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柱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87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柱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预制柱桩结构,包括预制柱,所述预制柱的上端设有支撑梁,所述预制柱与支撑梁之间等距设有加固机构,所述预制柱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支撑梁之间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板、矩型橡胶板、阻尼橡胶减震柱,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与支撑梁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安装有矩型橡胶板,所述矩型橡胶板的下端连接有阻尼橡胶减震柱,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且便于通过预制的柱桩对桥梁起到有稳定支撑,有效的提供了缓冲减震的支撑效果,有效的避免桥梁在垂直和横向应力较大的情况下导致断裂等情况,有效的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有效的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有效的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柱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柱桩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柱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柱桩,是在工厂制成的各种材料、各种形式的桩(如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桩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建筑拔地而起,其预制柱桩广泛应用在桥梁、基坑等土木工程中。
[0003]现有的装配式桥梁的应用已经日益广泛,桥墩柱和盖梁都是预先浇筑形成,然后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再将盖梁安装在桥墩柱的顶面,从而完成桥梁的装配任务,由于现有的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实时收到的通车和桥体受大风大雨天气影响较大,桥体和预制桩所受的垂直与横向应力较大,导致其容易断裂,使用寿命缩短,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预制柱桩结构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预制柱桩结构来解决此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柱桩结构,包括预制柱,所述预制柱的上端设有支撑梁,所述预制柱与支撑梁之间等距设有加固机构,所述预制柱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支撑梁之间设有支撑机构;
[0006]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板、矩型橡胶板、阻尼橡胶减震柱,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与支撑梁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安装有矩型橡胶板,所述矩型橡胶板的下端连接有阻尼橡胶减震柱,所述阻尼橡胶减震柱的下端安装在凹槽的内腔中部。
[0007]进一步地说,所述加固机构包括有L型板、钢板,所述L型板的两侧分别与预制柱、支撑梁相连接,所述L型板的内腔均设置有钢板。
[0008]进一步地说,所述L型板为橡胶材质所制,所述钢板的外侧均设有空心槽。
[0009]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等距连接有橡胶柱,所述橡胶柱的下端共同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矩型橡胶板的外侧下部。
[0010]进一步地说,所述矩型橡胶板的下端设置均安装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弹簧阻尼杆,所述弹簧阻尼杆的下端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均通过固定套套接有缓冲机构。
[0011]进一步地说,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有套筒、活塞柱、活塞板,所述活塞柱与固定套固定套接,所述凹槽的内腔底端安装有四个套筒,所述活塞柱的一侧连接有活塞板且位于套筒的内腔,所述套筒的内腔填充有液压油。
[0012]进一步地说,所述套筒的上端均连接有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一侧通过连通管与套筒相连接,所述储液器的下端通过单向阀与套筒相连通,所述套筒的内腔连接有限位环。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0014]1、通过在支撑梁与预制柱的外侧组装若干个加固机构,便于通过设置的橡胶材料的L型板,便于预制柱在水平方向可以起到有效的缓冲支撑,且通过设置空心槽的钢板,便于有效的降低其自身总重量,且便于使得预制柱与支撑梁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便于提高对桥梁在垂直与水平方向的支架稳定性;
[0015]2、当桥梁上承载的压力过大时,通过矩型橡胶板及弹簧阻尼杆对桥梁在垂直方向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支撑,便于通过对桥梁的支撑压力,进而矩型橡胶板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弹簧阻尼杆向下倾斜移动,便于弹簧阻尼杆通过压缩初步缓冲后,弹簧阻尼杆继续通过第二连接件利用固定套套接的活塞柱向套筒内腔深处移动,便于活塞柱通过活塞板挤压液压油,且通过设置了限位环,有效的限制了活塞板的位移距离,当套筒内腔的液压油挤压单向阀,导致其受到压力临界值后自动打开,便于液压油被挤向储液器,便于释放对桥梁垂直方向受到的压力,且通过活塞柱恢复原位后,储液器通过连通管将液压油又重新排向套筒,有效的进行持续性的缓冲支撑,便于有效的的提高对桥梁稳定支撑效率,进一步的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立体拆分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立体拆分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加固机构、支撑机构立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机构立体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缓冲机构剖视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仰视拆分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4]实施例:一种预制柱桩结构,如图1

图7所示,包括预制柱1,预制柱1的上端设有支撑梁2,预制柱1与支撑梁2之间等距设有加固机构3,加固机构3包括有L型板31、钢板32,L型板31的两侧分别与预制柱1、支撑梁2相连接,L型板31的内腔均设置有钢板32,L型板31为橡胶材质所制,钢板32的外侧均设有空心槽33,便于使得预制柱1与支撑梁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便于提高对桥梁在垂直与水平方向的支架稳定性。
[0025]预制柱1的上端设有凹槽4,凹槽4与支撑梁2之间设有支撑机构5,支撑机构5包括有第一支撑板51、矩型橡胶板54、阻尼橡胶减震柱55,第一支撑板51的上端与支撑梁2相连接,第一支撑板51的下端安装有矩型橡胶板54,矩型橡胶板54的下端连接有阻尼橡胶减震柱55,阻尼橡胶减震柱55的下端安装在凹槽4的内腔中部,第一支撑板51的下端等距连接有橡胶柱52,橡胶柱52的下端共同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3,第二支撑板53位于矩型橡胶板54的外侧下部,矩型橡胶板54的下端设置均安装有第一连接件56,第一连接件56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弹簧阻尼杆57,弹簧阻尼杆57的下端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58,第二
连接件58均通过固定套511套接有缓冲机构59,缓冲机构59包括有套筒591、活塞柱592、活塞板593,活塞柱592与固定套511固定套接,凹槽4的内腔底端安装有四个套筒591,活塞柱592的一侧连接有活塞板593且位于套筒591的内腔,套筒591的内腔填充有液压油,套筒591的上端均连接有储液器594,储液器594的一侧通过连通管595与套筒591相连接,储液器594的下端通过单向阀597与套筒591相连通,套筒591的内腔连接有限位环596,便于有效的通过矩型橡胶板54及弹簧阻尼杆57对桥梁在垂直方向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支撑,便于通过对桥梁的支撑压力,且通过矩型橡胶板54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弹簧阻尼杆57向下倾斜移动,便于弹簧阻尼杆57通过压缩带动活塞柱592向套筒591深处移动,便于活塞板593挤压液压油,而单向阀597受到压力临界值后自动打开,便于液压油被挤向储液器594,便于释放对桥梁垂直方向受到的压力,且通过活塞柱592恢复原位后,储液器594通过连通管595将液压油又重新排向套筒591,有效的进行持续性的缓冲支撑。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7]在使用时,通过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柱桩结构,包括预制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1)的上端设有支撑梁(2),所述预制柱(1)与支撑梁(2)之间等距设有加固机构(3),所述预制柱(1)的上端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与支撑梁(2)之间设有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有第一支撑板(51)、矩型橡胶板(54)、阻尼橡胶减震柱(55),所述第一支撑板(51)的上端与支撑梁(2)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51)的下端安装有矩型橡胶板(54),所述矩型橡胶板(54)的下端连接有阻尼橡胶减震柱(55),所述阻尼橡胶减震柱(55)的下端安装在凹槽(4)的内腔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3)包括有L型板(31)、钢板(32),所述L型板(31)的两侧分别与预制柱(1)、支撑梁(2)相连接,所述L型板(31)的内腔均设置有钢板(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柱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31)为橡胶材质所制,所述钢板(32)的外侧均设有空心槽(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51)的下端等距连接有橡胶柱(52),所述橡胶柱(52)的下端共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华徐燕刘艳解占福蔡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开普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