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NdFeB基永磁厚膜矫顽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047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NdFeB基永磁厚膜矫顽力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NdFeB基厚膜生长过程引入扩散层,使扩散层介于硬磁层之间,可增大其矫顽力。所述扩散层为Nd、Dy或NdDy多层膜,在高温下扩散层会向硬磁层进行扩散。其中NdDy多层膜的典型结构为[(Nd x nm)/(Dy y nm)]5,当扩散层中Nd与Dy的厚度比为7:3时,可在获得最大矫顽力的同时最小化使用Dy,同时使剩余磁化强度降低程度最轻。化强度降低程度最轻。化强度降低程度最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NdFeB基永磁厚膜矫顽力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永磁材料制备
,特别提供一种提高NdFeB基永磁厚膜矫顽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NdFeB永磁体具有优异的磁性,广泛应用于电机、发电机、变压器、执行器和能量采集器等能源应用中。在过去的几年里,制造和集成永磁体的技术发展稳步前进。对微磁器件的持续兴趣引发了对用于微电机械系统(MEMS)的厚高性能永磁体材料和制备的各种研究。
[0003]永磁体的优点是能够在相当长的距离内产生磁场。然而,从永磁体表面发出的磁场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对于器件设计,通常需要较大的磁容量来实现较大的磁场、磁力或机电能量交换。MEMS所需的典型永磁体尺寸范围从几微米到数百微米,甚至可能更大,这取决于应用。同样的,磁性性能、温度效应、化学稳定性和制造约束都在材料选择和制造中发挥作用。对此,高性能NdFeB厚膜在磁性微电机械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4]就磁性能而言,其矫顽力应大于2 T,剩余磁化强度应大于0.5 T,以及最大磁能积应大于 30 kJ/m3。然而纯NdFeB永磁体在室温下的矫顽力在1T左右。为了实现高矫顽力,经典方法是用重稀土元素Dy部分取代Nd以提高矫顽力,在高矫顽力的NdFeB烧结磁体中,大约三分之一的Nd原子被Dy取代。然而,由于Dy原子的磁矩与Fe原子的磁矩反平行耦合,导致主相剩余磁化强度和最大能量积(BH)max降低。此外,重稀土比轻稀土要稀缺得多,价格居高不下,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0005]因此,在矫顽力增强的同时必须实现最小化Dy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提高NdFeB基永磁厚膜矫顽力的方法,在提高矫顽力的同时最小化使用Dy,同时使剩余磁化强度降低程度最轻。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NdFeB基永磁厚膜矫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NdFeB基厚膜生长过程中引入扩散层,使扩散层介于硬磁层之间,所述扩散层在高温下会向硬磁层进行扩散。
[0008]其中:所述硬磁层是NdFeB基稀土永磁材料,其主要成分为Nd、Fe和B等,部分Nd可用Pr、Ce及La等其它稀土金属之一种或多种替代,部分Fe可用Co、Al、Ga及Nb等其它元素之一种或多种替代;所述硬磁层总厚度不低于6 μm。
[0009]所述扩散层为Nd、Dy或NdDy多层膜(NdDy多层膜共扩散磁性能更佳);每层扩散层的厚度在30

70nm(优选地,综合性能与成本考虑,当扩散层为Nd时,单层50 nm厚度最佳)。
[0010]所述NdDy多层膜中,Nd和Dy的厚度比为7:3时性能最佳,可在获得最大矫顽力的同时最少化使用Dy,同时使剩余磁化强度降低程度最轻,典型结构为[(Nd 7 nm)/(Dy 3 nm)]5。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NdDy多层膜的层数最优选为5层,每层NdDy多层膜均由一层Nd和一层Dy组成,Nd和Dy按一定厚度比(7:3最佳)反复交替沉积。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高矫顽力的NdFeB基永磁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NdFeB基永磁厚膜中含有硬磁层/扩散层循环单元。
[0013]其中:所述硬磁层是NdFeB基稀土永磁材料,其主要成分为Nd、Fe和B等,部分Nd可用Pr、Ce及La等其它稀土金属之一种或多种替代,部分Fe可用Co、Al、Ga及Nb等其它元素之一种或多种替代;硬磁层的总厚度不低于6 微米;所述扩散层为Nd或NdDy多层膜,每层扩散层的厚度在30

