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切换的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98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切换的包。包括:包体,包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构件,每个构件一侧的外周与包体连接且构件与包体之间形成有空腔,构件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平行,第三开口位于第二开口的一侧且第三开口远离第一开口,第三开口的延长线与第二开口的延长线呈夹角设置,第四开口位于第三开口的一侧,且第四开口的延长线与第二开口的延长线垂直;包带,包带呈环形结构,包带穿过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一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构件与包带的配合实现了挎包状态和背包状态的快速切换,使包不局限于单一挎包或背包的形式,满足人们在不同场景的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切换的包


[0001]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切换的包。

技术介绍

[0002]包用于装载物品,分为背包、挎包、手提包、手拿包等。根据场合的不同,人们选择不同形式的包,然而在有些时候,特别是外出远门,人们可能只选择一种背包或挎包,而单一形式的包无法在背包和挎包之间进行切换,无法满足部分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快速切换的包,主要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快速切换的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构件,每个所述构件一侧的外周与包体连接且所述构件与所述包体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构件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平行,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开口远离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延长线呈夹角设置,所述第四开口位于所述第三开口的一侧,且所述第四开口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延长线垂直;
[0005]包带,所述包带呈环形结构,所述包带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构件与所述包体通过缝纫线连接。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角为锐角。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开口的开口长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包带通过日字扣调节环形结构的大小。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包体内部设有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一收纳腔通过拉链实现开合。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包体一侧设有第二收纳腔,所述第二收纳腔通过拉链实现开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利用构件与包带的配合实现了挎包状态和背包状态的快速切换,使包不局限于单一挎包或背包的形式,满足人们在不同场景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4]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15]图1为本技术构件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构件与包带配合时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构件与包带配合时的后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挎包状态时的立体图一;
[0019]图5为本技术挎包状态时的立体图二;
[0020]图6为本技术由挎包状态变化成背包状态时包带被拉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背包状态时的立体图;
[0022]其中:1、包体;2、构件;3、日字扣;4、包带;5、拉链;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第三开口;14、第四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4]参照图1

图7,一种可快速切换的包,包括:包体1,包体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构件2,每个构件2一侧的外周与包体1连接且构件2与包体1之间形成有空腔,构件2设有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和第四开口14,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平行,第三开口13位于第二开口12的一侧且第三开口13远离第一开口11,第三开口13的延长线与第二开口12的延长线呈夹角设置,第四开口14位于第三开口13的一侧,且第四开口14的延长线与第二开口12的延长线垂直;
[0025]包带4,包带4呈环形结构,包带4穿过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和第一开口11。
[0026]具体的,如图2所示,包带4穿过第一开口11后位于空腔内部,然后通过第二开口12位于空腔外部,再通过第三开口13位于空间内部,以及通过第四开口14位于空间外部,而由于第三开口13第三开口13的延长线与第二开口12的延长线呈夹角设置,第四开口14的延长线与第二开口12的延长线垂直,所以包带4从第三开口13到第四开口14时被折叠,如图3所示。
[0027]在使用时,如图4所示为挎包状态,两个构件2位于包体1表面积最小的两侧,第一开口11与包体1的厚度方向平行,只有在两个构件2中第一开口11之间的包带4为自由端。当要切换成背包状态时,如图5所示,先拉动两个构件2中第四开口14之间的包带4,使其成为自由端,然后将位于两个构件2中第一开口11之间的包带4折叠,使包带4在第一开口11附近形成折角,如图7所示,这时即形成背包状态。
[0028]进一步地,构件2与包体1通过缝纫线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构件2于包体1也可以通过热压连接、粘接等方式,根据构件2和包体1的材质的不同而进行选择。
[0029]更进一步地,夹角为锐角,即小于90度,优选45度。
[0030]为了更好的实现切换,第三开口13的开口长度分别大于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
和第四开口14。
[0031]继续参照图5

7,包带4通过日字扣3调节环形结构的大小。日字扣3为现有技术,其调节方式也为现有技术。
[0032]继续参照图4,包体1内部设有第一收纳腔,此处的第一收纳腔可以收纳体积较大的物品,而第一收纳腔通过拉链5实现开合,拉链5包括两条链带(链带上设有一列链牙)和链头,链头夹持两侧链牙,使两侧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
[0033]另外,包体1一侧设有第二收纳腔,第二收纳腔可以收纳体积较小的物品,而第二收纳腔也通过拉链5实现开合。为了更好的实现切换,第三开口的开口长度分别大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四开口。
[0034]再继续参照图5

7,包带通过日字扣调节环形结构的大小。日字扣为现有技术,其调节方式也为现有技术。
[0035]继续参照图4,包体内部设有第一收纳腔,此处的第一收纳腔可以收纳体积较大的物品,而第一收纳腔通过拉链实现开合,拉链包括两条链带(链带上设有一列链牙)和链头,链头夹持两侧链牙,使两侧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
[0036]另外,包体一侧设有第二收纳腔,第二收纳腔可以收纳体积较小的物品,而第二收纳腔也通过拉链实现开合。
[0037]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切换的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1),所述包体(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构件(2),每个所述构件(2)一侧的外周与包体(1)连接且所述构件(2)与所述包体(1)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构件(2)设有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和第四开口(14),所述第一开口(11)和所述第二开口(12)平行,所述第三开口(13)位于所述第二开口(12)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开口(13)远离所述第一开口(11),所述第三开口(13)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开口(12)的延长线呈夹角设置,所述第四开口(14)位于所述第三开口(13)的一侧,且所述第四开口(14)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开口(12)的延长线垂直;包带(4),所述包带(4)呈环形结构,所述包带(4)穿过所述第一开口(11)、所述第二开口(12)、所述第三开口(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双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