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iC外延片表面的台阶聚集缺陷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07619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SiC外延片表面的台阶聚集缺陷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待检的SiC外延片置于检测台面上,采用光线照射SiC外延片表面;S2,按照平面反射光栅模型的原理,调整好光线与SiC外延片的相对位置,定义光线与SiC外延片的法线的夹角为光线的入射角α,检测过程中,光线的入射角α在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iC外延片表面的台阶聚集缺陷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晶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SiC外延片表面的台阶聚集缺陷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行业内标准的4H

SiC同质外延生长模式是在4度斜切的衬底上采用台阶流生长模式进行外延生长,该外延生长模式下,极易造成外延表面台阶聚集(step bunching),特别是若所用的衬底表面存在因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异常导致划伤或压损伤时,外延后对应位置表面则极易出现宏观台阶聚集(即macro

step bunching,本专利技术中称其为台阶聚集缺陷)。SiC外延表面台阶聚集到一定程度即形成台阶聚集缺陷,造成表面粗糙,从而对电力电子器件的性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据目前行业内各器件厂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SiC外延片表面台阶聚集缺陷会增加MOSFET器件的表面态,降低沟道载流子的迁移率,大幅降低器件的性能,甚至造成器件直接失效。因此SiC外延表面台阶聚集缺陷缺陷作为MOSFET器件的致命缺陷,需要被有效且快速地检测出。目前行业内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iC外延片表面的台阶聚集缺陷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待检的SiC外延片置于检测台面上,采用光线照射SiC外延片表面;S2,按照平面反射光栅模型的原理,调整好光线与SiC外延片的相对位置,定义光线与SiC外延片的法线的夹角为光线的入射角α,检测过程中,光线的入射角α在0
°
~90
°
范围内逐渐改变;S3,在改变光线的入射角α的同时,从与光线入射方向相反的一侧观察在SiC外延片光照区域的相应表面处是否出现衍射带;若在SiC外延片光照区域的相应表面处能够观察到衍射带,则判定衍射带处所对应的SiC外延片表面存在台阶聚集缺陷;若在SiC外延片光照区域的相应表面处未观察到衍射带,则判定SiC外延片光照区域的相应表面处不存在台阶聚集缺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iC外延片表面的台阶聚集缺陷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SiC外延片表面存在台阶聚集缺陷,该台阶聚集缺陷处的台阶间距等于3~8um,该SiC外延片表面的台阶聚集缺陷处能够形成平面反射光栅模型,且该平面反射光栅模型的光栅公式满足mλ=d(sinα+sinβ),其中,d为光栅常数,且d值大小等于台阶聚集缺陷处的台阶间距,m为衍射带级次,λ为入射光线的光波波长,α为入射光线的入射角,β为衍射光线的衍射角。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霞陈能珠陈夏丽马长明冯淦赵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