100nm。
[0014]扩散层的层数对磁性能影响较大,优选地,综合性能与成本考虑,每生长0.5~3微米硬磁层后生长一层扩散层较佳,最佳方案为每生长1微米硬磁层后生长一层扩散层。
[0015]所述扩散层优选为NdDy多层膜,且当Nd和Dy的厚度比为7:3时矫顽力最大,剩余磁化强度降低程度最轻,典型结构为[(Nd 7 nm)/(Dy 3 nm)]5。
[0016]所有膜层的生长均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硬磁层所用溅射靶材为自制合金靶材。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NdFeB基厚膜生长过程中引入扩散层,在高温下由扩散层向硬磁层进行受控扩散,极大的减少了Dy的使用,大大增强了NdFeB基厚膜的矫顽力,同时保证剩余磁化强度的降低程度最小。Nd元素的扩散使得形成更多的富Nd相,导致Nd2Fe
14
B晶粒被富Nd材料很好地覆盖,晶粒尺寸相对较小,晶粒表面干净,对NdFeB磁体的高矫顽力起着重要作用。Dy沿晶界的受控扩散导致Dy集中在晶界附近,增加局部各向异性场,在Nd2Fe
14
B晶粒表面形成高各向异性的壳层(NdDy)2Fe
14
B,以抑制低磁场下反向磁畴的成核,导致矫顽力增加。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引入扩散层后的NdFeB基厚膜的典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Nd扩散层层数为5层时不同厚度下的Ta/[NdFeB/Nd(x nm)5]/NdFeB/Ta厚膜的退磁曲线;图3是实施例2中 Nd扩散层厚度为50 nm时不同层数下的Ta/(NdFeB/Nd)
n
/NdFeB/Ta厚膜的退磁曲线;图4显示为NdDy扩散层层数为5层时不同比例下的Ta/{NdFeB/[(Nd x nm)/(Dy y nm)]5}5/NdFeB/Ta厚膜的退磁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而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0020]图1所示为引入扩散层的NdFeB基厚膜的典型结构示意图,采用Si/SiO2基片,利用Ta作为缓冲层和覆盖层,在NdFeB硬磁层中引入扩散层,使硬磁层和扩散层形成一个循环单元,循环单元的数量n也代表着扩散层的层数。扩散层的层数和厚度均对磁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0021]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探究扩散层厚度对磁性能的影响。仅使用Nd作为扩散层,采用典型结构,基片为Si基片,所制备的NdFeB硬磁层总厚度约为6 μm,Nd扩散层层数为5层,相应的有6层NdFeB硬磁层,即有5个循环单元(每生长1 μmNdFeB硬磁层插入一层Nd扩散层),所有膜层的生长均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硬磁层所用溅射靶材为自制合金靶材,靶材名义成分为Nd
15
Fe
75
B
10
(以下简称NdFeB)。
[0022]制膜过程与条件:步骤(1)Ta缓冲层:沉积厚度100 nm,沉积温度25

300℃。
[0023]步骤(2)NdFeB硬磁层:沉积厚度1 μm,沉积温度500℃。
[0024]步骤(3)Nd扩散层:沉积厚度为30 nm,50 nm或70 nm,沉积温度500℃。
[0025]步骤(4)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NdFeB基永磁厚膜矫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NdFeB基厚膜生长过程中引入扩散层,使扩散层介于硬磁层之间。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NdFeB基永磁厚膜矫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磁层是NdFeB基稀土永磁材料,其主要成分为Nd、Fe和B,部分Nd可用Pr、Ce及La之一种或多种替代,部分Fe可用Co、Al、Ga及Nb之一种或多种替代;所述硬磁层总厚度不低于6 μm。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NdFeB基永磁厚膜矫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为Nd、Dy或NdDy多层膜;每层扩散层的厚度在30

70nm。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提高NdFeB基永磁厚膜矫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为NdDy多层膜。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提高NdFeB基永磁厚膜矫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dDy多层膜中,Nd和Dy的厚度比为7:3。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提高NdFeB基永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叶智星赵晓天刘龙张志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