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及半导体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3480494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及半导体结构,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制作方法包括:在基底上形成多个位线结构,相邻的位线结构之间具有第一接触孔,不同区域的位线结构的初始水平高度不同;形成导电接触层填充多个第一接触孔;化学机械研磨使导电接触层顶部平坦化;控制对导电接触层和对位线结构的刻蚀选择比相同,回刻导电接触层和位线结构,使不同区域的位线结构在同一水平高度;第一接触孔的导电接触层形成电容接触插塞。本公开的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及半导体结构中,通过控制对不同结构的刻蚀选择比,控制第一接触孔的深度,以使位于不同区域的第一接触孔的深度相同,有效增大制程窗口,保证制程的稳定性及提升产品良率。良率。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及半导体结构


[0001]本公开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及半导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集成度不断提高,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工艺线宽不断缩小,为了保证半导体器件对电容的要求,半导体器件朝着高深宽比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制程过程中各机台性能等原因造成晶圆中不同位置的位线的高度有所差异,进而使得电容接触孔的最终深度有所差异,电容接触孔的制程窗口小,当制程条件偏掉些许时,就可能造成产品质量和良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以下是对本公开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0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及半导体结构。
[0005]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
[0006]提供基底;
[0007]在所述基底上形成彼此分立的多个位线结构,相邻的所述位线结构之间具有第一接触孔,所述基底上不同区域的所述位线结构的初始水平高度不同;/>[0008]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在所述基底上形成彼此分立的多个位线结构,相邻的所述位线结构之间具有第一接触孔,所述基底上不同区域的所述位线结构的初始水平高度不同;形成导电接触层,所述导电接触层填充多个所述第一接触孔,并覆盖多个所述位线结构的表面;对所述导电接触层进行化学机械研磨,使所述导电接触层顶部平坦化;控制对所述导电接触层和对所述位线结构的刻蚀选择比相同,回刻所述导电接触层和所述位线结构,使所述基底上不同区域的位线结构在同一水平高度;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孔的所述导电接触层形成电容接触插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还包括:继续刻蚀位于所述第一接触孔内的所述导电接触层,以在多个所述第一接触孔内分别形成水平高度相同的第二接触孔,所述第一接触孔中被保留的所述导电接触层形成为第一导电块;在所述第一导电块的表面形成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二导电块填充所述第二接触孔,所述第一导电块和所述第二导电块形成所述电容接触插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块的材料包括掺杂的硅材料,所述第二导电块的材料包括导电金属。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导电接触层,包括:形成第一导电接触层,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填充多个所述第一接触孔,并覆盖多个所述位线结构的表面;回刻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在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表面形成第二导电接触层,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层填充剩余的所述第一接触孔,并覆盖多个位线结构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导电接触层,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和所述位线结构之间形成第三导电接触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回刻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的过程中,回刻第三导电接触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相对于所述第三导电接触层的刻蚀选择比大于1,以在多个所述第一接触孔内分别形成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在所述基底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在所述基底上的投影;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层填充所述第一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的材料中掺杂有第一掺杂元素,所述第三导电接触层的材料中掺杂有第二掺杂元素,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金峰
申请(专利权)人: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