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框架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引线框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897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引线框架,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板,所述竖板固定连接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竖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与安装块贯穿滑动连接并固定连接有冲压块,所述冲压块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阻尼滑动连接有上导电块、下导电块、滑块。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自动进行冲压行程的调节,对不同厚度引线框架的冲压时,可以保证冲压效果,避免损坏原材料。避免损坏原材料。避免损坏原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线框架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引线框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引线框架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引线框架。

技术介绍

[0002]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常见的部件之一,电路板中集成了众多的电子元件,其中包括电容器、电阻、电感、二极管等电子元件,而电路板中的众多电子元件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分工,其通过引线框架进行连接,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引线框架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引线框架的生产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冲压则是其中的一种制造方式,通过冲压装置进行冲压制造。
[0003]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冲压装置其冲压行程需要人工进行调节,在对不同厚度与不同硬度的原材料进行冲压时,需要人工进行调节,否则可能出现冲压过程中,将原料表面损伤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通过数控的方式进行调整,也是存在一定的主观调整,无法由设备根据冲压材料进行自动调整,且在冲压完成后,冲压处往往会留下翘边或者毛边,影响产品质量,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对于翘边与毛边的处理装置,而该装置也只是简单和冲压机进行组合使用,没有根据冲压机本身进行适应性的设计,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成本,还导致设备的整体效率不高,而采用人工后续进行处理,不仅劳动强度较大,且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引线框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线框架的制造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板,所述竖板固定连接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竖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与安装块贯穿滑动连接并固定连接有冲压块,所述冲压块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阻尼滑动连接有上导电块、下导电块、滑块,所述滑块上表面与下导电块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下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冲压头,所述安装块内开设有电控腔,所述电控腔内端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上导电块、下导电块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电控腔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金属板,所述电控腔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金属板,所述滑动金属板与电控腔内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弹簧,所述滑动金属板、环形金属板、液压缸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安装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安装块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冲压块贯穿滑动连接并延伸至对应的所述滑动槽内。
[0006]进一步,所述竖板处设置有自动送料机构,所述自动送料机构包括与竖板通过轴
承贯穿转动连接的两个第二转轴和一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两个竖板之间的一段通过单向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转轴位于两个竖板之外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位于两个竖板之间的一段过盈配合有输送辊,所述第二转轴位于两个所述竖板之外的一段过盈配合有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0007]进一步,所述自动送料机构还包括与竖板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位于两个竖板之外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二带轮,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过盈配合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共同配合有同步带。
[0008]进一步,所述竖板处设置有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空心且一端开放的L形块,所述L形块与其中一个所述竖板贯穿固定连接,所述L形块密封滑动连接有U形块、滑动板,所述U形块与对应的竖板贯穿滑动连接,所述U形块与滑动板之间填充有液压油,所述滑动板与L形块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四弹簧,所述U形块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柱,所述顶柱与L形块底壁贯穿滑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竖板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密封滑动套接有滑柱,所述滑柱与滑套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三弹簧,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侧壁固定连接有三个齿块,所述滑柱上表面设置有齿状凸起与弧形凸起,所述滑柱与齿块啮合。
