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人造岩心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070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领域,具体为一种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人造岩心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运用试井双对数曲线进行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类型的判别;S2、根据测井裂缝指数模型评价裂缝发育程度;S3、判断裂缝发育程度是否为裂缝发育;S4、确定岩样裂缝参数并制作岩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试井双对数曲线定性地判别储层类型,然后再根据测井所提出的裂缝指数模型评价裂缝发育程度,实现了裂缝描述过程中静态与动态、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对制作岩样所需的裂缝参数的定量计算,保证裂缝描述成果对人造岩心制备的直接指导;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岩样样品与实际岩心接近,完全能够满足研究需求。研究需求。研究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人造岩心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领域,具体为及一种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人造岩心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大,全球排名前10的大型油气田中有6个是碳酸盐岩,因而碳酸盐岩是最为重要的油气藏类型之一;碳酸盐岩油气藏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储层类型复杂,包括孔隙型、孔隙

裂缝型和裂缝型等;其中,以孔隙

裂缝型油气藏的分布最为广泛,且影响最为深远。
[0003]岩心是开展孔隙

裂缝型油气藏描述的重要资料,对研究储层微观结构、物性参数以及渗流能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碳酸盐岩油气藏裂缝发育程度高、分布特征复杂,常规的取样方法难以获得具有代表性的岩心样品。目前,常规的裂缝描述方法主要是岩心描述和测井解释两种,考虑到上述两种资料的侧向识别距离仅为米级左右,而整个油气藏的泄流半径可达到公里级别,因此必须将动态的试井解释方法引入到裂缝描述中来。关于碳酸盐岩人造岩心制备,最为核心的技术环节为造缝手段的选取,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造缝技术包括均匀劈开、加载应力和定向刻蚀。然而,上述方法在应用于人造岩心时有以下方面的不足:
[0004]一、造缝困难,无论加载应力还是劈开均会产生岩心的不可逆破坏;
[0005]二、岩心加压后应力梯度变化大,易引起裂缝的不均匀形变;
[0006]三、岩心尺寸受限,不满足与真实油气藏的几何相似。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人造岩心制备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人造岩心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09]S1、运用试井双对数曲线进行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类型的判别;
[0010]若储层类型为孔隙型储层,则执行结束;
[0011]若储层类型为孔隙

裂缝型储层,则继续执行S2;
[0012]S2、根据测井裂缝指数模型评价裂缝发育程度;其中,测井裂缝指数模型为:I
f
=3.04
×
LLS/LLD+0.69
×

t

φ
s
)

3.23;式中,I
f
为裂缝指数;LLS为浅侧向电阻率;LLD为深侧向电阻率;φ
t
为测井总孔隙度;φ
s
为声波孔隙度;
[0013]裂缝发育程度评价标准为:
[0014]I
f
<1时,定义为裂缝不发育;5>I
f
≥1时,定义为裂缝弱发育;12≥I
f
≥5时,定义为裂缝较发育;I
f
>12时,定义为裂缝发育;
[0015]S3、判断裂缝发育程度是否为裂缝发育;
[0016]若是,则继续执行S4;
[0017]若否,则执行结束;
[0018]S4、确定岩样裂缝参数并制作岩样;其中,岩样裂缝参数包括裂缝条数、裂缝长度和裂缝倾角;
[0019]裂缝条数的计算公式为:N=I
f
×
L/r
e
,式中,N为裂缝条数;L表示人造岩心的等效长度;r
e
表示油气藏的供给半径;
[0020]裂缝长度的计算公式为:x
fD
=2x
f
×
L/r
e
,式中,x
fD
为人造岩心裂缝半长;x
f
为试井双对数曲线拟合的裂缝半长;
[0021]裂缝倾角包括高角度裂缝和低角度裂缝;其中,
[0022]LLD>LLS,则判定裂缝倾角为高角度裂缝;
[0023]LLD≤LLS,则判定裂缝倾角为低角度裂缝。
[0024]优选的,孔隙型储层的判断方式为:在试井双对数曲线上,导数线呈一条水平线,则认定储层类型为孔隙型储层;
[0025]孔隙

