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背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047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急背包,涉及背包技术领域,包括背包主体,第一合页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第二合页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固定轴的外端转动连接有挡块,通风管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通风管的下部设置有涡轮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轴、挡块、转动片、通槽、第一防护板、第一合页、第二防护板与第二合页,展开后的应急书包相当于一块护盾,使用者可手持该书包来应对来自外部的冲击伤害,从而起到应急防护的作用,提高书包的防护能力,通过设置涡轮风扇、通风管、第一通孔、连接管、第二通孔、挡板与出风口,可极大的避免天气炎热的情况下背书包后背出汗的情况,防止产生不适感,提高使用体验。提高使用体验。提高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背包


[0001]本技术涉及背包
,具体为应急背包。

技术介绍

[0002]有备未必无患,无备必有大患,学生款应急背包的应运而生弥补了市场上此类产品的空缺,它旨在为学生配备优良的应急用品储存装置,让学生们减少因突发事件造成的伤害。培养学生防灾减灾意识,辅助学生应急避险训练,懂得不仅需要“公救”,还需要“自救”、“互救”,同时通过对学生的教育,扩大影响到对学生家庭及整个社会的安全应急教育,从根本上打破防灾减灾的意识淡薄之势,遏制小灾大损的恶态局面。
[0003]目前,现有的应急背包强度较差,致使背包的防护性欠佳,还无法满足一些特殊险情状况下的使用,而且由于人体后背与书包背面紧紧贴合,致使青少年在炎热天背书包时后背容易出汗,使后背产生强烈的不适感,使用体验较差,因此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应急背包,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应急背包,包括背包主体,所述背包主体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合页,所述第一合页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背包主体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合页,所述第二合页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抵接于背包主体的背面,所述第一防护板抵接于第二防护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一侧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片,所述转动片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背包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端转动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抵接于转动片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防护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通风管的一端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通风管的内部插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通风管的下部设置有涡轮风扇。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均设置于背包主体的后方,且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上部的形状均为半圆型,所述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与背包主体的背面的材料均为碳纤维板。
[0009]可选的,所述转动片抵接于背包主体与第二防护板的外表面,所述固定轴插接于通槽的内部。
[0010]可选的,所述通风管的形状为U型,且其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垫,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第一通孔呈阵列样式分布,所述挡板倾斜设置。
[0011]可选的,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于第一防护板的背面,所述连接管的形状为圆弧型,
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管呈线性阵列均匀分布,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所述涡轮风扇固定安装于第一防护板的背面。
[0012]可选的,所述背包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充电宝,所述背包主体的一侧内部设置有GPS定位模块与NFC模块,所述充电宝通过导线分别与GPS定位模块、 NFC模块以及涡轮风扇电性连接。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应急背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应急背包,通过设置固定轴、挡块、转动片、通槽、第一防护板、第一合页、第二防护板与第二合页,拧动挡块使其脱离转动片的外表面后即可将第一防护板以及第二防护板向外转动展开,展开后的应急书包相当于一块护盾,使用者可手持该书包来应对来自外部的冲击伤害,从而起到应急防护的作用,提高书包的防护能力,而且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日常处于折叠状态,且固定方式也便于紧急情况下打开,因此非常便于使用者日常以及紧急情况下使用;
[0016]2、该应急背包,通过设置涡轮风扇、通风管、第一通孔、连接管、第二通孔、挡板与出风口,涡轮风扇工作时可对通风管的内部进行吹风,然后气流通过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均匀的吹向使用者的背部,而且通风管略突出于涡轮风扇,因此通风管可使第一防护板的背面与使用者的后背隔成一个空腔,以便于通风,从而可极大的避免天气炎热的情况下背书包后背出汗的情况,防止产生不适感,提高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后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展开后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背包主体;2、第一防护板;3、第一合页;4、GPS定位模块; 5、NFC模块;6、充电宝;7、涡轮风扇;8、通风管;9、连接管;10、第一通孔;11、第二防护板;12、第二合页;13、第二通孔;14、固定轴;15、挡块;16、通槽;17、转动片;18、挡板;19、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应急背包,包括背包主体1,背包主体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合页3,第一合页3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2,背包主体1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合页12,第二合页1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11,第二防护板11抵接于背包主体1 的背面,第一防护板2抵接于第二防护板11的外表面,第一防护板2与第二防护板11均设置于背包主体1的后方,且第一防护板2与第二防护板11上部的形
状均为半圆型,第一防护板2、第二防护板11与背包主体1的背面的材料均为碳纤维板,第一防护板2的一侧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片17,转动片17的内部开设有通槽16,背包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4,转动片17抵接于背包主体1与第二防护板11的外表面,固定轴14插接于通槽16的内部,固定轴14的外端转动连接有挡块15,挡块15抵接于转动片17 的外表面,第一防护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通风管8,通风管8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0,通风管8的一端开设有出风口19,出风口19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8,通风管8的形状为U型,且其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垫,第一通孔10 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第一通孔10呈阵列样式分布,挡板18倾斜设置,通风管8的内部插接有连接管9,连接管9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3,通风管8的下部设置有涡轮风扇7,连接管9固定连接于第一防护板2的背面,连接管9的形状为圆弧型,连接管9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连接管9呈线性阵列均匀分布,第二通孔1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第二通孔13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涡轮风扇7固定安装于第一防护板2的背面,背包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充电宝6,背包主体1的一侧内部设置有GPS定位模块4与NFC模块5,充电宝6通过导线分别与GPS定位模块4、NFC模块5以及涡轮风扇7 电性连接。
[0025]使用时,拧动挡块15使其脱离转动片17,然后向外拔动转动片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急背包,包括背包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主体(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合页(3),所述第一合页(3)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2),所述背包主体(1)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合页(12),所述第二合页(1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11),所述第二防护板(11)抵接于背包主体(1)的背面,所述第一防护板(2)抵接于第二防护板(11)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防护板(2)的一侧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片(17),所述转动片(17)的内部开设有通槽(16),所述背包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4),所述固定轴(14)的外端转动连接有挡块(15),所述挡块(15)抵接于转动片(17)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防护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通风管(8),所述通风管(8)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0),所述通风管(8)的一端开设有出风口(19),所述出风口(19)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8),所述通风管(8)的内部插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3),所述通风管(8)的下部设置有涡轮风扇(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2)与第二防护板(11)均设置于背包主体(1)的后方,且第一防护板(2)与第二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咏梅于斌高全超白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冰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