[0009]进一步,所述竖板处设置有吸收机构,所述吸收机构包括空心的F形块,所述F形块与其中一个所述竖板贯穿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竖板侧壁固定连接有储存箱,所述F形块底壁与L形块侧壁共同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一管件,所述F形块底壁与滑套端壁共同贯穿固定连接有第四管件,所述L形块侧壁与储存箱侧壁共同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管件,所述滑套顶壁与储存箱侧壁共同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三管件,所述F形块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吸收孔。
[0010]进一步,所述输送辊侧壁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第二齿轮的尺寸大于第三齿轮的尺寸。
[0011]进一步,所述滑动槽内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内顶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限位块与对应的滑块侧壁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管件、第二管件、第三管件、第四管件内均设置有单向阀。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包括一下步骤:S1、准备原料:根据要求选取厚度、软硬合适的合金原材料;S2、冲压制造:将原料置于两个输送辊之间,并开启装置,通过液压缸带动冲压头下降,对原料进行冲压;S3、压平:冲压完成后的合金片在经过输送辊进行输送时,将其冲压后产生的翘边压平;S4、打磨抛光:经过输送辊压平后的合金片随着继续向前输送,经过U形块处时,通过U形块的不断往复运动,将其冲压后产生的毛边打磨抛光平整;S5、收卷:经过冲压、压平、打磨抛光后的合金片在第三转轴的转动下,不断进行收卷;S6、碱洗:将冲压收卷后的材料放入40g/L的碳酸钠溶液中,将其表面的油液进行
洗除,再使用50g/L的乙酸溶液对其表面的碱性溶液中和;S7、烘干:将碱洗后的引线框架进行烘干,使其表面的溶液蒸发;S8、切割:将烘干后的引线框架按照所需长度进行切割。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引线框架,使用所述的制造方法进行制作。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上导电块与下导电块的设置,在冲压过程中,当冲压头与原材料接触时,通过反作用力使得滑块带动下导电块与上导电块向上移动,同时压缩第一弹簧,而在冲压过程完成时,原材料被冲出孔后,由于冲压头所受的反作用力瞬间消失,此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下,滑块带动下导电块瞬间向下滑动,与上导电块分离,从而使得电磁铁断电,进而使得滑动金属板与环形导电板分离,使得液压缸断电复位,在冲压完成后,自动进行复位,不做过多冲压动作,相较于现有技术人孔调节或者数控调节,无需人工进行主观调节,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制造装置的冲压行程可以自行根据所冲压原材料的厚度进行调节,有效的避免人工调节不准确导致冲压原材料损坏,避免不必要经济损失;2、冲压完成复位时,通过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再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的啮合,使得两个输送辊反向转动,进行自动送料,将下块待冲压区域输送至冲压头下方,同时,通过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与同步带的配合,使得第三转轴转动,进行自动收料,从而使得装置可以自动进行送料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框架的制造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有两个竖板(2),所述竖板(2)固定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与竖板(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3)上表面固定有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轴与安装块(3)贯穿滑动连接并固定有冲压块(5),所述冲压块(5)开设有两个滑动槽(6),所述滑动槽(6)内阻尼滑动连接有上导电块(7)、下导电块(9)、滑块(8),所述滑块(8)上表面与下导电块(9)下表面固定,两个所述滑块(8)下表面共同固定有冲压头(10),所述安装块(3)内开设有电控腔(15),所述电控腔(15)内端壁固定有电磁铁(16),所述电磁铁(16)、上导电块(7)、下导电块(9)电连接,所述电控腔(15)内侧壁固定有环形金属板(17),所述电控腔(15)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金属板(18),所述滑动金属板(18)与电控腔(15)内端壁之间固定有若干第一弹簧(13),所述滑动金属板(18)、环形金属板(17)、液压缸(4)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安装块(3)上表面固定有齿条(20),所述安装块(3)下表面固定有两个固定柱(14),所述固定柱(14)与冲压块(5)贯穿滑动连接并延伸至对应的所述滑动槽(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2)处设置有自动送料机构,所述自动送料机构包括与竖板(2)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的两个第二转轴(24)和一个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1)位于两个竖板(2)之间的一段通过单向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2),所述第一齿轮(22)与齿条(20)啮合,所述第一转轴(21)位于两个竖板(2)之外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二齿轮(23),所述第二转轴(24)位于两个竖板(2)之间的一段过盈配合有输送辊(25),所述第二转轴(24)位于两个所述竖板(2)之外的一段过盈配合有第三齿轮(26),两个所述第三齿轮(26)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送料机构还包括与竖板(2)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的第三转轴(28),所述第三转轴(28)位于两个竖板(2)之外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二带轮(29),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24)过盈配合有第一带轮(27),所述第一带轮(27)与第二带轮(29)共同配合有同步带(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2)处设置有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空心且一端开放的L形块(35),所述L形块(35)与其中一个所述竖板(2)贯穿固定连接,所述L形块(35)密封滑动连接有U形块(39)、滑动板(36),所述U形块(39)与对应的竖板(2)贯穿滑动连接,所述U形块(39)与滑动板(36)之间填充有液压油,所述滑动板(36)与L形块(35)内底壁之间固定有若干第四弹簧(37),所述U形块(39)下表面固定有顶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怡何应华冯军民王李发周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洲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