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防剂灌装用除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932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防剂灌装用除泡装置,它包括负压仓、真空发生器、储液箱、推动部件、底座,所述储液箱、推动部件都位于空腔内,所述储液箱通过导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推动部件通过摆动摆臂驱动储液箱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三防剂灌装用除泡装置通过在负压条件下晃动三防剂,促使气泡上浮,可采用箱式结构的容器装置三防剂,因而可在一次除泡操中加工很多三防剂,这样就大大提供了除泡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防剂灌装用除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三防剂灌装用除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三防剂的稠度较高,生产过程中易夹杂气泡。中国专利2019年12月17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209795899U的专利名称为一种三防漆灌装用除泡装置中记载了用于消除三防剂(即三防漆)中气泡的技术方案,当含有小气泡的三防剂(即三防漆)流经导流式气液分离组件后,三防剂被气液分离棒上的螺旋叶引导而形成扁平的流体形式,三防剂在该状态下极易获得较大的表面积,小气泡容易露出在流体表面、并进一步附着在螺旋叶片和导流柱在导流通道的内壁上,并最终通过螺旋叶片与导流柱之间设有排气间隙向上运动。导流式气液分离组件在进料灌装阀以及出料灌装阀处受到隔绝,通过真空发生器抽取壳体内部的空气,以降低壳体内部的气压。在维持低压状态一段时间后导流式气液分离组件内部的小气泡顺势上升、直至气泡消失。除泡后的三防剂再通过出料灌装阀灌入容器内。由于导流式气液分离组件能够容纳的三防剂量少,每次除泡后所能灌装的量就少,因此该技术方案存在使用缺陷,即频繁的启停,使得三防剂的灌装工作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单次操作中为大量的三防剂除泡,由此得到一种三防剂灌装用除泡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三防剂灌装用除泡装置包括负压仓、真空发生器、储液箱、推动部件、底座,所述负压仓、储液箱、推动部件都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负压仓内设有空腔,所述储液箱、推动部件都位于空腔内,所述真空发生器与负压仓连接,所述储液箱通过导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推动部件包括驱动组件、摆臂、滑动框,驱动组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摆臂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上,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设有轴承,所述滑动框固定安装在储液箱上,所述滑动框上设有笔直的滑槽,所述摆臂上的轴承嵌入在滑槽内,所述推动部件通过摆动摆臂驱动储液箱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所述储液箱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储液箱内设有储液腔,所述进液口直接与储液腔连通,所述储液腔与负压仓的空腔连通,所述负压仓上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位于负压仓外部、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位于负压仓内部且穿过进液口而伸入到储液腔内,所述进液口在储液箱的往复运动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进液管的外径,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位于负压仓外部、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位于负压仓内部,所述储液箱与出液管之间通过波纹管连接,所述波纹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储液箱的底部,所述波纹管与储液腔连通,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与出液管连接且连通,所述波纹管在储液箱的往复运动的方向上延伸,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都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都位于负压仓外部。
[0005]阀门都关断的情况下,负压仓与外界隔离,通过负压发生器持续抽取负压仓的空腔中的空气后,负压仓内能够维持负压条件。三防剂中的气泡气压要大于负压仓内建立起
来的负压条件的气压,如此,迫使三防剂中的气泡在压差作用下变大并上浮,直至脱离三防剂而进入负压仓的空腔中。储液箱做往复运动,晃动储液箱内的三防剂,三防剂缓慢流动,有利于三防剂中的气泡上浮。晃动三防剂后,三防剂流动能够保证任何细小的气泡都会随着流动的三防剂朝着液面运动,因此这里就无需为气泡提供附着面也可以促使气泡向上运动。也就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相对封闭的引导结构,这样就可以在储液箱内装载大量的三防剂进行除泡操作。
