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伸缩挤压变形分阶段耗能的桥梁装配式减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876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伸缩挤压变形分阶段耗能的桥梁装配式减隔震装置,其减震单元包括外壳组件和芯杆组件,芯杆组件与外壳组件的内腔以曲面嵌合装配,外壳组件的曲面厚度远大于新杆组件的曲面厚度,芯杆组件的芯杆内封装有多组可挤压变形的耗能构件,外壳组件和芯杆组件的外端分别通过安装座固定于桥墩顶部侧面和主梁底面之间,安装后的减震单元呈水平状态。安装后可消耗较多的地震能量,而且分阶段耗能作用明显,耗能构件失效后杆主体变形耗能,空腔中可嵌入不同数量/规格的耗能构件,从内往外设置耗能梯度,使整个芯杆组件能很好的分阶段耗能。不出现设计的最大地震级别时,芯杆组件不至于完全失效,最大限度保证桥梁的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挤压变形分阶段耗能的桥梁装配式减隔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减震装置,具体为一种可伸缩挤压变形分阶段耗能的桥梁装配式减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减震技术是在结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构件)设置耗能(阻尼)装置(或元件)。在主体进入非弹性状态前装置(或元件)率先进入耗能工作状态,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粘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能量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少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
[0003]隔震技术是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下部结构)间采用柔性连接(隔震垫),通过其吸收地震力,以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从而有效地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
[0004]减隔震装置是减隔震技术的充分体现,除了实现减隔震的目的,减隔震装置还必须不能影响结构的其他能力。如满足结构正常使用阶段、耐久性、施工等方面的要求。其包括且不限于承受设计的恒载活载,方便安装,不影响施工等等。
[0005]目前减隔震装置的减震单元在震后一般需要更换的部件较多,甚至整个减震单元都需要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挤压变形分阶段耗能的桥梁装配式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减震单元包括外壳组件和芯杆组件,芯杆组件与外壳组件的内腔以曲面嵌合装配,外壳组件的曲面厚度远大于芯杆组件的曲面厚度,芯杆组件的芯杆内封装有多组可挤压变形的耗能构件,外壳组件和芯杆组件的外端分别通过安装座固定于桥墩顶部侧面和主梁底面之间,安装后的减震单元呈水平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挤压变形分阶段耗能的桥梁装配式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对称结构的前半壳体和后半壳体,两者对拼连接固定后形成长方体形的外壳,外壳的内腔顶面和底面为对称曲面,外壳的一端有连接封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伸缩挤压变形分阶段耗能的桥梁装配式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半壳体和后半壳体包括上下两块对称布置的曲面钢块,两曲面钢块的相背面一端固定对拼钢板,对拼钢板上均布紧固件安装孔,两曲面钢块的另一端分别固定竖向侧板,连接封板为平面尺寸大于所述外壳横截面尺寸的矩形钢板,均分为前后两半分别固定于前半壳体和后半壳体的一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伸缩挤压变形分阶段耗能的桥梁装配式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钢块的长度为外壳长度,其嵌合曲面为锯齿面,且锯齿的深度从近连接封板端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力强王广蒋丽忠喻凯晏颖琦国巍周旺保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