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永茂专利>正文

调理人体经络生物电的适度氯化氢组分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80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理人体经络生物电的适度氯化氢组分及其应用,适度氯化氢组分原料包括纯净水、食品级添加剂氯化氢和食品氯化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适度氯化氢组分增加氯化氢物质对人体经络生物电的传导递质作用,强化人体微循环自然存在的自律蠕动渗透渗压的潮汐力效应,达到人体皮下组织微循环深层调理和人体器官微循环深层调理,维持和提高人体微循环动力所形成的畅通性和输送性,保障人体的新陈代谢,使人体肥胖症、瘦弱症、脱发症、面容衰老和性功能生殖障碍等得到自然有效的控制和化解,保持人体健康的年轻体态和生理活力。保持人体健康的年轻体态和生理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理人体经络生物电的适度氯化氢组分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氯化氢物质的新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理人体经络生物电的适度氯化氢组分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医学验证经络在活人体中的客观存在,而人体的生物电是促进经络传导递质放射源动力的保障。人感知的生物电是人体静息电效应,人体的静息电效应随着健康程度和年龄变化而产生变化。而人未感知的生物电是人体经络传导递质作用于微循环,形成自律蠕动渗透渗压潮汐力灌注波,源源不断与心脏动力呼应,推动人体血脉整体的循环。
[0003]中医经络理论历史悠久,现代的经络实效研究更是成果丰硕,这些成果把中医的生理医学理论和实践水平推高到全新的层面。如人体经络的大循环与小循环的关系(李氏论),人体微循环的潮汐动力(修氏论),人体经络生物电的功能与微循环新陈代谢,等等,形成经络传导——生物电息能——微循环潮汐波——微循环新陈代谢——微循环畅通和输送的科学原理。通过完整的成果链进行研究和实践,发现了人体经络生物电能效应对人体微循环传导递质的动力作用。由此,通过外源某种物质的介入,更好促进人体经络生物电的动能效应,改善和强化人体微循环畅通性和输送性,尤其是对人体的肥胖症、瘦弱症、脱发症、面容衰老和性功能生殖障碍等的调理有自然且独特功效。
[0004]研究发现,人体经络生物电的自然性依附于人体的健康度,健康度高生物电波强,健康度低则生物电波弱,如肥胖的人、瘦弱的人,脱发的人、面容衰老的人和性功能生殖障碍的人等等,其局部或多部位微循环的微血脉都存在障碍,被代谢垃圾包裹或沉压,弹性减弱,当滞留代谢垃圾越积越多,经络生物电的动力就会下降,造成局部或多部位微循环不畅,微血脉蠕动能力不足,由此逐步形成微血脉负面的沉积、阻滞和堵塞等状况。
[0005]增强人体经络生物电功能,能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的动力不足,消除脉动迟缓,恢复血脉的弹性和韧性,使淤积在微血管外壁的脂肪类代谢物没有存身之地,同时激发血脉内膜的蠕动,推动微循环微血脉的畅通和触动微循环微血脉的输送,使营养通达,满足肌体和器官细胞吸收、消耗和排放,保持和提高人体生理活力。
[0006]在医学《生理学》教科书中明确,胃酸即为氯化氢(HCl),是无色透明的胃液体,PH0.9~1.5,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胃液量为1.5~2.5L。因人体自然分泌的有限性,人体须同摄入氯化钠一样适量增加适度氯化氢组分来维持和促进人体经络生物电的动能。氯化氢和氯化钠都是无机物质,是人体需要的能量物。氯化氢是无机强酸和碳酸二元弱酸性质一样,都是无机酸。人体内有无机酸和营养有机物以及乳糜的有机酸。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因此有机酸和无机酸同样是截然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具体说明如下:
[0007]1、有机酸是由植物或动物生成的酸(醋酸、柠檬酸等),有发酵生成的酸和自生的酸,是人体吸收的营养物,其与有机物结合会产生生物反应,催化、卤化和发酵而解体有机物。人体酸性化是由有机物存积酿化形成的有机酸所致(人体PH值较长时间低于7.3,就会形成酸性体质,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其表现为机体不适、易疲倦、精神不振、体力不足、
抵抗力下降等),有机酸直接与人的肌体接触有腐蚀作用而产生炎症后果。
[0008]2、无机酸的碳酸、氯化氢等是天然成分的物质,与有机物以及有机酸容合一般相互不发生反应,而且对有机体、有机物具有保护、保鲜作用。人体内有大量自然的碳酸,而氯化氢甚少,正常成人昼夜胃分泌的约1.5

2.5L,亚健康和体弱多病的人分泌的则更少。
[0009]人体内共存的有机和无机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有着人体生理的自然客观属性和作用。有机物或有机酸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无机物或无机酸(氯化钠、氯化氢)既有营养的因素还有维护保养有机物和有机体的因素,在此不展开。
[0010]医学上在治疗胃病(如萎缩性胃炎)采取摄入氯化氢物质治疗就是弥补胃酸氯化氢的缺乏症。事实上,靠人体自身产生的胃酸氯化氢1.5