[0006]由于气泡能够跟随翻滚的三防剂向上运动,所以可以避免使用相对封闭的引导结构。本技术方案进行优化,在储液箱内部设置了开放式的引导结构,可以帮助气泡聚拢和引导气泡上浮。具体的,所述储液箱内部设有引导柱,所述引导柱在竖直方向上延伸,所述引导柱呈矩阵排列,所述引导柱位于储液腔内,所述引导柱的高度低于储液腔的高度。晃动的三防剂中的气泡在遇到引导柱后,气泡可以附着早引导柱上,并伴有气泡汇集的过程,最终气泡可以依附引导柱顺势上浮。使用时,三防剂没过引导柱的顶部即引导柱浸没在三防剂内部,这样可以避免引导柱顶部露在液面之上的情况,因为在此情况中湍流越出液面可能会包裹空气后回落,那样就掺入新的气泡。
[0007]三防剂通过进液管直接流入储液箱,再通过出液管直接流出储液箱。为了避免储液箱过载或者欠料,过载即储液箱内的三防剂太多,那样会导致不能晃动三防剂,否则三防剂会溢出储液箱;欠料即储液箱内的三防剂太少或者没有,从进液管输入的三防剂冲击储液箱底部后四溅,导致三防剂包裹空气后回落,三防剂中掺入新的气泡。为了能获知储液箱的三防剂的量,所述储液箱内设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位于储液腔的顶部。液位计用于检测液面高度,本技术方案只针对最低液面和最高液面做出响应,液位计检测到最高液面时意味着储液箱的三防剂的量达到最大值、不能再多,液位计检测到最低液面时意味着储液箱的三防剂的量达到最小值、不能再少。
[0008]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防剂灌装用除泡装置通过在负压条件下晃动三防剂,促使气泡上浮,可采用箱式结构的容器装置三防剂,因而可在一次除泡操中加工很多三防剂,这样就大大提供了除泡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0]图1本技术一种三防剂灌装用除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三防剂灌装用除泡装置包括负压仓1、真空发生器2、储液箱3、推动部件、底座4。整体上,负压仓1、储液箱3、推动部件都安装在底座4上
[0012]负压仓1分为两部分,一分部为下壳体5、另一分部为上盖6,下壳体5和上盖6之间通过卡箍连接。下壳体5与上盖6之间形成负压仓1的空腔。真空发生器2连接在上盖6处。底座4有一部分位于下壳体5内,另外一部分露在下壳体5外部而作为整个装置的支撑基础。
[0013]储液箱3为半封闭结构,它顶部仅在一侧设有一个进液口7,储液箱3内部为用于储存三防剂的储液腔8,进液口7直接与储液腔8连通、进而储液腔8与负压仓1的空腔连通。
[0014]储液箱3内部设有笔直、长度相同的引导柱9,引导柱9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引导柱9
的一端固定在储液箱3底部,所有引导柱9呈矩阵排列。引导柱9位于储液腔8内,引导柱9的高度低于储液腔8的高度。储液箱3内部安装有液位计10,用于检测三防剂的液面高度,液位计10位于储液腔8的顶部。储液箱3通过导轨11安装在底座4上,导轨11包括直线滑轨和导套,直线滑轨固定安装在底座4上,直线滑轨嵌入在导套内,导套安装在储液箱3底部。储液箱3在底座4上可以做水平方上的直线滑动。
[0015]推动部件包括驱动组件12、摆臂13、滑动框14。驱动组件12包括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减速器固定在底座4上,伺服电机安装减速器上、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安装到底座4上,伺服电机的转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摆臂13的一端固定连接,摆臂13的另一端设有轴承。当伺服电机启动时摆臂13可以被驱动,伺服电机正反转后摆臂13随之做在竖直面内的摆动运动。滑动框14上设有笔直的在竖直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防剂灌装用除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防剂灌装用除泡装置包括负压仓(1)、真空发生器(2)、储液箱(3)、推动部件、底座(4),所述负压仓(1)、储液箱(3)、推动部件都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负压仓(1)内设有空腔,所述储液箱(3)、推动部件都位于空腔内,所述真空发生器(2)与负压仓(1)连接,所述储液箱(3)通过导轨(11)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推动部件包括驱动组件(12)、摆臂(13)、滑动框(14),驱动组件(12)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摆臂(1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组件(12)的输出轴上,所述摆臂(13)的另一端设有轴承,所述滑动框(14)固定安装在储液箱(3)上,所述滑动框(14)上设有笔直的滑槽(15),所述摆臂(13)上的轴承嵌入在滑槽(15)内,所述推动部件通过摆动摆臂(13)驱动储液箱(3)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所述储液箱(3)顶部设有进液口(7),所述储液箱(3)内设有储液腔(8),所述进液口(7)直接与储液腔(8)连通,所述储液腔(8)与负压仓(1)的空腔连通,所述负压仓(1)上设有进液管(16)和出液管(17),所述进液管(16)的一端位于负压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硅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