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尘器及除尘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尘
,尤其涉及一种除尘器及除尘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管除尘器属于旋风干式除尘器,与旋风除尘器相比,具有除尘效果好,处理风量大,造价低的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锅炉、工业粉尘收集等领域。多管除尘器由若干小型旋风除尘器(又称旋风子)组合并联在罩体内使用。
[0003]现有技术下多管除尘器的缺点:
[0004]一、设备一旦建成就决定其适应的工况风量范围,然而实际运行风量与设计值往往存在差值,并且实际运行条件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0005]二、当实际运行风量大于该设备适应范围时,气体就可能产生湍流,使部分已分离的粉尘被气体重新带走,降低除尘效率,同时风量过大会引起阻损和电耗增加,系统工艺恶化不良后果。
[0006]三、当实际运行风量小于该设备适应范围时,入口气体流速减小,离心力减小,导致除尘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尘器,用以解决上述缺陷,通过将除尘器内的旋风子部分设置为风量可调节,实现了除尘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0)、进风通道(20)、排风通道(30)、旋风部(40)、调节部(50)和集尘部(60);所述罩体(10)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进风通道(20)和所述排风通道(30)分别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多个所述旋风部(4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调节部(50)至少对应部分所述旋风部(40)设置,以实现调节所述旋风部(40)的通断;所述集尘部(60)对应所述旋风部(4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其中,含尘介质自所述进风通道(20)进入所述容纳腔后,在所述旋风部(40)的作用下分离形成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所述第一介质从所述排风通道(30)排出;所述第二介质收集于所述集尘部(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50)包括:升降单元(51)和盖板(52);所述升降单元(51)与所述旋风部(40)对应设置;所述盖板(52)与所述升降单元(51)朝向所述旋风部(40)的一侧铰接;其中,所述升降单元(51)调节所述盖板(52)与所述旋风部(40)的相对位置,以实现通过所述盖板(52)调节所述旋风部(40)的通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50)还包括:传感器(53)和控制器(54);所述传感器(53)设置于或者靠近于所述进风通道(20),以实现对流经的所述含尘介质的参数进行检测;所述控制器(54)分别与所述传感器(53)和所述升降单元(5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部(60)包括:第一集尘单元(61)和第二集尘单元(62);所述第一集尘单元(61)与具有所述调节部(50)的所述旋风部(4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集尘单元(62)对应其余所述旋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哲愚,杨本涛,魏进超,刘彦廷,王延,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