的端部通过支撑杆架设于所述支承板的上方。
[0013]进一步的,所述基板连接有锚固杆,所述蓄油盒的盒底开设有贯孔,所述锚固杆的中部穿设于所述贯孔中,所述锚固杆的下部埋设于所述承台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弹簧为螺旋弹簧。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容置筒,所述容置筒预埋于所述承台的顶部,所述容置筒内形成有所述孔洞。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在设备安装于承台的多个孔洞中的立柱上后,设备运行产生的振动首先通过减震弹簧进行消减,减震弹簧以及
导向支架产生的振动可以通过减音油进行消减,此外,减音油可以吸收消减噪音,减音油可以润滑减震弹簧,减少减震弹簧产生的噪音。其余的噪音可以通过消音板进行消减,部分振动可以通过弹性减震垫进行消减。本专利技术的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通过三相(气态、液态、固态)隔声消音减震的新思路和新施工方法应用于设备减震降噪。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3]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包括:承台1、蓄油盒2、导向支架3、减震弹簧4。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承台1为钢筋混凝土承台。承台1形成有多个孔洞。具体的,在浇筑承台时,承台的顶部埋设有容置筒11。容置筒具有一开口上端和一封闭下端。容置筒的开口上端与承台的上表面齐平。容置筒的内腔即为所述孔洞。
[0025]蓄油盒2固设于容置筒的孔洞内。同样的,蓄油盒为有底无盖的盒体。蓄油盒2的上部形成一开口。蓄油盒2与孔洞的洞底之间垫设有弹性减震垫21。蓄油盒2与孔洞的侧壁之间填充有消音板12。蓄油盒2用于容置减音油23。
[0026]导向支架3包括基板31和承压板32。基板31固设于蓄油盒2的内腔中。承压板32架设于基板31。承压板32开设有竖向设置的导向孔。
[0027]减震弹簧4竖设于基板31。减震弹簧4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支撑设备的立柱41。立柱41可活动地穿设于导向孔中。立柱41的上端伸至开口的外部。
[0028]在本实施例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的使用过程中,于蓄油盒内灌注减音油,使得导向支架、减震弹簧浸没于减音油中。在设备安装于承台的多个孔洞中的立柱上后,设备运行产生的振动首先通过减震弹簧进行消减,减震弹簧以及导向支架产生的振动可以通过减音油进行消减,此外,减音油可以吸收消减噪音,减音油可以润滑减震弹簧,减少减震弹簧产生的噪音。其余的噪音可以通过消音板进行消减,部分振动可以通过弹性减震垫进行消减。
[0029]本专利技术的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通过三相(气态、液态、固态)隔声消音减震的新思路和新施工方法应用于设备减震降噪。
[0030]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还包括容置筒11。容置筒11预埋
于承台1的顶部。容置筒11内形成有孔洞。孔洞的底部满铺弹性减震垫。其中,弹性减震垫为橡胶垫。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使用过程中,容置筒的开口上端上端安装有纤维布22,纤维布遮蔽开口上端以封闭开口上端。纤维布22开设有孔口,立柱可活动地穿设于孔口中。
[0032]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基板31的相对两侧分别竖设有支承板33。基板31的相对两侧的支承板33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承压板32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基板31的相对两侧的支承板33。减震弹簧4设置于限位空间中。
[0033]减震弹簧4的上端连接有端板42。端板42的相对两侧抵靠于基板31的相对两侧的支承板33的内侧。立柱41竖设于端板42。减震弹簧4为螺旋弹簧。
[0034]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承压板32的端部与支承板33间隙设置。承压板32的端部通过支撑杆34架设于支承板33的上方。
[0035]基板31连接有锚固杆35。蓄油盒2的盒底开设有贯孔。锚固杆35的中部穿设于贯孔中。锚固杆35的下部埋设于承台1内。
[0036]容置筒的筒底开设有过孔,锚固杆的中部穿设于过孔中。锚固杆的下部焊接连接有承台的钢筋结构。
[0037]承压板,用于直接受压上部设备5的骨架51。骨架51直接安装于立柱上。承压板的材质是钢材,是一个壁厚为4mm、高度20mm的空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所述承台形成有多个孔洞;用于容置减音油的蓄油盒,固设于所述孔洞内,所述蓄油盒的上部形成一开口,所述蓄油盒与所述孔洞的洞底之间垫设有弹性减震垫,所述蓄油盒与所述孔洞的侧壁之间填充有消音板;导向支架,包括固设于所述蓄油盒的内腔中的基板和架设于所述基板的承压板,所述承压板开设有竖向设置的导向孔;以及减震弹簧,竖设于所述基板,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支撑设备的立柱,所述立柱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导向孔中,所述立柱的上端伸至所述开口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支座抗震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分别竖设有支承板,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的支承板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所述承压板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的支承板,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中。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平陈少刚曾宏强谢莹莹丁贤虎王宇峰黄贵韦年达刘珅嘉徐珍王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