裂缝型储层的判断方式为:在试井双对数曲线上,导数线中段出现“凹子”或压力线与导数线呈斜率为1/2的平行线,则认定储层类型为孔隙

裂缝型储层。
[0026]优选的,制作岩样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27]S31、使用制样粉碎机,对预先选取的碳酸盐岩岩石进行粉碎,得到岩屑A;
[0028]S32、对岩屑A、钙粉及黏土进行筛选,并与环氧树脂混合,以制作基质岩块;
[0029]若岩屑A为孔隙型储层中的岩石制得,则继续执行S34;
[0030]若岩屑A为孔隙

裂缝型储层中的岩石制得,则继续执行S33;
[0031]S33、获取关于岩屑A的裂缝条数和裂缝长度信息,进行铜片加工,获取关于岩屑A的裂缝倾角信息,并按照对应裂缝倾角将铜片预充填入基质岩块内,并继续执行S34;
[0032]S34、将制得的基质岩块置入人造岩心模具,不断加压至13~17MPa,直至环氧树脂固化;
[0033]S35、采用氯化铵溶液反复淋滤S34中制得的基质岩块,至不再有气泡冒出;
[0034]S36、判断S35中得到的基质岩块中是否含有铜片残留,
[0035]若有,则继续执行S35;
[0036]若无,则在基质岩块中反复饱和蒸馏水,并对样品进行干燥;
[0037]S37、对S36中干燥后的基质岩块持续施加围压及内压,对基质岩块进行老化;
[0038]S38、对中S37得到的基质岩块进行岩样合格性检验。
[0039]优选的,岩屑A中碳酸盐岩含量大于88%,岩屑A的粒径为60~300目。
[0040]优选的,氯化铵溶液质量分数为40~45wt%。
[0041]优选的,S37中施加围压及内压的时间为25~35h。
[0042]优选的,S38中岩样合格性检验包括三轴应力测试、造缝成功率检验和润湿性测试;其中,
[0043]三轴应力测试中基质岩块合格的标准为:围压从30MPa逐步减小至常压条件,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小于20%;
[0044]造缝成功率检验中基质岩块合格的标准为:裂缝长度和开度的相对误差率不大于30%。
[0045]优选的,S32中岩屑A、钙粉、黏土和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60~75:15~20:10~22:12.5~14.5。
[0046][004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4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人造岩心制备方法采用测井方法和试井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试井双对数曲线定性地判别储层类型,然后再根据测井所提出的裂缝指数模型评价裂缝发育程度;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裂缝描述方法实现了静态(测井)与动态(试井)、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
[0049]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人造岩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运用试井双对数曲线进行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类型的判别;若储层类型为孔隙型储层,则执行结束;若储层类型为孔隙

裂缝型储层,则继续执行S2;S2、根据测井裂缝指数模型评价裂缝发育程度;其中,测井裂缝指数模型为:I
f
=3.04
×
LLS/LLD+0.69
×

t

φ
s
)

3.23;式中,I
f
为裂缝指数;LLS为浅侧向电阻率;LLD为深侧向电阻率;φ
t
为测井总孔隙度;φ
s
为声波孔隙度;裂缝发育程度评价标准为:I
f
<1时,定义为裂缝不发育;5>I
f
≥1时,定义为裂缝弱发育;12≥I
f
≥5时,定义为裂缝较发育;I
f
>12时,定义为裂缝发育;S3、判断裂缝发育程度是否为裂缝发育;若是,则继续执行S4;若否,则执行结束;S4、确定岩样裂缝参数并制作岩样;其中,岩样裂缝参数包括裂缝条数、裂缝长度和裂缝倾角;裂缝条数的计算公式为:N=I
f
×
L/r
e
,式中,N为裂缝条数;L表示人造岩心的等效长度;r
e
表示油气藏的供给半径;裂缝长度的计算公式为:x
fD
=2x
f
×
L/r
e
,式中,x
fD
为人造岩心裂缝半长;x
f
为试井双对数曲线拟合的裂缝半长;裂缝倾角包括高角度裂缝和低角度裂缝;其中,LLD>LLS,则判定裂缝倾角为高角度裂缝;LLD≤LLS,则判定裂缝倾角为低角度裂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人造岩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孔隙型储层的判断方式为:在试井双对数曲线上,导数线呈一条水平线,则认定储层类型为孔隙型储层;孔隙

裂缝型储层的判断方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友友谭成仟罗翔王铭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