2.5L是不够的,不能满足人体日益增长的需要。人在年轻时生理旺盛,胃分泌的氯化氢仅仅匹配人体的需要,满足人体经络生物电的动力功能。当生长成熟稳定后,需求量需要恒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健康度的差异和变化,使胃分泌的氯化氢量逐渐降低,减少人体正常需要的匹配量,人体经络生物电的动力就随之逐步下降,逐步导致人体微循环微血脉自律蠕动渗透渗压能力的下降,微血脉的管壁弹性减弱,韧性减弱,新陈代谢滞缓。由此造成人体不同程度的肥胖症、瘦弱症、脱发症、面容衰老和性功能生殖障碍等现象。
[0011]为此,人体适当增加适度氯化氢组分,可满足人体生理经络生物电传导递质的需要,增强人体微循环的动能,保护微血脉的弹性和韧性,促进血脉循环的畅通和营养的输送,促进肌体细胞的吸收、消耗和排放,从而强化人体生理微循环自律蠕动渗透渗压运转的功能,减除人体多种代谢物的堆积、阻滞和人体吸收、消耗的不良症兆,让人体告别生理性障碍,保持健康体态。
[0012]氯化氢HCL为无机强酸,浓度高有灼烧的腐蚀性。但适度氯化氢组分(PH值0.1—6.9)无灼烧的腐蚀性,对有机体和有机物无任何损伤和危害。适度氯化氢组分在PH值0.9—6.9时对人的肌体、皮肤膜、血管膜及胃肠黏膜具有润滑和保护作用。适度氯化氢组分仍属强酸,具有强导电性。对人体经络生物电的作用优于其它物质,如氯化钠、氯化钙、碳酸氢盐等。
[0013]人体由于胃液自然分泌氯化氢HCL量有限,每日只有1.5

2.5L甚至还少,不能匹配人体不同程度不同时期的需要。而人们对氯化氢应用的认识不足,不能像氯化钠那样每天都要食用补充。由此人体经络生物电的缺少能量补充而造成动力不稳定。加上人体过了青春期的生长,胃液氯化氢HCL的分泌就开始逐步下降,使人体经络生物电的动能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弱。经络生物电的动能减弱,就逐步造成微循环微血脉灌注的潮汐力减弱,脉管壁的弹性、韧性和通透性也就自然减弱,逐步造成血脉流动滞缓,多种营养物富余沉积,代谢不畅。日复一日,就会出现如下现象:
[0014]1、人体的消化系统和皮层血脉微循环极其丰富,当血脉动力不足,蠕动渗透渗压能力下降,就会形成两方面变化,一是排放代谢能力弱,肌体吸收营养而代谢缺乏,长期形成惯性的堆积限制管壁的弹性作用,使皮下组织微血脉和器官微血脉的管壁代谢物脂肪增多,突显人体不同部位肥胖的变化和体态的变形;二是微血脉自律蠕动渗透渗压运动减弱,通透性随之减弱,血脉输送的营养物不能顺达供应给肌体细胞,吸收消耗能力弱,摄入营养缺乏,影响肌体细胞营养的吸收、消耗,造成人体的营养不良,肌体长期形成惯性的亏损,使人瘦弱不健体。
[0015]2、人头部的头皮和脸皮微循环微血脉极其丰富,当血脉动力不足,皮下微血脉末端自律蠕动渗透渗压动力缺乏,代谢物分泌受阻而沉积堵塞通道,皮下组织所需营养的输送同样受阻,致使局部先堵的部位造成毛囊堵塞(如脱发症)和肌肉萎缩(如皱纹、雀斑、黄褐斑、老人斑等面容衰老)。
[0016]3、人生理的生殖器官(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调理人体经络生物电的适度氯化氢组分,其特征在于:适度氯化氢组分的原料包括:纯净水、食品级添加剂氯化氢和食品氯化钠;其中,所述食品氯化钠在每100

1000毫升的所述纯净水中的含量为0

3000毫克;所述食品级添加剂氯化氢用于调节适度氯化氢组分的PH值,所述适度氯化氢组分分为浓缩型酸液和稀释型酸水,所述浓缩型酸液的PH值设置为:0.9

2.9,所述稀释型酸水的PH值设置为:3.0

6.9;所述适度氯化氢组分与人体微量金属物质发生反应会生成氯化物,增强人体经络生物电的动能所改善的人体微循环系统,能够提高经络生物电传导递质的动力效应,具有促进生理微循环自律蠕动渗透渗压灌注的功能,改善微循环微血脉的畅通性和输送性;增强人体经络生物电功能,能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的动力不足,满足人体生理经络生物电传导递质的需要,增强人体微循环的动能,保护微血脉的弹性和韧性,促进血脉循环的畅通和营养的输送,促进肌体细胞的吸收、消耗和排放,从而强化人体生理微循环自律蠕动渗透渗压运转的功能,减除人体多种代谢物的堆积、阻滞和人体吸收、消耗的不良症兆,让人体告别生理性障碍,保持健康体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理人体经络生物电的适度氯化氢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添加剂氯化氢采用提纯的食品级添加剂氯化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理人体经络生物电的适度氯化氢组分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原料,获得纯净水、食品级添加剂氯化氢和食品氯化钠,并对各原材料进行清除杂质、理化物、微生物的提纯;步骤二:按需的比例将食品氯化钠溶解于纯净水中,使食品氯化钠在每100

1000毫升的纯净水中的含量为0

3000毫克,再将食品级添加剂氯化氢作为主导成分加入混合,按需调节适度氯化氢组分的酸性分梯度,得到浓缩型酸液和稀释型酸水;步骤三:在上述混合液条件下应用高吸附纳米材料净化器过滤取清液,并加热混合液达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茂
申请(专利权)人:黄永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